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带式输送机垂直液压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742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圆管带式输送机垂直拉紧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垂直液压拉紧装置,其提供了一种根据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张力的需要,任意调节张紧力的装置。其包括拉紧滚筒、导杆以及拉紧油缸,拉紧滚筒可转动安装于整体框架中,整体框架的两侧分别为可沿两导杆滑动的导槽结构,整体框架的底部与拉紧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拉紧油缸的有杆腔通过蓄能器与液压站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起动拉力和正常运行拉力可根据输送机张力的需要任意调节;响应快、有效实现输送机的动态拉紧。从而减小带式输送机起动时冲击动负荷,使起动平稳可靠;结构紧凑,安装空间小;可实现对拉紧装置的远距离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圆管带式输送机垂直拉紧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垂直液压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圆管带式输送机垂直拉紧装置的作用是使胶带具有足够的张力,保证胶带与传动滚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胶带不打滑,从而保证输送机正常运行。目前,圆管带式输送机上通用的垂直拉紧装置是由拉紧滚筒,重锤箱及限制重锤箱摆的导杆组成。拉紧滚筒位于重锤箱上方。重锤箱中装入配重铸铁或泥凝土块,使胶带与滚筒产生摩擦力。当圆管带式输送机满载起动时输送机张力应为稳定运行张力的I. 3-1. 5倍,由于重锤式垂直拉紧不能自动调节,为了满足满载起动对输送带张力的要求,就必须拥有保持满载起动所需的配重。由于圆管带式输送机托辊组由六件或八件托辊组成六边形或八边形,模拟摩擦系数大。这样势必增加圆管带式输送机的阻力,降低了拉紧滚筒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胶带张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不会增加安全可靠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按圆管带式输送机起动和正常运行时,根据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的张力的需要,任意调节张紧力的垂直拉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垂直液压拉紧装置,包括拉紧滚筒,还包括竖向设置的两平行的导杆以及拉紧油缸,拉紧滚筒可转动安装于整体框架中,整体框架的两侧分别为可沿两导杆滑动的导槽结构,整体框架的底部与拉紧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拉紧油缸的有杆腔通过蓄能器与液压站连接,拉紧油缸的无杆腔直接与液压站连接。所述的整体框架包括与拉紧滚筒轴线平行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限位支架连接,限位支架包括两个角钢和一个钢板,两角钢相对钢板中心线对称焊接于钢板的一侧形成导槽结构,导槽结构的深度大于导杆的半径,拉紧滚筒两端的轴承座固定在钢板的另一侧。所述的两平行的导杆底部安装于导杆底座上,每根导杆还配设有与其平行的两钢管,两钢管的底部也安装在导杆底座上,导杆与另外两钢管呈等腰三角形状布置,且导杆与另外两钢管自上而下通过若干细钢管等间距两两焊接连接。所述的拉紧油缸的固定铰耳安装于导杆底座中部。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①起动拉力和正常运行拉力可根据输送机张力的需要任意调节,完全可以实现拉力为正常运行时I. 3-1. 5倍要求。电液系统一旦调定后,拉紧装置即按预定程序自动工作保持输送机在理想状态下运行。②响应快,带式输送机起动时处于非稳定状态,此时拉紧装置通过油缸快速伸缩,及时补偿输送带的弹性振荡,有效实现输送机的动态拉紧。从而减小带式输送机起动时冲击动负荷,使起动平稳可靠。③结构紧凑,安装空间小。导杆刚度高,安全可靠。④能与集中控制连接,实现对拉紧装置的远距离控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液压系统连接示意图,·图4为为限位支架剖视图,图5为导杆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吸油过滤器,2-电机泵组,3-溢流阀I,4_精过滤器,5-手动换向阀,6-液控单向阀,7-压力表,8-压力变送器,9-蓄能器,10-截止阀,11-拉紧油缸,12-电磁换向阀,13-溢流阀II,14-油箱,15-拉紧滚筒,16-限位支架,17-下横梁,18-导杆,19-上横梁,20-导杆底座,21-液压站,22-电控箱,23-角钢,24-钢板,25-钢管,YJ1、YJ2、YJ3 -压力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拉紧滚筒15、上横梁19、限位支架16、下横梁17、导杆18、拉紧油缸11、液压站21、蓄能器9、电控箱22组成。如图2所示,拉紧滚筒15两端轴承座固定在限位支架16上,上横梁19和下横梁17分别置于拉紧滚筒15上、下并与限位支架16连接成一个整体框架。导杆18安装于导杆底座20两端。整体框架沿导杆18上下滑动,导杆18限制整体框架左右摆动。拉紧油缸11固定铰耳安装于导杆底座20中间,拉紧油缸11与下横梁17中间铰接。如图3所示,拉紧油缸11有杆腔油口通过油管与蓄能器9出油口连接。蓄能器9进口通过油管与液压站21出油口连接。拉紧油缸11无杆腔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站21油口连接。如图4所示,限位支架由两角钢与钢板焊接而成,两角钢的一底边焊接于钢板上形成槽形结构,两角钢的另一边互相平行,保持一定的间距,且角钢的顶点超过导杆中心线。如图5所示导杆18与其他两钢管25呈等腰三角形布置,中间由若干细圆管按等间距焊接而成。由于本技术导杆采用三钢管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比单钢管导杆刚度大大增强避免了输送带的跑偏引起滚筒的左右偏摆对导杆的冲击变形。如图I所示液压系统包括吸油过滤器1,电机泵组2,溢流阀I 3,精过滤器4,手动换向阀5,液控单向阀6,压力表7,压力变送器8,蓄能器9,截止阀10,拉紧油缸11,电磁换向阀12,溢流阀II 13,油箱14,YJ1、YJ2、YJ3压力继电器。吸油过滤器I、电机泵组2、精过滤器4安装于油箱14内;溢流阀I、II、手动换向阀5、液控单向阀6、压力表7、压力变送器8、截止阀10、电磁换向阀12安装于连接板上与油箱14连接;截止阀10安装于液压站输出口,蓄能器9、拉紧油缸11通过软管于液压站连接。在手动工况下开动油泵电机,油泵经吸油过滤器I从油箱吸油。当手动换向阀5阀芯处在中位时,油泵排出的油液经压力管路过滤器4到手动换向阀5后,就返回油箱,即油泵不向系统提供压力油,这时油泵为卸荷工况。当手动换向阀处在右位时,油泵排出的压力油经换向阀5、液控单向阀6、截止阀10(事先已打开)进入油缸的有杆腔,推动活塞杆回收。在此过程中,油缸无杆腔的回油,则经换向阀5返回油箱。当油缸不能再拉动张紧小车移动时,油泵排出的压力油就进入蓄能器9,并不断升高油压,直至系统压力上升到溢流阀I 3或溢流阀II 13的调定压力,溢流阀I 3或溢流阀II 13开启溢流。当手动换向阀5处在左阀位时,油泵排出的压力油经换向阀5进入油缸无杆腔,推动活塞使活塞杆向外伸出,同时压力油经控制油路(图中虚线)将液控单向阀6打开,使油缸有杆腔的回油经液控单向阀6、手动换向阀5回油箱。当需要重新张紧皮带时,可直接 启动泵站后将手动换向阀手把打到右阀位,直至拉紧力上升到设定值为止。在自动工况下,按下启动按钮。待输送机启动时发出启动信号,这时电磁阀换向阀12得电,油泵开启系统压力上升,并发出允许启动信号,系统压力上升至溢流阀3开启压力,待系统延时时间到达时,系统由启动状态转入正常运行状态。输送机起动后转入正常稳定运行,这时电磁换向阀12失电,阀芯复位,将溢流阀1113的回油路与油箱接通。系统油压下降到溢流阀II 13的调定值(比溢流阀I 3低)。而YJ1、YJ2压力继电器所整定的动作压力值更小,所以在电磁换向阀12复位,系统压力油使得YJl动作,其接点KPl使得油泵电机自动停止工作。随着输送机的继续运行,由于输送带的塑性伸长和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泄漏等原因,油缸有杆腔的油压会不断下降。当压力降到YJ2的动作回复压力时,其接点KP2使得油泵电机重新启动,油泵又向油缸有杆腔供油并使其压力上升。当压力升高到YJl的动作压力时,YJl又动作而又将油泵电机停机。经过一段时间后,压力下降到YJ2的动作压力时,油泵电机又启动起来,如此自动反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垂直液压拉紧装置,包括拉紧滚筒(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拉紧油缸(11)以及两平行的导杆(18),拉紧滚筒(15)可转动安装于整体框架中,整体框架的两侧分别为可沿两导杆(18)滑动的导槽结构,整体框架的底部与拉紧油缸(11)的活塞杆端铰接,拉紧油缸(11)的有杆腔通过蓄能器(9)与液压站(21)连接,拉紧油缸(11)的无杆腔直接与液压站(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强胡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向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