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碱金属-硫液流电池。
技术介绍
自锂离子电池研制成功以来,由于其具有安全性好、电压和比能量高、充放电寿命长等优点,因而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等便携式电器。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和便携化,以及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使得作为能量及动力来源的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以及大倍率下放电性能,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此外,如何提高采用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的电子及动力设备对温度的适应性,使其能在更加苛刻的室外环境中正常运转或工作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作为锂离子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的正极材料又是决定锂离子电池以上性能的关键制约因素。 目前商业化运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集中在过渡金属嵌锂氧化物,包括钴、铁、镍、锰的氧化物及其掺杂化合物,但是此类化合物受自身理论容量的限制最多提高至IJ 300Wh/Kg的能量密度,且由于此种材料均为固体,充放电过程中离子受扩散控制,因而倍率性能提升困难且空间不大,此外由于锂离子在其中扩散过程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使锂离子电池温度使用范围十分有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充碱金属?硫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正极室部分、隔膜和负极室部分,所述正极室部分包括正极反应室和与正极室管道连通的储液罐,所述正极反应室包括,正极集电极和作为正极使用的在正极反应室和储液罐之间循环的正极浆料;所述负极室部分为负极反应室,包括负极、负极集电极和负极电解液;所述隔膜为单离子导体膜,设置在所述正极反应室与负极反应室之间,并保证正负极之间只有单一工作离子传导,而无其它非工作离子的任何物质传输;所述正极浆料由正极电解液和混合在正极电解液中的正极活性物构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MxSy(M=Li或Na;0<x≤2;0<y≤12)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胜,索鎏敏,李泓,陈立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