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世范专利>正文

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08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救护设备,特别是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包括上载体和下载体,上载体和下载体之间活动连接;上载体包括上腭板和手柄,下载体包括下腭板与手柄;所述上腭板和手柄之间连接有腭板载体,腭板载体上开设有载体隧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随机性强,能以最快速度为上呼吸道梗阻、窒息,张力性血气胸、脓气胸、急性心包填塞等病、伤、提供气管、环甲膜穿刺置管、吸痰、通气、胸腔、心包减压、引流、心肺复苏等。适用于医院临床各科室,尤适用于灾害现场、床旁急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 型涉及医疗救护设备,特别是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
技术介绍
急救中气管切开插管,建立呼吸通道,实施人工呼吸,历来是医疗诊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成为临床各科室挽救生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各种灾难危机事件抢救中,更处于救命的颠峰,人们通常形容各种艰难险阻时会使用“咽喉要道”、“瓶颈”这样的词语,足以反映呼吸畅通在急救中所处的险、要、急、迫的重要位置。根据临床用途,本项技术在医院各科室频繁使用,如胸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五官科、创伤急救中心、急诊科、小儿外科、重危监护病房含ICU中心、院前一线各级救护组织含医院急救中心、120急救中心、特种兵医疗队、救护队、手术队、专科ICU、呼吸内科系统和神经内科等。以上穿刺置管技术几乎是所有医疗部门都必须面对的技术操作。但是目前现用的插管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手术操作模式,或用传统的圆柱型穿刺针芯、筒型置管,不仅因为操作难度很大,受到专业技术制约、环境条件制约、现场救护设备制约,而且创伤大、误伤大、痛苦大、合并症多,还常会延误时间,失去救护机会;此外,业已公开的装备技术虽有了很多改进,并在胸腔穿刺置管方面,研制成由圆变扁、由内芯改外夹板,取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之间活动连接;上载体(11)包括上腭板(1)和手柄(10),下载体(12)包括下腭板(2)与手柄(10);所述上腭板(1)和手柄(10)之间连接有腭板载体(6),腭板载体(6)上开设有载体隧道(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范高炜刘传兰李庆新孟辉刘蕙萍向兰
申请(专利权)人:张世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