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该装置挡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手动换向阀的下一端及挡缸后风口汇接,挡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与压力阀的操作把手、栏手动换向阀的一端、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及挡缸前风口汇接,压力阀的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汇接,压力阀的另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再一端与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第四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汇接,栏气缸的再一端与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汇接,手动换向阀的一端与栏缸后风口汇接,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缸前风口汇接。在煤矿斜巷运输中用于防止矿车脱勾放大滑或超挂车,采用井下风源,结构简单,无需电源,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斜巷运输中的联锁栏挡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煤矿斜巷运输中,为防止矿车脱勾放大滑,在斜巷中设置栏和挡联锁控制装置,其操作由人工实现,当矿车到达档时,掀动挡,矿车放行,当矿车到达栏时,掀动拦,矿车通过。当前存在的弊端现场操作人员为了图省事或一次多通过几辆车,不通过操作机构直接扳动挡和栏让车辆通行,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挡和栏间距离未作设定,挂车数量不受限制,可任意挂车,极易造成超挂车,致使钢丝绳断裂脱勾放大滑,出现安全事故。 虽然实现了阻车功能,但没有较好地实现挡和栏自动复位,不能始终处于阻车状态,也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超挂车等违章行为的发生;现场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站在巷道内操作,巷道内环境较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不能实现本质安全。参考文献资料“煤矿斜巷运输重大事故的预防”,《煤矿机电》,2005年第6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公知的联锁道挡控制装置人工现场操作,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该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采用自动控制,实现安全生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包括球阀,球阀的一端与进风口相连,球阀的另一端经过滤器分水器与挡手动换向阀的一端、压力阀的再一端及栏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汇接,挡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手动换向阀的下一端及挡缸后风口汇接,挡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与压力阀的操作把手、栏手动换向阀的一端、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及挡缸前风口汇接,压力阀的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汇接,压力阀的另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再一端与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第四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汇接,栏气缸的再一端与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汇接,手动换向阀的一端与栏缸后风口汇接,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缸如风口汇接。球阀用于手动开关的全程控制,手动换向阀用于改变供气方向,压力阀给气缸供压,保证气缸推杆的伸缩,挡的气缸用于控制挡,栏的气缸用于控制栏。挡和栏的气缸推杆分别与挡和栏相连。操作时打开球阀,供风分别进入挡和栏的换向阀和压力阀,通过压力阀再进入气缸,气缸开始工作。操作把手有三个挡位用于操作,即“挡”,“常闭”和“栏”三个挡位。操作把手推到挡位置时,挡打开,矿车通过挡。操作把手推到栏的位置,栏打开,档关闭,矿车通过栏继续下行。矿车通过栏后,操作把手推到常闭位置或松开把手,挡和拦恢复常闭。操作把手内部设有弹簧自动复位机构,当操作完成后,操作把手自动恢复中间位置,即常闭位置,挡和栏全部处于常闭状态。利用井下现有高压风作为动力,通过气缸推杆的伸缩带动挡和栏的阻车或放行,因气缸工作时处于有压状态,挡和栏被气缸推杆控制,具有不可逆转性,人工无法扳动挡和栏,防止人为的放车。根据绞车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一次最多通行车辆数,来设置挡和栏间距,杜绝超挂车。操作箱可设置在井下硐室内,操作人员无需在巷道内工作,减少人员受伤害的机率。从 根本上解决违章操作,实现本质安全。在斜巷运输中一般情况下坡度较大,坡长较长,有的有几百米甚至上千米长。为了能够及时制止矿车脱勾断绳、超挂车等造成的矿车下滑,分别在斜坡的上坡点设置一挡,在斜坡的下方设置一栏,挡与栏间距离根据电绞承载能力设定,该距离能够限制通行车辆的数量,防止超挂车。挡用于防止未连挂车辆进入斜巷,栏用于防止车辆继续向下运行。在斜巷运输过程中,用于防止矿车脱勾放大滑或超挂车的挡、栏联锁风动控制装置,在矿车通过挡、栏后,挡、栏能够实现自动复位保持阻车状态。本技术的优点(I)采用井下风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电源,安全可O(2)挡与栏间距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保障绞车在承载能力范围内工作,确保绞车的安全运行,避免人为超挂车,杜绝违章操作,保证安全生产。(3)挡与栏实现联锁,操作完成后操作把手自动恢复到常闭位置,挡与栏处于阻车状态。(4)挡和栏由气缸控制,气缸处于有压状态,在未操作把手时,人工不能扳动挡或栏,从根本上杜绝人为故意违章。(5)风动控制装置组装在一个箱体内,可在巷道的硐室内操作,保障现场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球阀;2、挡手动换向阀;3、操作把手;4、压力阀;5、挡气缸;6、栏手动换向阀;7、手动换向阀;8、进风口 ;9、栏缸后风口 ;10、栏缸前风口 ;11、挡缸后风口 ;12、挡缸前风口 ;13、过滤器分水器、14、栏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中,该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包括球阀,球阀I的一端与进风口 8相连,球阀I的另一端经过滤器分水器13与挡手动换向阀2的一端、压力阀4的再一端及栏手动换向阀6的再一端汇接,挡手动换向阀2的另一端与栏手动换向阀6的另一端、手动换向阀7的下一端及挡缸后风口 11汇接,挡手动换向阀2的再一端与压力阀4的操作把手3、栏手动换向阀6的一端、手动换向阀7的再一端及挡缸前风口 12汇接,压力阀4的一端与挡气缸5的另一端汇接,压力阀4的另一端与挡气缸5的另一端、栏气缸14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5的再一端与栏气缸14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5的第四端与栏手动换向阀6的另一端汇接,栏气缸14的再一端与手动换向阀7的再一端汇接,手动换向阀7的一端与栏缸后风口9汇接,手动换向阀A3的另一端与栏缸前风口 10汇接。权利要求1.一种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该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包括球阀,其特征在于球阀的一端与进风口相连,球阀的另一端经过滤器分水器与挡手动换向阀的一端、压力阀的再一端及栏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汇接,挡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手动换向阀的下一端及挡缸后风口汇接,挡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与压力阀的操作把手、栏手动换向阀的一端、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及挡缸前风口汇接,压力阀的一端与挡气缸的另 一端汇接,压力阀的另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再一端与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第四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汇接,栏气缸的再一端与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汇接,手动换向阀的一端与栏缸后风口汇接,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缸前风口汇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该装置挡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手动换向阀的下一端及挡缸后风口汇接,挡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与压力阀的操作把手、栏手动换向阀的一端、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及挡缸前风口汇接,压力阀的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汇接,压力阀的另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再一端与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第四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汇接,栏气缸的再一端与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汇接,手动换向阀的一端与栏缸后风口汇接,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缸前风口汇接。在煤矿斜巷运输中用于防止矿车脱勾放大滑或超挂车,采用井下风源,结构简单,无需电源,安全可靠。文档编号B61K7/16GK202765024SQ20122049515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程玉省, 曹青民, 赵奎, 唐为勤, 朱以友 申请人:徐州兴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该联锁道挡风动控制装置包括球阀,其特征在于:球阀的一端与进风口相连,球阀的另一端经过滤器分水器与挡手动换向阀的一端、压力阀的再一端及栏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汇接,挡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手动换向阀的下一端及挡缸后风口汇接,挡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与压力阀的操作把手、栏手动换向阀的一端、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及挡缸前风口汇接,压力阀的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汇接,压力阀的另一端与挡气缸的另一端、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再一端与栏气缸的另一端汇接,挡气缸的第四端与栏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汇接,栏气缸的再一端与手动换向阀的再一端汇接,手动换向阀的一端与栏缸后风口汇接,手动换向阀的另一端与栏缸前风口汇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玉省,曹青民,赵奎,唐为勤,朱以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兴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