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第一及第二风扇,该风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一控制单元分别获取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信息以获得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该控制单元用于比较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的关系来对应调节该第二风扇的转动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风扇控制方法通过调整该第一风扇转速的大小来避免该电脑产生热空气回流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脑主机中,为满足系统的散热需求,主机生产厂商都会设置多个风扇来分别对主机内各个部分进行散热。例如,在主机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设置一电源风扇与一系统风扇来分别对位于该主机中的电源及主板进行散热。然而,各个风扇的工作强度不一样,即各个风扇实际转速的大小与其最大转速大小的比值不一样,如此可能导致工作强度大的风扇将工作强度小的风扇所要排出的热空气吸入,从而产生了热空气回流的现象,进而影响了主机的整体性能。如当系统风扇的工作强度大而电源风扇的工作 度小时,有可能导致该电源风扇无法及时将电源产生的热空气排出,该电源产生的热空气反而被系统风扇吸入至主板上,如此产生了热空气回流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避免产生热空气回流现象的。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第一及第二风扇,该风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一控制单元分别获取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信息以获得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其中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为该第一及第二风扇当前的转速与其支持的最大转速的比值; 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的大小; 当该第一风扇的工作强度大于该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时,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工作强度的差是否不大于一第一预设值; 当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不小于该第一风扇的工作强度时,比较该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工作强度的差是否不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当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工作强度的差大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控制单元在当前输出至该第二风扇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基础上增加一第二预设值,并返回步骤“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的大小”; 当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工作强度的差大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控制单元在输出至该第二风扇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基础上减少该第二预设值,并返回步骤“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的大小”。—种风扇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一第一风扇及一第二风扇,该风扇控制系统包括 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脉冲传输引脚、一第二脉冲传输引脚、一第一速度接收引脚及一第二速度接收引脚,该第一及第二脉冲传输引脚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风扇相连,以对应控制第一及第二风扇,该第一及第二速度接收引脚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风扇相连,以对应接收第一及第二风扇的转速;该控制单元分别获取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信息以获得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其中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为该第一及第二风扇当前的转速与其支持的最大转速的比值; 当该第一扇的工作强度大于该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时,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工作强度的差是否不大于一第一预设值; 当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不小于该第一风扇的工作强度时,比较该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工作强度的差是否不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当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工作强度的差大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控制单元在当前输出至该第二风扇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基础上增加一第二预设值; 当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工作强度的差大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控制单元在输出至该第二风扇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基础上减少该第二预设值。 —种风扇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一第一风扇及一第二风扇,该风扇控制系统包括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脉冲传输引脚及一第二脉冲传输引脚,该第一及第二脉冲传输引脚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风扇相连,以输出脉冲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及第二风扇,该第一及第二速度接收引脚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风扇相连; 该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该第一及第二风扇所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 当该第一风扇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大于该第二风扇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时,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的差是否不大于一第一预设值; 当第二风扇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不小于该第一风扇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时,比较该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的差是否不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当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的差大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控制单元在当前输出至该第二风扇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基础上增加一第二预设值; 当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接收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的差大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控制单元在输出至该第二风扇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基础上减少该第二预设值。上述通过比较该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工作强度的大小来调节该第一风扇的转速,避免了该电脑内产生热空气回流的现象,进而提高了电脑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风扇控制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风扇控制方法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控制单元~[ 0 电源风扇 20 系统风扇 30 电源40 主板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风扇控制系统用于防止一电脑产生热空气回流的现象,该风扇控制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控制单元10、一电源40、一主板50、一用于降低该电源40工作温度的电源风扇20及一用于降低该主板50工作温度的系统风扇30。该控制单兀10包括第一、第二脉冲传输引脚PWMUPWM2及第一、第二速度接收引脚TACH1、TACH2。本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单元10可为一 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者一BMC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基板管理控制器)。电脑开机后,该控制单元10分别通过其第一及第二脉冲输出引脚PWMl及PWM2输出脉冲信号来控制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以使得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能分别将该电源40及主板50所产生的热空气及时地排出该电脑。同时,该控制 单元10还分别通过其第一及第二速度传输引脚TACHl及TACH2实时地获取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转速的大小。请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风扇控制方法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I,该控制单元10分别获取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的工作信息。本实施方式中,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的工作信息包括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的转速及该控制单元10分别输出至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其中该控制单元10可通过其第一及第二速度接收引脚TACHl及TACH2来分别获取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的转速,该控制单元10还同时获取其第一、第二脉冲输出引脚PWMl及P丽2分别输出至该电源风扇20及系统风扇30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步骤S2,该控制单元10比较该系统风扇30与电源风扇20的工作强度的大小;若该系统风扇30的工作强度大于该电源风扇20的工作强度,进入步骤S3 ;否则,进入步骤S4。下面将对风扇工作强度的定义进行解释。本专利技术中风扇工作强度的定义为风扇当前转速的大小与其支持最大转速之间的比值。在电脑设计完成后,其主机内各风扇的各性能参数均已确定,如各风扇支持的最大转速等。此外,根据风扇的工作原理可知,当风扇的运行功率不超过其额定功率时,功率越大的风扇其排风力也越大,散热的效果也越好,风扇的功率与风扇的转速又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风扇的转速越高,风扇的排风量也就越大。亦即,对同一个风扇而言,其工作强度越大,其排风量也就越大。步骤S3,判断该系统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第一及第二风扇,该风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一控制单元分别获取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信息以获得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其中该第一及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为该第一及第二风扇当前的转速与其支持的最大转速的比值;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的大小;当该第一风扇的工作强度大于该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时,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工作强度的差是否不大于一第一预设值;当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不小于该第一风扇的工作强度时,比较该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工作强度的差是否不大于该第一预设值;当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工作强度的差大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控制单元在当前输出至该第二风扇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基础上增加一第二预设值,并返回步骤“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的大小”;当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工作强度的差大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控制单元在输出至该第二风扇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的基础上减少该第二预设值,并返回步骤“比较该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工作强度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廷,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