为了解决在冷机状态下,由于制动鼓和制动垫之间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设定距离大,所以存在因制动鼓温度上升时的到制动开始所需的时间与制动鼓的温度没有上升时的到制动开始所需的时间不同而使得电梯轿厢不能平稳地运行的问题以及由于对向空隙部分的设定距离大而使得在电磁驱动装置消磁后制动垫与制动鼓发生强烈碰撞而产生大的噪声的问题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设备用卷扬机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的修改方法。当制动垫和制动鼓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距离在规定值以上时,通过制动垫对制动鼓进行制动,并且使构成电动机的定子线圈通电,由此利用定子线圈自身的发热至少对所述制动鼓进行预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电梯设备中使用的电梯设备用卷扬机,尤其是涉及ー种具有制动机构的。
技术介绍
在最近的电梯设备中,以抑制建筑物的高度为目的,不在升降通道的上部设置用于收纳电梯设备用卷扬机(以下简称为“卷扬机”)等机械设备的机械室,而将机械设备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所谓无机械室电梯得到了普及。在该无机械室电梯中,原本设置在机械室内的包括卷扬机在内的所有设备均设置在升降通道内。 用于将卷扬机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结构可以采用各种结构,但为了将卷扬机设置在电梯轿厢和升降通道墙壁之间的比较窄小的空间,需要采用以与升降通道墙壁相对向的方式设置的薄型的卷扬机。作为已知的薄型卷扬机,例如在专利文献I的日本国专利特开昭59-144835号公报中公开了ー种安装有电磁式制动机构(以下简称为“电磁制动装置”)的薄型卷扬机,其通过固定在框体上的主轴将绳轮支撑成可以旋转,在将定子安装在框体上的同时,在绳轮上设置与定子对向设置的转子以构成外转子型的电动机,并且在通过设置在卷扬机上的电动机进行控制运行之后,在需要使电梯轿厢停止吋,将制动垫按压在与转子一体旋转的制动鼓的外周部上以进行制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国专利特开昭59-1448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的卷扬机中,转子与定子相对向地设置,在转子上形成有制动鼓,在位于制动鼓外侧的框体部分上设置有电磁制动装置。因此,在构成卷扬机的电动机动作时在定子线圈和转子中产生的热传递到制动鼓中。在该电动机频繁地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因定子线圈和转子产生的热,制动鼓的温度上升到比框体温度更高的温度,从而使制动鼓发生大的热膨胀。制动鼓膨胀后,制动鼓与用于驱动固定在框体部分上的和制动鼓对向的制动垫的电磁驱动装置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动。具体来说是,在制动鼓的外周膨胀时,会出现与该制动鼓接触和分离的制动垫与制动鼓之间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距离过度縮小的现象。因此,在通常的设计规格中,考虑到在电动机动作时所产生的热膨胀的影响,将没有产生热膨胀时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距离设定得大一点,以确保热膨胀时制动鼓与制动垫的对向空隙部分具有必要的规定距离。不过,最近使用者在电梯设备的电梯轿厢的平稳运行方面以及抑制电梯设备所产生的噪音的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另ー方面,如上所述,由于正常状态下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设定距离大,使得在制动鼓发生了热膨胀时的到制动开始所需的时间与制动鼓没有发生热膨胀时的到制动开始所需的时间不同,所以会给电梯轿厢的平稳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对向空隙部分的设定距离大,所以在电磁驱动装置消磁后,制动垫与制动鼓发生强烈碰撞而产生大的噪声,存在会导致卷扬机设置楼层的居住者不满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用卷扬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使得能够将制动垫与制动鼓之间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距离保持在适当的距离,从而能够使电梯实现 平稳的运行,并且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通过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垫对设置在构成电动机的转子上的制动鼓进行制动或者释放制动的卷扬机中使用,当所述制动垫和所述制动鼓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距离在规定值以上时,通过制动垫对制动鼓进行制动,并且使构成电动机的定子线圈通电,由此利用定子线圈自身的发热至少对转子以及制动鼓进行预热。专利技术效果即使在制动鼓与制动垫之间的温度低,制动鼓与制动垫之间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定子线圈自身的发热至少使转子以及制动鼓的温度上升,所以能够使制动鼓与制动垫之间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距离变为规定值,能够解决由于制动鼓发生了热膨胀时的到制动开始所需的时间与制动鼓没有发生热膨胀时的到制动开始所需的时间不同而给电梯轿厢的平稳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的问题以及由于对向空隙部分的设定距离大,所以在电磁驱动装置消磁后,制动垫与制动鼓发生强烈碰撞而产生大的噪声的问题等。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无机械室电梯设备的一般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升降通道内设置有电梯轿厢、平衡重和电梯设备用卷扬机时的截面图。图3是图I所示的电梯设备用卷扬机的正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梯设备用卷扬机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ー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设备用卷扬机的控制装置结构的方块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控制装置的预热运行程序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设备用卷扬机的控制装置的改写方法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以下參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ー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设备用卷扬机进行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无机械室电梯的一般结构的截面图,图中的參考符号10表示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升降通道,其内部收纳有电梯。电梯主要由电梯轿厢11和平衡重12以及卷扬机13构成,电梯轿厢11的下部安装有滑轮14,平衡重12上安装有滑轮15,卷扬机13的旋转轴(等于电动机的旋转轴)上安装有绳轮16。卷扬机13设置在升降通道10的最底部的地板面上,但也可以构造成安装在固定于升降通道10的最顶部附近的梁上。梁17固定在升降通道10的上部,该梁17上安装有中间滑轮18A,18B,通过该等中间滑轮18A,18B来改变主吊索19的卷绕方向。主吊索19的一端安装在升降通道10的上部壁面,从该一端起依次经过平衡重12的滑轮15、第一中间滑轮18A、卷扬机13的绳轮16、第二中间滑轮18B以及电梯轿厢11的 滑轮14,其另一端设置在升降通道10的上部壁面上。吊索卷绕采用2 I的吊索卷绕方法,利用动滑轮的原理来降低所需的卷扬机13的卷扬カ。平衡重1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缓冲平衡重12发生碰撞时的冲击カ的缓冲器191,在电梯轿厢1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缓冲电梯轿厢11发生碰撞时的冲击カ的缓冲器。在上述电梯中,通过未图示的控制器向卷扬机13的电动机和制动机构等发出运行指令,电梯轿厢11根据该运行指令朝着建筑物的指定楼层进行升降动作。图2是设置有使用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对象的薄型的电梯用卷扬机的电梯的升降通道10的截面图。通过未图示的主吊索19连接的电梯轿厢11和平衡重12以可进行升降的方式设置在升降通道10内。薄型卷扬机13设置在升降通道10和电梯轿厢11之间的间隙内,该薄型卷扬机13由收纳构成电动机部分的定子的框体组合体20、与定子对向设置且构成电动机部分的转子以及与该转子一体构成且一体地形成有卷绕主吊索19的绳轮16的绳轮组合体21构成,并且被构造成使绳轮16和转子一起旋转而通过主吊索19使电梯轿厢11在上下方向进行升降。由于该薄型卷扬机13的检修作业通常从电梯轿厢11侧进行,所以将卷扬机13的框体组合体20朝着电梯轿厢11侧设置。图3是电梯设备用卷扬机13的正视图,如图3所示,两端分别与电梯轿厢11和平衡重12连接的主吊索19卷绕到设置在电梯设备用卷扬机13的正面侧的绳轮16上后,其两个端部分别朝向上方延伸。绳轮16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在框体组合体20上,在绳轮16的外周部与框体组合体20之间构成有外转子型的电动机,该外转子型的电动机的转子侧的外周面作为制动鼓22使用。该制动鼓22与绳轮16的外周一体地构成,在外转子型的电动机驱动下旋转,并通过分别设置在框体组合体20的上下部分的结构相同的ー对电磁制动装置23实施制动。电磁制动装置23具有与制动鼓22的外周面接触的制动垫24、用于保持该制动垫24的制动垫保持部分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设备用卷扬机的控制装置,其在具有卷绕有用于使电梯轿厢升降的主吊索的绳轮、用于驱动所述绳轮旋转的转子、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的制动鼓、与所述转子对向设置的定子、卷绕在所述定子上的定子线圈、向所述制动鼓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垫、用于驱动与所述制动垫连接的可动铁心的电磁绕组的卷扬机中使用,所述电梯设备用卷扬机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动垫和所述制动鼓的对向空隙部分的距离在规定值以上时,通过所述制动垫对所述制动鼓进行制动,并且使构成电动机的定子线圈通电,由此利用所述定子线圈自身的发热至少对所述制动鼓进行预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哲志,伊藤清弥,尾方尚文,松冈秀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