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车厢球头钻孔定位模具,属于机械类。它是由钻模底台及钻孔定位模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底台两侧翼设有两个钻孔定位模板,该钻孔定位模板呈燕形,在钻孔定位模板上各设有上、下两个钻孔套及四个紧固螺钉与底台相连接固紧;在底台的下面设有一个基准面板,该基准面板以螺钉固定在底台的下面,在基准面板的前端设有调高杆,在调高杆下端设有调高装置;在钻模底台后端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是由杠杆、支承座、支点轴、锁紧螺钉所构成。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移动轻便,加工精度高,省工、省时,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车厢球头钻孔定位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工业也突飞猛进,各式各样的汽车种类繁多,而作为汽车运输的厢式车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而在厢式车的组合式车厢的制造加工时,常常存在如下的难题,如附图1所示,为组合式车厢的顶盖板、侧厢板与前厢板相连接的示意图,A为顶盖板、B为侧厢板、C为前厢板、D为球头,在组装时,A、B、C部件都要以准确的位置度汇合于球头D上,技术要求长度公差±0.3mm,直角对角线误差±0.3mm,顶盖扭曲不平度误差±0.5mm/m;对于以流水线方式生产的组合式车厢来说,为了要适合各种尺寸多变的轻型与重型卡车的厢式车厢的组装,其长、宽、高常用规格多达一、二千种;尤其是车厢长度的变化致使难度极大,往往采用多个大型定位器具将相关零件准确地配合到四角的铝球头D上,一次钻出五个连接孔E并加以铆接,常常要三个以上的工人用人工方式,针对四角的球头D,一个一个地进行测量、对位、划线、钻孔、涂胶以及铆接等工序,成为流水线提高工效的瓶颈,不仅费工、费时,而且还造成大量废品,急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车厢球头钻孔定位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费工、费时以及造成大量废品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为了保证球头和左、右型材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钻孔模具必须具有一个能规范这三个零件底面在同一平面的底台,在底台的两侧翼各设两个能引导四个空间孔系的钻孔定位模具,其外型呈燕状,调整好球头上、下、左、右三维方向合适位置后,还需要设计一个快捷的压紧机构,把调好的位置固定下来,藉由压紧机构并以基准面为另一支点与杠杆的施力点三者共同组成一个三点平衡力系,便可保证受力件不致翻转与错位,确保钻出的四个导向孔的位置非常准确;其结构是设有被加工零件在同一平面的钻模底台,在底台的两侧翼设有两个钻孔定位模板,钻孔定位模板呈燕形,在钻孔模板上各设有上、下两个钻孔套及四个紧固螺钉;在底台的下面设有一基准面板,该基准面板以螺钉固定在底台的下面,在基准面板的前端设有调高杆,在调高杆下端设有调高装置和锁紧螺钉;在钻模底台后端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是由杠杆、支承座、支点轴、紧固螺钉所构成,其中支承座用紧固螺钉固定在底台后端,在支承座上设有一支点轴,杠杆上的孔贯穿支点轴,在杠杆后端设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上设有一扳手,锁紧螺钉的抵撑面为基准面板的后端面;藉由上述零件组装后的定位模具,以杠杆为施力机构,借助于调高杆对准球头背面的支点,并以基准面为另一支点与杠杆前端施力点共同组成三点平衡力系,确保钻出的四个导向孔的位置非常准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移动轻便,加工精度高,省工、省时,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组合式车厢球头与厢板结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5至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2至附图7所示,本技术是由底台1、左、右钻孔定位模板2、基准面板3、压紧机构4所构成,其中在底台1的两侧翼设有左、右两个钻孔定位模板2,该钻孔定位模板2呈燕形;在钻孔定位模板2上各设有上、下两个钻孔套21及紧固螺钉22与底台1相连接;在底台1的下面设有一基准面板3,基准面板3用螺钉与底台1相连接,在基准面板3的前端设有调高杆31,并在调高杆下端设有调高装置32;在底台1后端设有杠杆41、支承座42、支点轴43、锁紧螺钉44,杠杆前端设有一平面为施力点,在中间凹处设有支承轴孔与支点轴43相配合,支点轴43与支承座42相套合,支承座42以紧固螺钉22与底台1相连接,杠杆41后端与锁紧螺钉44相连接,锁紧螺钉44的底端抵靠于基准面板3上;藉由上述结构组装成钻孔定位模具,在工作时,首先在外型如燕形的钻孔定位模板上,调整好以底台1为平面,球头D的上、下、左、右方向合适位置之后,以杠杆41为施力机构,借助于调高杆31及锁紧螺钉44将球头D及侧厢板B、前厢板C进行钻孔铆合紧固,然后在球头D的顶端位置钻出最后一个顶盖板A与球头D相铆接的孔,确保了加工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车厢球头钻孔定位模具,它是由钻模底台及钻孔定位模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钻模底台两侧翼设有两个钻孔定位模板,该钻孔定位模板呈燕形,在钻孔定位模板上各设有上、下两个钻孔套及四个紧固螺钉与底台相连接固紧;在底台的下面设有一个基准面板,该基准面板以螺钉固定在底台的下面,在基准面板的前端设有调高杆,在调高杆下端设有调高装置;在钻模底台后端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是由杠杆、支承座、支点轴、锁紧螺钉所构成,其中,支承座用紧固螺钉固定在底台后端,在支承座上设有一支点轴,杠杆上的孔贯穿支点轴,在杠杆后端设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的抵撑面为基准面板的后端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车厢球头钻孔定位模具,属于机械类。它是由钻模底台及钻孔定位模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底台两侧翼设有两个钻孔定位模板,该钻孔定位模板呈燕形,在钻孔定位模板上各设有上、下两个钻孔套及四个紧固螺钉与底台相连接固紧;在底台的下面设有一个基准面板,该基准面板以螺钉固定在底台的下面,在基准面板的前端设有调高杆,在调高杆下端设有调高装置;在钻模底台后端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是由杠杆、支承座、支点轴、锁紧螺钉所构成。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移动轻便,加工精度高,省工、省时,提高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23B47/28GK2863327SQ20062002826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单文昌 申请人:孙国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车厢球头钻孔定位模具,它是由钻模底台及钻孔定位模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钻模底台两侧翼设有两个钻孔定位模板,该钻孔定位模板呈燕形,在钻孔定位模板上各设有上、下两个钻孔套及四个紧固螺钉与底台相连接固紧;在底台的下面设有一个基准面板,该基准面板以螺钉固定在底台的下面,在基准面板的前端设有调高杆,在调高杆下端设有调高装置;在钻模底台后端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是由杠杆、支承座、支点轴、锁紧螺钉所构成,其中,支承座用紧固螺钉固定在底台后端,在支承座上设有一支点轴,杠杆上的孔贯穿支点轴,在杠杆后端设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的抵撑面为基准面板的后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孙国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