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381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热器(1)和凝结水坑(4),所述加热器(1)的热介质进口连有废气管(2),冷介质出口连有凝结水管(3),凝结水管(3)的末端与凝结水坑(4)相连,所述凝结水坑(4)的出水口通过回收水泵(5)与工业冷却水箱(6)相连。这种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将废气通过加热器冷却后,随凝结水一同排放至凝结水坑,在回收到一定量时由回收水泵按凝结水坑的水位高低自动对工业冷却水箱进行补水,既节能又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工作时会产生不少废气,而每台锅炉有2%必须的废气排放量,以往这些废气被直接排放至地沟,然而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还带来了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节约水源,避免热污染的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凝结水坑,所述加热器的热介质进口连有废气管,冷介质出口连有凝结水管,凝结水管的末端与凝结水坑相连,所述凝结水坑的出水口通过回收水泵与工业冷却水箱相连。本技术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将废气通过加热器冷却后,随凝结水一同排放至凝结水坑,在回收到一定量时由回收水泵按凝结水坑的水位高低自动对工业冷却水箱进行补水,既节能又环保。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加热器I、废气管2、凝结水管3、凝结水坑4、回收水泵5、工业冷却水箱6。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加热器I和凝结水坑4,所述加热器I的热介质进口连有废气管2,冷介质出口连有凝结水管3,凝结水管3的末端与凝结水坑4相连,所述凝结水坑4的出水口通过回收水泵5与工业冷却水箱6相连。这种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将废气通过加热器冷却后,随凝结水一同排放至凝结水坑,在回收到一定量时由回收水泵按凝结水坑的水位高低自动对工业冷却水箱进行补水,既节能又环保。权利要求1. 一种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热器(I)和凝结水坑(4),所述加热器(I)的热介质进口连有废气管(2 ),冷介质出口连有凝结水管(3 ),凝结水管(3 )的末端与凝结水坑(4)相连,所述凝结水坑(4)的出水口通过回收水泵(5)与工业冷却水箱(6)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热器(1)和凝结水坑(4),所述加热器(1)的热介质进口连有废气管(2),冷介质出口连有凝结水管(3),凝结水管(3)的末端与凝结水坑(4)相连,所述凝结水坑(4)的出水口通过回收水泵(5)与工业冷却水箱(6)相连。这种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将废气通过加热器冷却后,随凝结水一同排放至凝结水坑,在回收到一定量时由回收水泵按凝结水坑的水位高低自动对工业冷却水箱进行补水,既节能又环保。文档编号B01D5/00GK202762124SQ20122031948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卞明高, 沈斌, 薛彬, 卞勤凤, 黄炜, 潘明忠, 夏惠忠, 陆惠清 申请人:江阴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热器(1)和凝结水坑(4),所述加热器(1)的热介质进口连有废气管(2),冷介质出口连有凝结水管(3),凝结水管(3)的末端与凝结水坑(4)相连,所述凝结水坑(4)的出水口通过回收水泵(5)与工业冷却水箱(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明高沈斌薛彬卞勤凤黄炜潘明忠夏惠忠陆惠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