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爱华专利>正文

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506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12
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它涉及电极壳制造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它它包含支架、等分盘和等分点,等分盘固定在支架内,且等分盘上均匀等距设置有数个等分点。所述的支架为正圆形,其外壁均匀设置有数道加强筋,其后端的固定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安装装置。所述的等分盘为正圆形。它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保持圆形筒体的圆度,且能保证其内部的各条筋板之间严格的等分,不仅提高了电极壳产品的质量,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壳的对接问题,便于对接且降低了组合电极柱的故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极壳制造设备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技术背景电极壳是自焙电极的关键部分。电极壳的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安全、连续、稳定运行,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保障因素。但电石炉自投产以来,经常发生的电极事故有电极软断、硬断、电极壳破裂、电极漏糊、电极“刺火”和电极压放不下等等。据调查统计,电极事故的发生原因几乎都与电极壳的制作和对接质量有关系。每 只电极壳由圆形筒体和数条筋板组装焊接而成。组合电极柱的主要故障是由于电极壳在制作和对接中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会引起接触元件“刺火”漏水、电极压放困难、电极夹紧装置在电极壳夹筋上打滑等缺陷,因此,在电极壳生产制作过程中,圆形筒体的圆度和数条筋板焊接时之间的间距是否严格相等成为首要问题,但目前的生产工艺中,筋板的焊接都是靠人工控制,很难做到严格的等分,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影响电极壳的对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它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保持圆形筒体的圆度,且能保证其内部的各条筋板之间严格的等分,不仅提高了电极壳产品的质量,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壳的对接问题,便于对接且降低了组合电极柱的故障。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架、等分盘和等分点,等分盘固定在支架内,且等分盘上均匀等距设置有数个等分点。所述的支架为正圆形,其外壁均匀设置有数道加强筋,其后端的固定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安装装置。所述的等分盘为正圆形。本技术的原理为通过定位安装装置将两个支架呈对称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由于定位安装装置设置在支架的固定位置,因此能够保证两支架及其内部等分盘处于严格的对称状态。将圆形筒体套接在等分点上,且圆形筒体两端均有相同的等分点对其进行定位、整形,将筋板安放在两侧等分盘相对应的等分点上,安装好筋板后则可以将筋板与圆形筒体内壁进行初步点焊,使用方便,保证严格的等分。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保持圆形筒体的圆度,且能保证其内部的各条筋板之间严格的等分,不仅提高了电极壳产品的质量,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壳的对接问题,便于对接且降低了组合电极柱的故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左视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I-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架I、等分盘2和等分点a,等分盘2固定在支架I内,且等分盘2上均匀等距设置有数个等分点a。 所述的支架I为正圆形,其外壁均匀设置有数道加强筋5,其后端的固定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安装装置7。所述的等分盘2为正圆形。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为通过定位安装装置将两个支架I呈对称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由于定位安装装置设置在支架I的固定位置,因此能够保证两支架I及其内部等分盘2处于严格的对称状态。将圆形筒体套接在等分点a上,且圆形筒体两端均有相同的等分点a对其进行定位、整形,将筋板安放在两侧等分盘2相对应的等分点a上,安装好筋板后则可以将筋板与圆形筒体内壁进行初步点焊,使用方便,保证严格的等分。本具体实施方式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保持圆形筒体的圆度,且能保证其内部的各条筋板之间严格的等分,不仅提高了电极壳产品的质量,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壳的对接问题,便于对接且降低了组合电极柱的故障。具体实施方式二 参照图3-图6,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等分点a替换为定位块3,等分盘2前侧的支架I内壁上均匀等距设置有数个定位块3。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均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所述的等分盘2由数个支撑板等分呈环形阵列组合而成,每个支撑板的上端均设置有筋板折弯插槽4。所述的定位块3上端为斜面设计,其下端设置有安装孔6,它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I的后侧内壁上,且定位块3与支架I的前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与圆形筒体厚度相配合的缝隙。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为将圆形筒体插接在定位块3与支架I之间的缝隙内,且圆形筒体两端均有相同的定位块3对其进行定位、整形,将筋板安放在两侧等分盘2相对应的支撑板上,且筋板上的折弯处插入筋板折弯插槽4内,以保证筋板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7,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等分盘2中部设置有一大圆孔8,等分盘2上等分且呈环形阵列设置有数道支撑臂11,支撑臂11之间均等距设置有方形孔9,每道支撑臂11中部均等距设置有长条形筋板槽10,长条形筋板槽10等分且呈环形阵列,且长条形筋板槽10顶端设置有与筋板折弯处相配合的短槽。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仅需将筋板插入长条形筋板槽10中即可,安装更方便快捷。权利要求1.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架(I)、等分盘(2)和等分点(a),等分盘(2)固定在支架(I)内,且等分盘(2)上均匀等距设置有数个等分点(a)。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I)为正圆形,其外壁均匀设置有数道加强筋(5),其后端的固定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安装装置(7)。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分盘(2)为正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分点(a)替换为定位块(3),等分盘(2)前侧的支架(I)内壁上均匀等距设置有数个定位块(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分盘(2)由数个支撑板等分呈环形阵列组合而成,每个支撑板的上端均设置有筋板折弯插槽(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3)上端为斜面设计,其下端设置有安装孔¢),它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I)的后侧内壁上,且定位块(3)与支架(I)的前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与圆形筒体厚度相配合的缝隙。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分盘(2)替换为中部设置有一大圆孔(8),等分盘(2)上等分且呈环形阵列设置有数道支撑臂(11),支撑臂(11)之间均等距设置有方形孔(9),每道支撑臂(11)中部均等距设置有长条形筋板槽(10),长条形筋板槽(10)等分且呈环形阵列,且长条形筋板槽(10)顶端设置有与筋板折弯处相配合的短槽。专利摘要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它涉及电极壳制造设备配件
它它包含支架、等分盘和等分点,等分盘固定在支架内,且等分盘上均匀等距设置有数个等分点。所述的支架为正圆形,其外壁均匀设置有数道加强筋,其后端的固定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安装装置。所述的等分盘为正圆形。它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保持圆形筒体的圆度,且能保证其内部的各条筋板之间严格的等分,不仅提高了电极壳产品的质量,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壳的对接问题,便于对接且降低了组合电极柱的故障。文档编号B23K37/053GK202763372SQ20122035203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韩爱华 申请人:韩爱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极壳筋板等分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架(1)、等分盘(2)和等分点(a),等分盘(2)固定在支架(1)内,且等分盘(2)上均匀等距设置有数个等分点(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韩爱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