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书霞专利>正文

车床快速进给超越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043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车床快速进给超越离合器,它由齿轮外圈、连接套、滑块和滚柱构成,其滑块与滚柱间隔放置在齿轮外圈与连接套之间,在滑块与滚柱两端设有挡圈,在滑块的两端设有环形拉簧或在滑块与滚柱之间设有保持架,通过卡簧将其连为一体。它有着使用寿命长、工作性能可靠、定位精度高的优点,而且加工、检测都很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快速进给超越离合器。国内目前现有的车床快速进给机构中的超越离合器是一种星轮式超越离合器,该星轮式超越离合器因受结构及几何形状的限制,滚柱与星轮工作面一般取3-5个工作点,由于接触点太少,而承载力矩小,所以磨损很快,造成滚柱直径减小,星轮工作面凹下,α角即楔角加大,易产生打滑及失效,所以工作可靠性能差,使用寿命短,又由于星轮式离合器结合时的空转角一般大于2度,所以其定位精度差,而且加工、检测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检测方便,工作可靠性良好,使用寿命长,定位精度高的一种车床快速进给超越离合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齿轮外圈、连接套、滑块和滚柱构成,其所述的滑块与滚柱间隔放置在齿轮外圈与连接套之间在滑块与滚柱两端设有挡圈,轴向定位,在滑块的两端设有环形拉簧或在滑块与滚柱之间设有保持架,通过卡簧将其连为一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滑块工作曲面的合理设计,楔角为常数,结合时的工作点增加了许多,消除了因α角增大而产生的打滑,加之特殊的表面热处理,减缓了磨损,所以使用寿命长;由于其结构的改进,增加了工作时的接触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转矩5~6倍,解脱灵活,所以工作可靠性能良好,本技术经上机检测,其结合时的空转角小于0.5度,故定位准确,并且加工、检测方便。 附图说明本附图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是齿轮外圈,2是连接套,3是滑块,4是滚柱,5是挡圈,6是卡簧,7是拉簧。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加以说明本技术由齿轮外圈(1),连接套(2),滑块(3)和滚柱(4)构成,其滑块(3)与滚柱(4)间隔放置在齿轮外圈(1)与连接套(2)之间,在滑块(3)与滚柱(4)两端各设有挡圈(5)在滑块(3)的两端设有环形拉簧(7),通过卡簧(6)将其连为一体。权利要求一种车床快速进给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齿轮外圈(1),连接套(2)滑块(3)和滚柱(4)构成,所述的滑块(3)与滚柱(4)间隔放置,在齿轮外圈(1)与连接套(2)之间,在滑块(3)与滚柱(4)的两端各设有挡圈(5),在滑块(3)的两端设有环形拉簧(7)或在滑块(3)与滚柱(4)之间设有保持架,通过卡簧(6)将其连为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车床快速进给超越离合器,它由齿轮外圈、连接套、滑块和滚柱构成,其滑块与滚柱间隔放置在齿轮外圈与连接套之间,在滑块与滚柱两端设有挡圈,在滑块的两端设有环形拉簧或在滑块与滚柱之间设有保持架,通过卡簧将其连为一体。它有着使用寿命长、工作性能可靠、定位精度高的优点,而且加工、检测都很方便。文档编号B23B25/00GK2241030SQ9623560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宋书霞 申请人:宋书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快速进给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齿轮外圈(1),连接套(2)滑块(3)和滚柱(4)构成,所述的滑块(3)与滚柱(4)间隔放置,在齿轮外圈(1)与连接套(2)之间,在滑块(3)与滚柱(4)的两端各设有挡圈(5),在滑块(3)的两端设有环形拉簧(7)或在滑块(3)与滚柱(4)之间设有保持架,通过卡簧(6)将其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书霞
申请(专利权)人:宋书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