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该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将电路板以相对于外壳非接触的状态配置于外壳,该外壳以对应于振动马达的部位与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该设备壳体内,该电路板设有用于形成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手表或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上的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手表中,已知有下述结构: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246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在配置在手表壳体内的外壳上配置电路板,并且在该电路板上设置切口部,在与该切口部对应的空间配置振动马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该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能够使设备整体充分地小型化,防止因振动而带给电路板不良影响,有效地将振动传递到设备壳体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设备壳体内且收放振动马达的外壳;以及设有用于形成上述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的电路板,上述外壳以对应于上述振动马达的部位与上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上述设备壳体内,上述电路板相对于上述外壳以非接触状态进行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备壳体;配置在该设备壳体内且收放振动马达的外壳;以及配置于该外壳,且设有用于形成上述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的电路板,上述外壳以对应于上述振动马达的部位与上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上述设备壳体内,上述电路板相对于上述外壳以非接触状态进行配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进一步放大地表示图2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分,从手表壳体取下后盖并分解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手表的钟表模块的放大后视图。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钟表模块中,取下振动马达的状态的放大后视图。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钟表模块的电路板的放大后视图。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钟表模块的电路板上配置了下部外壳的状态的放大后视图。图9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8对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1。该手表壳体1为在由硬质合成树脂或金属等构成的壳体主体2的外周设置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合成树脂构成的表框3的结构。在该手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通过密封件4a安装有钟表玻璃4。另外,在手表壳体1的下表面通过防水环5a并利用螺钉5b安装有后盖5。另外,如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内配置有钟表模块6。并且,如图1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侧面设有多个按钮开关7。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6点侧的上面设有前面开关8。如图2所示,钟表模块6具备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构成的上部外壳10与下部外壳11。如图2所示,在上部外壳10与下部外壳11之间配置有电路板12。在下部外壳11的下面配置有底板13。如图5所示,在该底板的13的周边部设有多个钩部13a。如图2及图5所示,该多个钩部13a构成为卡定在设在上部外壳10的侧面的卡定部10a上。由此,如图2所示,上部外壳10与下部外壳11构成为,通过在其间夹着电路板12的状态下将配置在下部外壳11的下面的底板13的钩部13a卡定在设在上部外壳10的侧面的卡定部10a上,一体化地组装在手表壳体1内。在该场合,如图2~图4所示,在上部外壳10的上面配置有具有多个显示窗部14a的文字板14。另外,如图2~图6所示,在下部外壳11上向下侧敞开地设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放电池15的电池收放部16。另一方面,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上部外壳10上设有收放显示面板17的面板收放部18、收放振动马达20的马达收放部21。面板收放部18是在上部外壳10的大致中央部以上下贯通的方式设置的开口部。在设置于该开口部的内周面的上缘部,与显示面板17的边缘部的下侧抵接的凸缘部18a向内侧突出。显示面板17由液晶显示元件或EL(电发光)显示元件等平面型显示元件构成。另外,显示面板17构成为电光学地显示时间等信息,能够通过文字板14的多个显示窗部14a从外部看到该所显示的信息。如图2~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17的两侧部利用中间连接器22被弹性地支撑在面板收放部18内。如图2~图4所示,该中间连接器22用于电连接显示面板17与电路板12,为交替地排列导电性橡胶与绝缘性橡胶的结构。在该场合,中间连接器22配置在显示面板17两侧的电极部与电路板12的连接电极(均未图示)之间。并且,构成为,中间连接器22的上端部从下侧将显示面板17的两侧边弹性地向面板收放部18的凸缘部18a推压,下端部被电路板12的上表面弹性地推压。由此,如图2及图3所示,显示面板17通过中间连接器22弹性地支撑于面板收放部18内。另外,电路板12利用中间连接器22以不与上部外壳10接触的方式,以与上部外壳10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且非接触状态弹性地进行配置。在该电路板12的上下面设有LSI、晶体振子等钟表功能所必须的各种电子部件19。另一方面,如图2~图6所示,马达收放部21以在位于上部外壳10的12点侧的部位的下部向其下侧敞开的方式进行设置。在该场合,在电路板12上与马达收放部21对应地设有用于确保振动马达20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12a。由此,上部外壳10的一部分通过电路板12的切口部12a以不与电路板12接触的方式向电路板12的下侧突出。如图3及图4所示,该上部外壳10的向下侧突出的部分以不与下部外壳11接触的方式插入下部外壳11的切口部11a内。并且,构成为上部外壳10的下端部不与后盖5的内表面接触地接近。由此,马达收放部21以位于比电路板12更靠下侧的位置的状态设在上部外壳10的向下侧突出的部分上。如图3及图4所示,设有该马达收放部21的部位的上部外壳10以其外周面与手表壳体1的壳体主体2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配置在壳体主体2内。在该场合,马达收放部21的位于下部外壳11的电池收放部16侧的侧面部向下部外壳11的切口部11a内敞开。如图3~图5所示,振动马达20构成为,具备马达主体部20a与振动发生部20b,这些收放在马达收放部21内。马达主体部20a构成为,在线圈中产生磁场,利用该产生的磁场使转子旋转。振动发生部20b构成为,通过利用转子的旋转使砝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设备壳体内且收放振动马达的外壳;以及设有用于形成上述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的电路板,上述外壳以对应于上述振动马达的部位与上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状态收放在上述设备壳体内,上述电路板相对于上述外壳以非接触状态进行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22 JP 2011-1802611.一种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在设备壳体内且收放振动马达的外壳;以及
设有用于形成上述振动马达的设置空间的切口部的电路板,
上述外壳以对应于上述振动马达的部位与上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密合的
状态收放在上述设备壳体内,
上述电路板相对于上述外壳以非接触状态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路板通过弹性部件相对于上述外壳以具有间隙的方式进行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泽正,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