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7330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32
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以及封闭住箱体端部的端门,所述端门为双层门结构,包括位于外层的两外端门以及位于内层的一内端门,所述两外端门为外侧端与箱体相铰接而中间对开的结构,所述内端门为一侧端与所述箱体相铰接而另一侧端可向箱内打开的整体内端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通过将端门采用两层门结构,且其中位于内层的为可向箱内打开的整体的单扇门,门所受的承载力越大,密封就会越紧,因此可有效避免散货的泄漏问题,杜绝了这方面的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的端门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货运重要工具的集装箱,通常会在箱体10的端部设置卸货用的端门,现有技术的集装箱的端门20结构如图I、图2所示,该端门20为一种单层门结构,包括可从中间对 开的两扇门,两扇门中间的对开之处设置有门封22,两扇门与箱体10之间设置有搭接式胶条21。具有该种结构的端门2的集装箱在装运普通的体积较大的货物时,一般不会发生泄漏,但是如若将其用来装运一些颗粒状或粉状的散货时,由于散货的颗粒较小,在运输过程中散货容易从两扇门对开位置的门封22处泄漏出来,给客户造成损失,同时存在一定的运输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存在的在运输散货时,散货容易从端门上对开的两扇门的门封位置处泄漏出来,给客户造成损失,同时存在一定的运输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散货集装箱,包括箱体以及封闭箱体端部的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门为双层门结构,包括位于外层的两外端门以及位于内层的一内端门,所述两外端门为外侧端与箱体相铰接而中间对开的结构,所述内端门为一侧端与箱体相铰接而另一侧端向箱内打开的整体内端门结构。其中,所述内端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散货卸料的出料口。其中,所述内端门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在内端门向箱内关紧时呈压紧状态的密封胶条。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人孔。其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卸货时保证箱内外气压平衡的负压接口。其中,所述箱体内侧靠近所述内端门一侧端的位置还竖直设置有一内门立柱,所述内端门的一侧端铰接在所述内门立柱上。其中,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限制内端门关闭极限位置的内门框。其中,所述内端门非安装铰链侧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内门闩,用于内端门向箱外关闭时,将内端门拴在内门框上。与现有技术的散货集装箱相比,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将端门采用双层门结构,且其中位于内层的为整体的内开式单扇门,因此可有效避免散货的泄漏,杜绝了这方面的安全隐患。另外,为了保证内端门的承载能力,还在内端门与外端门之间设置有一连接结构,或者使得内端门与外端门直接接触,用于将内端门所受的承载力至少能够部分传递到外端门上,确保了集装箱的整体刚性。还有,通过在内端门上设置出料口,卸货时可无需打开内端门,而将颗粒状或粉状散货从该出料口卸出,普通体积较大的货物则可通过打开内端门后卸出。以及,内端门是向箱内打开的,胶条密封采用压紧式,内端门关闭后所受的承载力越大,密封就会越紧。附图说明图I是集装箱端门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集装箱端部的A — 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集装箱实施例的内端门的外观示意图(除去外端门)。图4是本技术的集装箱实施例的B — B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箱体I、内门立柱11、内门框12、铰链13 ;外端门20、搭接式胶条21、中间门封22 ;内端门30、密封胶条31、内门闩32、出料口 33、门边3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I、图3和图4,本技术的集装箱包括箱体I以及端门。所述箱体I上设置有一内门立柱11、一内门框12、至少一进料人孔(图中未示出)以及至少一负压接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内门立柱11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I的内侧。所述内门框12设置在所述箱体I的内侦彳,当设置有所述内门立柱11时,内门框12的一边可由所述内门立柱11朝向箱体I内部的一侧延伸出。所述进料人孔可设置在所述箱体I的顶部,以便于从进料人孔处装入物料。所述负压接口用于在卸货时保证箱内外的气压平衡。所述端门封闭住所述箱体I的端部,所述端门为双层门结构,包括位于外层的两外端门20以及位于内层的一内端门30,还可以包括铰链13以及密封胶条31。请参阅图I和图4,所述两外端门20为外侧端与箱体I相铰接而中间对开的结构,两外端门20可向箱体I外对开。请参阅图3、图4,所述内端门30为一侧端与所述箱体I相铰接的可以向箱内打开的整体单扇门结构,所述内门立柱11应设置在箱体I内侧靠近所述内端门30 —侧端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内端门30的一侧端可铰接在所述内立门柱11上。所述箱体I内侧的内门框12应设置在可限制所述内端门30向箱外关闭时的极限位置的地方。所述内端门30上可开设有至少一个可供散货卸料的出料口 33,所述出料口 33可设置在所述内端门21上比较偏下端的位置以方便出料。所述铰链13设置在所述内端门30与所述箱体I相铰接的位置(当设置有所述内立门柱11时,该铰链13设置在所述内端门30与所述内立门柱11相铰接的位置),所述铰链13可为普通的单铰链结构(该情形未有图示)。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密封胶条31设置在所述内端门30与所述箱体I之间,且在所述内端门30向箱外关紧时呈压紧状态。当设置有内门框12时,所述密封胶条31可处于所述内门框12与所述内端门30表面之间,所述密封胶条31可连接在所述内端门30门边34的外表面上,也可连接在所述内门框12的内表面。该压紧式的密封胶条31可进一步防止物料的泄漏。为确保散货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露,内端门30是向箱内打开的,使得在运输过程中,该门所受的承载力越大,门密封就会越紧。内端门30非安装铰链侧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内门闩32,用于内端门30向箱外关闭时,将内端门30拴在内门框12上。本技术的集装箱通过将端门采用双层门结构,且其中位于内层的为整体的单扇门,因此可有效避免物料的泄漏问题,杜绝了这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有,通过在内端门上设置出料口,卸货时可无需打开所述内端门,而将颗粒状或 粉状散货从该出料口卸出,普通体积较大的货物则可通过向箱内打开内端门后卸出。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以及封闭住箱体端部的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门为双层门结构,包括位于外层的两外端门以及位于内层的一内端门,所述两外端门为外侧端与箱体相铰接而中间对开的结构,所述内端门为一侧端与所述箱体相铰接而另一侧端可向箱内打开的整体内端门结构。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散货卸料的出料口。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门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在内端门向箱内关紧时呈压紧状态的密封胶条。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人孔。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卸货时保证箱内外气压平衡的负压接口。6.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侧靠近所述内端门一侧端的位置还竖直设置有一内门立柱,所述内端门的一侧端铰接在所述内立门柱上。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限制内端门关闭极限位置的内门框。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门非安装铰链侧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内门H,用于内端门向箱外关闭时,将内端门拴在内门框上。专利摘要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以及封闭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以及封闭住箱体端部的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门为双层门结构,包括位于外层的两外端门以及位于内层的一内端门,所述两外端门为外侧端与箱体相铰接而中间对开的结构,所述内端门为一侧端与所述箱体相铰接而另一侧端可向箱内打开的整体内端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林李爱华翟建兴周卫华滕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