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佳玲专利>正文

扭力无段调整电钻的敲击转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723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力无段调整电钻的敲击转换结构,是提供电钻作敲击、钻孔切换调整用,主要包含有传动马达(1)、传动机构(2)、扭力调整盖(3)、内外盖组(4)及传动轴组(5)等,其主要特征在于,当外盖(42)被顺、逆旋转时,导使调整内盖(41)的切口槽(417)顺着套筒(21)的轴柱(212)前端锁块转动至切换角度45度时,迫使位置于内盖卡置的轴套(54)的对称V型卡块因旋转而脱离扣轴的卡槽而入位于扣轴端面定位小凹槽内,轴套的凸扣顺着下凸轮键(53)之导槽而向上顶压弹簧,如此,藉由上、下凸轮键(52)、(53)的相对凸键与凹键连动形成电钻的敲击钻击的状态,从而完成其钻孔与敲击的转换。(*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类,特别涉及一种扭力无段调整电钻的敲击转换结构。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产力的发展,电动工具的使用愈来愈普及,其应用于生产,安装的各个领域,它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常用的电钻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本体(10)、马达(11)、行星齿轮组(12)、扭力调整机构(13)、轴杆(14)及夹头(15)所组成,其中,本体(10)下端为握柄,其内部设有马达(11),马达(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行星齿轮组(12),在行星齿轮组(12)末端设有套筒(121);而固设于轴杆(14)末端的夹头(15)则可用来夹持钻头以进行钻孔。但是该种常用电钻结构仅能适用于锁紧螺丝或钻攻的单一使用性能,如遇到需要敲打壁面或钻击破的情况时,无法发挥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家中都可随时备有钻击壁面的大型电钻,而大型电钻需在扭力调整状态达最大时,才可转换,使用上较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常用电钻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扭力无段调整电钻的敲击转换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由传动马达、传动机构、扭力调整盖、内外盖组、传动轴组构成,当旋转外盖时,导使调整内盖的切槽口顺着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力无段调整电钻的敲击转换结构,主要是由一传动机构(2)经一扭力调整盖(3)调整扭力后,而带动一函套于内外盖组(4)的传动轴组(5)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内外盖组(4)是由内盖(41)、外盖(42)组成,其中内盖(41)置合槽(411)供容置传动轴组(5)之上、下凸轮键(52)、(53),该内盖(41)端缘设有锁合柱(412),另端连设有一扣轴(413),中央呈开孔(414),供轴杆(51)之轴心(511)凸伸而插合在衬轴(23)的插合孔(232)内,又扣轴(413)另一端面开设有卡槽(415)及小凹槽(416),及在内盖(41)端面设有45度角切口槽(417);外盖(42)的套合槽(4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玲
申请(专利权)人:陈佳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