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吊顶,所述的电梯轿厢吊顶包括轿顶板、上吊顶、装在上吊顶上的下吊顶组件,所述下吊顶组件通过连接的轴、轴承、固定轴套固定在上吊顶上。在轿顶板上相应位置倾斜安装一台横气流风机,通过轿顶板与上吊顶之间的导风槽将风机产生的风导向到下吊顶板上,由此带动整个下吊顶板通过固定上吊顶上的连接部件旋转,从而达到美化轿厢及加速轿厢空气流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吊顶板的旋转结构,可以加速空气流动,改善轿内空气质量,增加人员乘坐电梯的舒适感,使轿厢动静结合,增加了轿厢活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吊顶,尤其是吊顶部件可以旋转的一种轿厢吊顶。
技术介绍
传统电梯轿厢吊顶采用整体框架结构,再加上部分装饰件组合成整个吊顶,吊顶各个部分相对固定;将吊顶框架与装饰组件固定后只有装饰轿厢的功效,且吊顶长期相对轿厢固定使整个轿厢缺乏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吊顶,不仅可以美化轿厢,而且还能加速轿内空气流动速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电梯轿厢吊顶,其特点是,所述的电梯轿厢吊顶包括轿顶板、上吊顶以及下吊顶组件,所述的轿顶板下方设置有上吊顶、下吊顶组件;其中,下吊顶组件含有下吊顶板、叶片、环形灯管;其连接关系是,所述轿顶板与上吊顶之间设置有导风槽,轿顶板上设置的风口与导风槽的一端风口连接,导风槽的另一端风口与上吊顶上设置的风口固定连接。·轿顶板风口上方倾斜安装有横气流风机,轿顶板上的风口与横气流风机出风口连接。所述的导风槽中设置有风量调节板;在上吊顶与下吊顶板之间依次安装有环形灯管、叶片,环形灯管与上吊顶固定连接,垂直于下吊顶板的叶片与下吊顶板固定连接;在上吊顶上设置有垂直于上吊顶的轴,在轴的外围设置有固定轴套,固定轴套穿过上吊顶并与上吊顶固定连接;轴的一端与固定轴套连接,另一端与叶片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气流风机与轿顶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至50°。本技术中,下吊顶组件可以相对于上吊顶旋转,其原理是在轿顶板相应位置倾斜安装一台横气流风机,通过与吊顶之间的导风槽将风机产生的风传送到下吊顶上,下吊顶上垂直固定的叶片通过倾斜吹过来的风带动下吊顶旋转。在导风槽中间设置风量调节板以控制进入下吊顶的风量来控制下吊顶旋转速度;由于采用风机产生的风量作为源动力且实际应用时一般采用低速旋转,故不会由此产生由于旋转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所述吊顶上还装有环形灯管,能够增加吊顶的美观性及提供轿厢照明。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设置下吊顶的旋转结构,可以加速空气流动,改善轿内空气质量,增加人员乘坐电梯的舒适感,使轿厢动静结合,增加了轿厢活力。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电梯轿厢吊顶的总体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A剖视图;图中,I.上吊顶 2.下吊顶组件 3.横气流风机 4.风量调节板 5.固定轴套 6.轴承 7.轴 8.环形灯管 9.叶片 10 .下吊顶板 11.轿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图I是本技术的电梯轿厢吊顶的总体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从图I、图2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电梯轿厢吊顶包括轿顶板11、上吊顶I和下吊顶组件2,所述的轿顶板11下方设置有上吊顶I和下吊顶组件2 ;其中,下吊顶组件2含有下吊顶板10、叶片9、环形灯管8 ;其连接关系是,所述轿顶板11与上吊顶I之间设置有导风槽,轿顶板11上设置的风口与导风槽的一端风口连接,导风槽的另一端风口与上吊顶I上设置的风口固定连接。轿顶板11的风口上方位置倾斜安装有横气流风机3,轿顶板11上的风口与横气流风机3出风口连接。所述的导风槽中设置有风量调节板4 ;在上吊顶I与下吊顶板10之间依次安装有环形灯管8、叶片9,环形灯管8与上吊顶I固定连接,垂直于下吊顶板10的叶片9与下吊顶板10固定连接;在上吊顶I上设置有垂直于上吊顶I的轴7,在轴7的外围设置有装有轴承6的固定轴套5,固定轴套5穿过上吊顶I并与上吊顶I固定连接;轴7的一端与固定轴套5连接,另一端与叶片9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横气流风机3与轿顶板1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吊顶板10下表面开有由渐变式圆孔组成的多条螺旋线,用于吊顶装饰。本技术的电梯轿厢吊顶中下吊顶组件可以相对于上吊顶旋转,在轿顶板相应位置倾斜安装一台横气流风机,通过与吊顶之间的导风槽将风机产生的风传送到下吊顶上,下吊顶上垂直固定的叶片通过倾斜吹过来的风带动下吊顶旋转。在导风槽中间设置风量调节板以控制进入下吊顶的风量来控制下吊顶旋转速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基本结构相同,不同之处是所述的横气流风机3与轿顶板1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轿厢吊顶,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梯轿厢吊顶包括轿顶板(11)、上吊顶(I)以及下吊顶组件(2),所述的轿顶板(11)下方设置有上吊顶(I)、下吊顶组件(2);其中,下吊顶组件(2)含有下吊顶板(10)、叶片(9)、环形灯管(8);其连接关系是,所述轿顶板(11)与上吊顶(I)之间设置有导风槽,轿顶板(11)上设置的风口与导风槽的一端风口连接,导风槽的另一端风口与上吊顶(I)上设置的风口固定连接;轿顶板(11)的风口上方倾斜安装有横气流风机(3),轿顶板(11)的风口与横气流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导风槽中设置有风量调节板(4);在上吊顶(I)与下吊顶板(10)之间依次安装有环形灯管(8)、叶片(9),环形灯管(8)与上吊顶(I)固定连接,垂直于下吊顶板(10)的叶片(9)与下吊顶板(10)固定连接;在上吊顶(I)上设置有垂直于上吊顶(I)的轴(7),在轴(7)的外围设置有固定轴套(5),固定轴套(5)穿过上吊顶(I)并与上吊顶(I)固定连接;轴(7)的一端与固定轴套(5)连接,另一端与叶片(9)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轿厢吊顶,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气流风机(3)与轿顶板 (1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至5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吊顶,所述的电梯轿厢吊顶包括轿顶板、上吊顶、装在上吊顶上的下吊顶组件,所述下吊顶组件通过连接的轴、轴承、固定轴套固定在上吊顶上。在轿顶板上相应位置倾斜安装一台横气流风机,通过轿顶板与上吊顶之间的导风槽将风机产生的风导向到下吊顶板上,由此带动整个下吊顶板通过固定上吊顶上的连接部件旋转,从而达到美化轿厢及加速轿厢空气流动的目的。本技术通过设置下吊顶板的旋转结构,可以加速空气流动,改善轿内空气质量,增加人员乘坐电梯的舒适感,使轿厢动静结合,增加了轿厢活力。文档编号B66B11/02GK202766042SQ20122044868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彪, 李卓, 雷晓燕, 胡立民, 孙金山, 金春雨 申请人:四川科莱电梯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吊顶,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梯轿厢吊顶包括轿顶板(11)、上吊顶(1)以及下吊顶组件(2),所述的轿顶板(11)下方设置有上吊顶(1)、下吊顶组件(2);其中,下吊顶组件(2)含有下吊顶板(10)、叶片(9)、环形灯管(8);其连接关系是,所述轿顶板(11)与上吊顶(1)之间设置有导风槽,轿顶板(11)上设置的风口与导风槽的一端风口连接,导风槽的另一端风口与上吊顶(1)上设置的风口固定连接;轿顶板(11)的风口上方倾斜安装有横气流风机(3),轿顶板(11)的风口与横气流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导风槽中设置有风量调节板(4);在上吊顶(1)与下吊顶板(10)之间依次安装有环形灯管(8)、叶片(9),环形灯管(8)与上吊顶(1)固定连接,垂直于下吊顶板(10)的叶片(9)与下吊顶板(10)固定连接;在上吊顶(1)上设置有垂直于上吊顶(1)的轴(7),在轴(7)的外围设置有固定轴套(5),固定轴套(5)穿过上吊顶(1)并与上吊顶(1)固定连接;轴(7)的一端与固定轴套(5)连接,另一端与叶片(9)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彪,李卓,雷晓燕,胡立民,孙金山,金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莱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