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包括溶药器管体、推杆、密封胶圈、针头和针头套,在推杆的前方设有端盖,端盖的内孔设有环形凸台Ⅰ,在推杆的前端设有环形凸台Ⅱ,环形凸台Ⅰ与环形凸台Ⅱ为过盈配合;在密封圈的前端设有环状的凹槽,在密封圈的外圆周前端直径略大于后端,并且前端直径与溶药器管体的内壁过盈配合。该溶药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密封胶圈与溶液器管体内壁摩擦力小,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前提下推拉药物的过程省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 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用于无菌环境下对固体药进行溶解混合的溶药器。
技术介绍
现在市购的一次性使用溶药器大都采用塑料材质,在推杆的前端设置密封的胶圈,但是密封胶圈与溶药器管体的内壁摩擦力大,在抽取溶液时,非常费力,但在摩擦力小的情况下,又很容易漏泄,造成药液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该溶药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密封胶圈与溶液器管体内壁摩擦力小,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前提下推拉药物的过程省力。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包括溶药器管体、推杆、密封胶圈、针头和针头套,在推杆的前方设有端盖,端盖的内孔设有环形凸台I,在推杆的前端设有环形凸台II,环形凸台I与环形凸台II为过盈配合;在密封胶圈的前端设有环状的凹槽,在密封胶圈的外圆周前端直径略大于后端,并且前端直径与溶药器管体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的凹槽为三角形,在端盖的侧端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形状与凹槽形状对应。所述的密封胶圈的后端端面设有截面为圆弧的密封环。该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不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而且通过密封胶圈的凹槽结构,使溶药器在推进的时候,向外膨胀,起到密封作用;在向外拉伸的时候,微量的收缩,使拉伸阻力微小,从而更加省力。凹槽为三角形,并用端盖的环形凸起相配合,以便于更好的控制凹槽的收缩量;为进一步保障溶药器端部的密封,在密封胶圈的后端端面设有截面为圆弧的密封环。附图说明图I为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密封胶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包括溶药器管体I、推杆2、密封胶圈3、针头10和针头套9,在推杆2的前方设有端盖4,端盖4的内孔设有环形凸台I 5,在推杆2的前端设有环形凸台II 6,环形凸台I 5与环形凸台II 6为过盈配合;在密封胶圈3的前端设有环状的凹槽6,在密封胶圈3的外圆周前端直径略大于后端,并且前端直径与溶药器管体I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的凹槽6为三角形,在端盖4的侧端设有环形凸起7,环形凸起7的形状与凹槽6形状对应。如图3所示,所述的密封胶圈3 的后端端面设有截面为圆弧的密封环8。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包括溶药器管体(I)、推杆(2)、密封胶圈(3)、针头(10 )和针头套(9 ),其特征在于在推杆(2 )的前方设有端盖(4),端盖(4)的内孔设有环形凸台I (5),在推杆(2)的前端设有环形凸台II (6),环形凸台I (5)与环形凸台II (6)为过盈配合;在密封胶圈(3)的前端设有环状的凹槽(6),在密封胶圈(3)的外圆周前端直径略大于后端,并且前端直径与溶药器管体(I)的内壁过盈配合。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6)为三角形,在端盖(4)的侧端设有环形凸起(7),环形凸起(7)的形状与凹槽(6)形状对应。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胶圈(3)的后端端面设有截面为圆弧的密封环(8)。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包括溶药器管体、推杆、密封胶圈、针头和针头套,在推杆的前方设有端盖,端盖的内孔设有环形凸台Ⅰ,在推杆的前端设有环形凸台Ⅱ,环形凸台Ⅰ与环形凸台Ⅱ为过盈配合;在密封圈的前端设有环状的凹槽,在密封圈的外圆周前端直径略大于后端,并且前端直径与溶药器管体的内壁过盈配合。该溶药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密封胶圈与溶液器管体内壁摩擦力小,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前提下推拉药物的过程省力。文档编号A61M5/00GK202761788SQ2012204119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中华 申请人:李中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微阻力无菌溶药器,包括溶药器管体(1)、推杆(2)、密封胶圈(3)、针头(10)和针头套(9),其特征在于:在推杆(2)的前方设有端盖(4),端盖(4)的内孔设有环形凸台Ⅰ(5),在推杆(2)的前端设有环形凸台Ⅱ(6),环形凸台Ⅰ(5)与环形凸台Ⅱ(6)为过盈配合;在密封胶圈(3)的前端设有环状的凹槽(6),在密封胶圈(3)的外圆周前端直径略大于后端,并且前端直径与溶药器管体(1)的内壁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中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