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体轧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344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辊体轧点装置涉及机床的附件,它包括阳模和紧固在车床溜板上的大支架,与大支架活动连接的小支架,一端与小支架外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挂有重块的臂杆,插接在小支架上的轴套,上段为穿过轴套并可与小支架紧固的圆柱体、中段为一平板、下段为两个瓦臂的阳模架,装在小支架外端下部并分别与两个瓦臂接触的两个调节螺钉。将这种辊体轧点装置安装在普通的车床上,就能实现对印花圆网胎膜的加工。(*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的附件。在制造印花圆网时,需要一种胎模,这种胎模是在辊体的表面镀有铜层,在该铜层上制有均匀分布的六棱锥孔。制造这种胎模,通常要用专用机床,例如MillengravingMachine机床,它包括主驱动装置、辅助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和阳模架,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价格昂贵。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辊体轧点装置,将这种辊体轧点装置装在普通的车床上就能实现对印花圆网胎模的加工。这种辊体轧点装置,包括阳模,底面紧固在车床溜板上的大支架,与大支架的立柱上端活动连接的小支架,一端与小支架的外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挂有重块的臂杆,插接在小支架上的轴套,上段为穿过轴套并可与小支架紧固的圆柱体、中段为一平板、下段为两个瓦臂的阳模架,该两个瓦臂的下端面呈半圆形开口,装在小支架外端下部并与阳模架的两个瓦臂分别接触的两个调节螺钉。使用时,将阳模的细小圆柱体卡接在阳模架两个瓦臂的半圆形开口上,阳模的粗圆柱体与胎模接触,并使胎模的轴线与车床主轴及尾座轴线的连线重合,通过调整两个调节螺钉,使阳模架上段的圆柱体在轴套中转动,通过两个瓦臂改变阳模的位置,使胎模每旋转一周,阳模向前走半个六棱锥中心距的整数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体轧点装置,包括阳模(5),其特征是还包括底面紧固在车床溜板(2)上的大支架(3),与大支架(3)的立柱上端活动连接的小支架(10),一端与小支架(10)的外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挂有重块(13)的臂杆(12),插接在小支架(10)上的轴套(8),上段为穿过轴套(8)并可与小支架(10)紧固的圆柱体(16)、中段为一平板(17)、下段为两个瓦臂(18)的阳模架(7),该两个瓦臂(18)的下端面呈半圆形开口,装在小支架(10)外端下部并与阳模架(7)的两个瓦臂(18)分别接触的两个调节螺钉(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寿千李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昌邑县纺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