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I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阻氧性薄膜及粘接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004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阻氧性薄膜以及用于其的粘接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用于食品包装且阻氧性优异的以聚酯为主体的粘接剂,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该粘接剂的阻氧性薄膜。本课题是通过使用了粘接剂的阻氧性薄膜来解决的,所述粘接剂含有无定形聚酯多元醇和能够与其反应的固化剂,所述无定形聚酯多元醇是由包含邻位定位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与包含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和环己烷二甲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多元醇缩聚而得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氧性薄膜,并涉及用于其的粘接剂。
技术介绍
为了在各种流通、冷藏等保存中或加热杀菌等处理等中保护容纳物,对食品、饮料等的包装中使用的包装材料不仅要求强度、难以破裂、耐蒸性、耐热性这样的功能,还要求其具备能够确认容纳物这样的透明性优异等多种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热封而使袋密闭时,必须为热加工性优异的无拉伸的聚烯烃类薄膜,而无拉伸聚烯烃薄膜作为包装材料也有许多功能无法令人满意。由此,前述包装材料广泛使用由不同种类的聚合物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柔性薄膜。一般而言,由具有属于商品保护、各种功能的外层的热塑性塑料薄膜层等和属于密封层的热塑性塑料薄膜层等形成,为了将它们贴合,虽然有将外层用热塑性塑料、粘接剂以及密封层用热塑性塑料进行3层熔融挤出并对未拉伸层压片材进行成形后拉伸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在层压薄膜层上涂布粘接剂使密封层粘接来制造多层薄膜的干式层压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是简便的,正在成为主流。然而,用于本用途的粘接剂通常多为仅具有粘接不同种类薄膜的功能的粘接剂。进而,近年来对多层薄膜要求进一步的高功能化,以长期保存食品为目的,还要求具备用于抑制氧化的防止从外部侵入氧气的阻氧性、二氧化碳阻隔性、对各种香气成分等的阻隔性功能。对多层薄膜赋予阻隔功能时,内层(密封侧)所使用的无拉伸聚烯烃薄膜类不仅缺乏阻气性,且难以通过涂敷、蒸镀来赋予阻隔功能。因此,多对外层侧所使用的各种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称为PET)等聚酯系树脂、聚酰胺树脂、拉伸聚烯烃树脂)赋予阻隔功能。通过对这些外层侧薄膜涂敷而赋予阻隔功能时,作为阻隔涂敷材料,多用阻氧性和水蒸汽阻隔性高的偏二氯乙烯,但存在废弃焚烧时产生二噁英等的问题。另外,将聚乙烯醇树脂、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用作阻隔涂敷材料时,低湿度化的阻氧性高,但存在高湿度下的阻氧性、耐煮性、耐蒸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铝等金属蒸镀层设计为阻气层的薄膜不仅不透明、无法目视确认其内部,且存在无法用于微波炉的问题。另外,将二氧化硅、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的蒸镀层设计为阻气层的薄膜不仅价格昂贵,还存在缺乏柔软性、因裂缝、针孔而导致阻隔性能存在差异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已知对层叠时使用的粘接剂赋予阻氧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用于制作层压薄膜所必需的工序和构成,即使不使用特殊的已赋予阻气性的薄膜也可以制造阻隔薄膜的优点。另一方面,粘接剂所必需的柔软的分子结构通常透气性高。因此,粘接性能和阻隔性能多为折中选择的关系,解决该问题在技术上的难度高。作为这样的、可作为层压薄膜的粘接剂使用的阻气材料,例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使用了热固化型阻气性聚氨酯树脂的阻气性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使含活性氢化合物和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成的树脂固化物的热固化型阻气性聚氨酯树脂,该树脂固化物中含有20质量%以上的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来源的骨架结构,且前述含活性氢化合物和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之中,3官能以上的化合物所占的比例相对于含活性氢化合物和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总量为7质量%以上。然而,该树脂存在如下问题:在使用前述外层侧所使用的各种薄膜、尤其是在食品包装中广泛使用的PET/CPP(流延聚丙烯,以下简称为CPP)薄膜时的层压强度差的问题。另外,例如专利文献4、5中,将由间苯二甲胺衍生的环氧树脂固化物和/或聚氨酯树脂固化物作为阻氧性优异的粘接剂使用。但是,在该技术中存在需要以高含有率(至少40质量%、实施例中记载了含有50质量%以上的例子。)含有价格昂贵的单体来源的间二甲苯骨架、从而使包装材料变得价格昂贵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14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303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065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9597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1889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用于食品包装且阻氧性优异的以聚酯为主体的粘接剂,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该粘接剂的阻氧性薄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根据一种使用了粘接剂的阻氧性薄膜而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粘接剂的特征在于,其含有无定形聚酯多元醇和能够与其反应的固化剂,其中,所述无定形聚酯多元醇是由包含邻位定位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与包含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和环己烷二甲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多元醇缩聚而得的。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氧性薄膜,其为至少将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多个树脂薄膜粘接而成的阻氧性薄膜,作为前述粘接剂使用前述记载的粘接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充分的基材间粘接性能且阻氧性优异的聚酯系粘接剂,进而可以提供使用了该粘接剂的阻氧薄膜。具体实施方式(粘接剂无定形聚酯多元醇)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无定形聚酯多元醇由以下成分形成:包含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以及包含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和环己烷二甲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多元醇成分。特别优选前述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相对于多元羧酸总成分的含有率为70~100质量%的无定形聚酯多元醇。(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的骨架为非对称结构。因此,可以推测所得聚酯的分子链的旋转会受到抑制,由此推测其阻氧性优异。另外,可以赋予因该非对称结构而显示出非结晶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室温以下从而产生的充分的基材密合性,可以推测粘接力和阻氧性优异。进而,还具有在用作干式层压粘接剂时所必需的溶剂溶解性也高,因此处理性也优异的特征。(多元羧酸及其它成分)本专利技术的无定形聚酯多元醇中,作为多元羧酸成分,前述邻苯二甲酸及其酸酐是必需的,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与其它多元羧酸成分共聚。具体而言,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作为脂肪族多元羧酸的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作为含不饱和键的多元羧酸的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等;作为脂环族多元羧酸的1,3-环戊二羧酸、1,4-环己二羧酸等;作为芳香族多元羧酸的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均苯四酸、偏苯三酸、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1 JP 2010-140445;2010.10.13 JP 2010-230481.一种阻氧性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使用含有无定形聚酯
多元醇和能够与其反应的固化剂的粘接剂,其中,
所述无定形聚酯多元醇是由包含邻位定位芳香族二羧酸或
其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的多元羧酸成分与包含选自由乙二醇、丙
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和环己烷二甲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
种的多元醇成分缩聚而得的。
2.一种阻氧性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将相同种类或不同种
类的多个树脂薄膜粘接而成的阻氧性薄膜中,使用权利要求1
所述的粘接剂。
3.一种包装材料,其是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氧性薄膜
而成的。
4.一种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
中,
邻位定位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酸酐相对于多元羧酸总成分的
含有率为70~100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剂,其中,邻位定位芳香族
二羧酸或其酸酐为选自由邻苯二甲酸或其酸酐、2,3-萘二羧酸
或其酸酐、1,2-萘二羧酸或其酸酐、蒽醌-2,3-二羧酸或其酸酐
和2,3-蒽二羧酸或其酸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多元羧酸或其
酸酐。
6.一种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
中,无定形聚酯多元醇具有通式(1)所示的异氰脲酸酯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博之尾薗圭一中岛道也金川善典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