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春菊专利>正文

复合式电钻夹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7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电钻夹头结构,其驱动主体是概呈头端和尾端的圆柱轴体,中间设数填设夹爪的倾角槽道,一配固于驱动主体尾端的固定壳体,一螺设于驱动主体头端与夹爪啮合的套筒螺座,一设有弹簧顶持的冲击环,常态时和套筒螺座啮合,一可藉调整环调整上、下位置的活动壳体,当调转调整环时,可上、下调整活动壳体于适当位置,选择和套筒螺座或固定壳体的离或合,从而达到钻头自动冲击锁紧、手动锁紧或锁紧定位等模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设备的部件,特别是一种钻夹头。现有的市场上供应的钻头夹持结构,其主要是在一旋转轴上连设有一夹头,夹头外设有一可转动的调转外壳及一固定外壳,在夹头内环设有复数个斜倾的夹爪;使用者藉转动其调整外壳,可配合螺纹旋转以驱控夹爪斜向前进或后退,从而达到钻头的夹持或松放的功效。上述传统的钻头夹持结构在锁紧以后,其调整外壳仍处于没有定位的状态,因此调整外壳容易由于振动或扭力过大而产生松转,以致夹爪产生松动的现象,如此易造成钻头松脱掉落,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且易对使用者形成伤害危险。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式电钻头结构,它能自动锁紧钻头,也能手动锁紧钻头,并能达到钻头锁紧定位,和使用于螺栓的操作松紧套筒使用模式。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复合式电钻夹头结构包含有一驱动主体,是概呈头端和尾端的圆柱轴体,其中间设有数倾角的槽道,槽道内填设数夹爪;一固定壳体,是概呈上、下开口的∪形壳体,其下开口设有固定孔,并紧配合固定于驱动主体的尾端;一套筒螺座是概呈上、下开口П形座体,可螺设在驱动主体的头端上,并和夹爪啮合,中间设有外螺纹;一冲击环组,设有弹簧和冲击环,套设在套筒螺座上;一活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电钻夹头结构,包括壳体、夹爪,其特征在于:a.一驱动主体(10),是概呈头端和尾端的圆柱轴体,其中间设有数倾角的槽道(13),槽道(13)内填设数夹爪(20);b.一固定壳体(30),是概呈上、下开口的∪形壳体,其下开口设 有固定孔(32)并紧配合固定于驱动主体(10)的尾端;c.一套筒螺座(40),是概呈上、下开口∏形座体,可螺设在驱动主体(10)的头端上,并和夹爪(20)啮合,中间设有外螺纹(46);d.一冲击环组(50),设有弹簧(51)和冲击环 (52),套设在套筒螺座(40)上;e.一活动壳体(60),是套设在冲击环组(50)外,其上开口紧配合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春菊
申请(专利权)人:谢春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