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378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包括动作本体和反应本体,动作本体包括用于接受动作和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用于脱开或扣住反应本体的执行部、用于推动反应本体弹起的连接部,控制部的输出接至执行部的输入;反应本体分别与执行部和连接部相连接,该反应本体受执行部扣住而呈趴伏状态或受连接部推动作用呈弹起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其能够根据用户的动作实现弹起或趴下的反应动作,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娱乐性和刺激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娱乐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供人们娱乐用的装置可谓琳琅满目,这些娱乐装置或者只具有简单且固定的结构,或者带有声效功能,或者供电后能够爬行、滚动等,虽然能够给用户玩耍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娱乐效果,但由于这些娱乐装置大多不具有能够根据用户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的功能,导致现有技术的大多数娱乐装置的娱乐性和刺激性不够,难以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ー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其能够根据用户的动作实现弹起或趴下的反应动作,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娱乐性和刺激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包括动作本体和反应本体,动作本体包括用于接受动作和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用于脱开或扣住反应本体的执行部、用于推动反应本体弹起的连接部,控制部的输出接至执行部的输入;反应本体分别与执行部和连接部相连接,该反应本体受执行部扣住而呈趴伏状态或受连接部推动作用呈弹起状态。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开关、供电电池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执行部通过控制电路板与供电电池相连接,该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开关接通或断开所述执行部与供电电池的连接电路。所述动作本体还包括底壳体,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弹簧;所述控制电路板和供电电池分别安装于底壳体内;第一转动轴沿底壳体的横向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壳体内,第一弹簧连接于对应第一转动轴前侧的底壳体内侧与第一转动轴之间;所述反应本体与第一转动轴相固接。所述执行部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壳体内的马达、齿轮传动组、凸轮、拨杆和第二弹簧;马达的电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供电电池相连接,该马达的转轴通过齿轮传动组与凸轮传动连接;拨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壳体内,且凸轮与拨杆的一端相抵靠,用于推动拨杆转动,使拨杆另一端收入所述底壳体内;第二弹簧连接于拨杆与所述底壳体的内侧之间,供拨杆复位,使拨杆另一端伸出所述底壳体;拨杆的另一端构成用于脱开或扣住所述反应本体的活动端。所述反应本体呈动物造型,具有两呈伸长状态的前腿、两呈屈伏状态的后腿、躯体、头部和尾巴;该反应本体的两前腿分别位于所述底壳体的左右两侧,该两前腿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相固接,且其中一前腿的内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拨杆另一端的卡位结构。所述反应本体的躯体内具有第二转动轴和第三弹簧,该躯体的左右两侧具有供第ニ转动轴的两端活动穿出的通孔,所述反应本体的两前腿的顶部分别与第二转动轴的两端相固接;第三弹簧连接于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反应本体的躯体内侧之间,用于推动所述反应本体的躯体弹起。所述反应本体的头部包括上颚、下颚、鼻子、眼睛和壳体,上颚和下颚分别与壳体相活动连接;所述反应本体的头部与其躯体相转动连接,且所述躯体的顶端向上设有ー凸杆,该凸杆伸至壳体内,所述反应本体的头部通过转动使其上颚和下颚受凸杆顶起而呈闭合状态;所述反应本体的躯体内还具有第四弹簧和转动块,转动块与所述反应本体的头部相固接,第四弹簧连接于所述反应本体的躯体内侧与转动块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通过一扭簧装有一推动块,用于推动所述转动块转动。所述反应本体的尾巴与其躯体的后侧底部相转动连接,并呈朝下或侧偏状态;所 述反应本体的躯体内侧装有第五弹簧,供所述反应本体的尾巴由侧偏状态复位至朝下状态。所述控制开关为带有按键的轻触开关,所述底壳体的顶端前部设有ー用于放置道具且底端开ロ的凹槽,轻触开关的按键包覆于凹槽的底端开ロ ;轻触开关位于按键下方,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所述底壳体还装有喇叭、用于切断或接通所述供电电池的电源输出的第一拨动开关和用于变换喇叭声效的第二拨动开关;喇叭与所述供电电池电连接,第一拨动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接,第二拨动开关与喇叭相连接,且该第二拨动开关安装于所述底壳体内,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装有一用于触动第二拨动开关的驱动块,该驱动块随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抵向或离开第二拨动开关。本技术的ー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其反应本体可以是狗狗、狮子等动物的造型。当人手触动控制开关时,该控制开关接通,使控制电路板驱动马达转动,马达又通过齿轮传动组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推动拨杆转动,从而使拨杆的另一端收入底壳体内,则执行部脱开反应本体,使反应本体在连接部的第一弹簧的弾力作用下向上弹起;当反应本体被弾起后,拨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即,拨杆的另一端伸出底壳体外。反应本体处于弹起状态后,利用人力克服第一弹簧的弾力往后按压反应本体,当反应本体被按压到位后,拨杆伸出的另一端与反应本体的其中一前腿上的卡位结构形成卡涩,使反应本体回复到趴伏的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动作,使其反应本体呈突然弹起的状态或呈趴伏的状态,并可以对控制电路板的反应时间进行设置和増加声音效果,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娱乐装置相比,更具娱乐性和刺激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ー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反应本体呈趴伏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反应本体呈趴伏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动作本体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动作本体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动作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动作本体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反应本体的爆炸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反应本体呈弹起状态);图9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反应本体呈弹起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參见图I-图7所示,本技术的ー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包括动作本体100和反应本体200,动作本体100包括用于接受动作和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110、用于脱开或扣住反应本体的执行部120、用于推动反应本体弹起的连接部130,控制部110的输出接至执行部120的输入;反应本体200分别与执行部120和连接部130相连接,该反应本体200受执行部120扣住而呈趴伏状态或受连接部130推动作用呈弹起状态。作为ー种优选,如图3-图6所示,控制部110包括控制开关、三个供电电池114和控制电路板113,上述执行部120通过控制电路板113与供电电池114相连接,控制电路板113通过控制开关接通或断开执行部120与供电电池114的连接电路。作为ー种优选,动作本体100还包括底壳体,上述控制电路板113和供电电池114分别安装于底壳体内。该底壳体具体包括上盖140、底板150和电池盖160,上盖140具有顶面和四周侧壁,上盖140与底板150相固接,控制电路板113安装于上盖140和底板150围成的空腔内,底板150的后部向上凸设多个具有下开ロ的容纳槽,各供电电池114分别安装于容纳槽内,电池盖160对该多个容纳槽的下开ロ进行包裏。连接部130包括第一转动轴131和第一弹簧132 ;第一转动轴131沿底壳体的横向可转动地安装于底板内侧,第一弹簧132连接于对应第一转动轴131前侧的底板150与第一转动轴131的右端之间;上述反应本体200与第一转动轴131相固接。作为ー种优选,如图4、图5所不,执行部120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壳体内的马达121、齿轮传动组、凸轮124、拨杆1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作反应式娱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作本体和反应本体,动作本体包括用于接受动作和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用于脱开或扣住反应本体的执行部、用于推动反应本体弹起的连接部,控制部的输出接至执行部的输入;反应本体分别与执行部和连接部相连接,该反应本体受执行部扣住而呈趴伏状态或受连接部推动作用呈弹起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肖东
申请(专利权)人: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