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泡泡装置和玩具直升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379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泡泡装置,包括涂膜机构和吹泡机构,所述涂膜机构包括液体控制模块和传动模块,所述液体控制模块包括一具有用于盛装吹泡泡液的储液腔的底座和涂膜器,所述涂膜器上设有至少一贯穿上下表面的吹泡孔;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涂膜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涂膜器转动;所述吹泡机构产生气流,用于向所述涂膜器吹气,形成气泡。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该吹泡泡装置的玩具直升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吹泡泡装置通过吹泡机构向该涂膜器上吹气从而在高速流动的气流中也可以向外形成一连串的泡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泡泡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玩具飞行器上的吹泡泡装置。
技术介绍
吹泡泡装置一般包括一环形的涂膜器,在该环形涂膜器上涂抹一层泡泡液,在涂膜器上形成一层薄膜,然后向该薄膜吹气即可向外形成一泡泡。在遥控直升飞机的领域中,为了提高直升机的观赏性与娱乐性,一般都会增加一些附属功能。但是直升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因其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向下产生很大的风力,使得形成泡泡的薄膜难以实现,致使在难以在遥控直升机上实现吹泡泡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应用于玩具直升机上的吹泡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吹泡泡装置,包括涂膜机构和吹泡机构,所述涂膜机构包括液体控制模块和传动模块,所述液体控制模块包括一具有用于盛装吹泡泡液的储液腔的底座和涂膜器,所述涂膜器上设有至少一贯穿上下表面的吹泡孔;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涂膜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涂膜器转动;所述吹泡机构产生气流,用于向所述涂膜器吹气,形成气泡。进一步,所述吹泡孔包括一通孔,所述通孔侧面设有若干沿径向方向凹陷的凹陷区,所述凹陷区沿圆周方向环绕于所述通孔周围。为了能够收集并去除多余的液体,所述涂膜器上设有若干凸台和贯穿上下表面的收集孔,所述吹泡孔设于所述凸台之上。优选的,所述涂膜器设于所述储液腔的下方,所述储液腔的底面具有一出液口,所述液体控制模块还包括一上盖和节流阀,该上盖固定于所述储液腔的上方,其底部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节流阀顶部具有一弹片,所述定位柱压住所述弹片将所述节流阀的底部堵住所述出液口。进一步,所述节流阀的底部为与所述出液口对应的楔形,并且从该出液口中伸出。除了密封作用之外,该出液口还对节流阀具有定位与导向的作用,既可以给节流阀提供有效的上升行程,又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所述上盖顶面设有一向上延伸的通槽,所述储液腔通过该通槽与外界连通。具体的,所述传动模块包括一传动电机和若干传动齿轮,所述涂膜器呈齿轮状,其侧面设有若干轮齿,所述传动机电通过若干传动齿轮驱动所述涂膜器转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吹泡机构包括风叶和与所述风叶连接的风叶电机,所述底座具有一容纳所述风叶的气室,所述储液腔底面具有一与所述气室连通的出气口。将气室与储液腔一并设计在底座上,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布置更合理。一种玩具直升机,还包括一上述的吹泡泡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吹泡泡装置通过在储液腔底部旋转的涂膜器上形成薄膜,通过吹泡机构向该涂膜器上吹气从而在高速流动的气流中也可以向外形成一连串的泡泡。为了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安装有本技术所述吹泡泡装置的玩具直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吹泡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吹泡泡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涂膜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涂膜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节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吹泡泡装置;110—涂膜器;111一凸台;112——吹泡孔;1121—凹陷区;113—收集孔;120—底座;121—储液腔;122—气室;123 —出液口 ;124——出气口 ;130—上盖;131—通槽;132—定位柱;140—传动电机;141第一齿轮;142—接力齿轮;143双层齿轮;144一中间齿轮;150—风叶电机;151—风叶;160节流阀;161弹片;200—玩具直升机;21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9所示,一种吹泡泡装置100包括涂膜机构和吹泡机构,涂膜机构用于使用泡泡液形成一薄膜,吹泡机构产生气流使该薄膜向外扩张产生泡泡。所述涂膜机构包括液体控制模块和传动模块,液体控制模块包括一具有用于盛装吹泡泡液的储液腔121的底座120和涂膜器110。请参阅图4和图5,该涂膜器110上表面设有两个凸台111和贯穿上下表面的收集孔113,该凸台111和收集孔113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在该凸台111上还设有一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吹泡孔112。该吹泡孔112包括一通孔,所述通孔侧面设有若干沿径向方向向外凹陷的凹陷区1121,所述凹陷区1121沿圆周方向环绕于所述通孔周围,使得该吹泡孔112的横截面形成一类似花朵的瓣状结构,更有利于吸收和存储泡泡液。请参阅图6和图7,底座120包含一用于存储泡泡液的储液腔121,该涂膜器110即设于所述储液腔121的下方。在储液腔121的底面具有一出液口 123,储液腔121中的泡泡液可以通过该出液口 123流入涂膜器110的吹泡孔112上。如图8和图9所示,该液体控制模块还包括一上盖130和节流阀160,该上盖130固定于所述储液腔121的上方,其底部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定位柱132,顶面设有一向上延伸的通槽131,储液腔121通过该通槽131与外界连通。使用时,可以通过该通槽131向储液腔121中注入泡泡液。节流阀160的底部为与所述出液口 123对应的楔形,顶部具有一弹片161。当该上盖130安装于底座120上时,上盖130底部的定位柱132压住该弹片161,给弹片161施加一定的预压力。节流阀160在弹片161的预压力作用下,节流阀160的底部与出液口 123堵住该出液口 123,并从该出液口 123中伸出,使储液腔121中的泡泡液就无法从出液口 123中流出。如图3所75,传动模块包括一传动电机140和若干传动齿轮。本实施例中,该涂膜器110呈齿轮状,其侧面设有若干轮齿,传动机电通过若干传动齿轮驱动所述涂膜器110转动。图3中,该传动电机140依次通过第一齿轮141、接力齿轮142、双层齿轮143、中间齿轮144带动涂膜器110转动。该接力齿轮142与第一齿轮141是过盈装配并用铆钉加固,传动电机140的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141的同时也传给了接力齿轮142,然后再依次通过双层齿轮143、中间齿轮144带动涂膜器110转动。 吹泡机构用于产生流向涂膜器110的气流,其包括风叶151和与所述风叶151连接的风叶电机150,在该底座120上设置一容纳所述风叶151的气室122,使该风叶151在气室122中旋转产生气流。在该储液腔121底面具有一与所述气室122连通的出气口 124,风叶151产生的气流通过风道从出气口 124中喷出。为了更好的理解该吹泡泡装置100的结构,以下对该吹泡泡装置100的动作过程进行阐述正常状态下,上盖130通过铆钉固定在底座120的顶部,上盖130内侧的定位柱132垂直压在节流阀160的弹片161上,并给弹片161施加一定的预压力。节流阀160在弹片161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楔形切口从出液口 123伸出,堵住该出液口 123,使储液腔121中的泡泡液就无法从出液口 123流出。当风叶电机150依次通过第一齿轮141、接力齿轮142、双层齿轮143和中间齿轮144,带动涂膜器110转动。当涂膜器110上的凸台111和吹泡孔112转到出液口 123的位置时,凸台111就会给节流阀160 —个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节流阀160向上移动而打开,储液腔121中的泡泡液就会从出液口 123流出,从而在吹泡泡孔上涂一层薄膜。风叶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膜机构和吹泡机构,所述涂膜机构包括液体控制模块和传动模块,所述液体控制模块包括一具有用于盛装吹泡泡液的储液腔的底座和涂膜器,所述涂膜器上设有至少一贯穿上下表面的吹泡孔;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涂膜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涂膜器转动;所述吹泡机构产生气流,用于向所述涂膜器吹气,形成气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良生
申请(专利权)人:骅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