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式盖体,用于保护或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该折叠式盖体包括支撑单元及固定单元。支撑单元具有多个第一分隔线段、汇集部及多个第一板状部,其中每一分隔线段交集于汇集部。固定单元连接于支撑单元,以固定便携式电子装置。当第一板状部位于同一平面时,支撑单元覆盖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当第一分隔线段、汇集部及第一板状部形成立体结构时,支撑单元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盖体,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保护或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折叠式盖体。
技术介绍
便携式电子装置适合使用者随身携带,但在携带的过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容易受到撞击,而导致损坏或外壳磨损。为减少上述状况,一般会使用保护盖来包覆便携式电子装直。此外,在观赏如平板电脑这类便携式电子装置时,通常会将此便携式电子装置放置于支撑架上,使便携式电子装置呈倾角以方便使用者观看。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者除了会购买保护盖之外,可能亦会添购支撑架,以增加使用的方便性。但使用者需购买且同时携带多样周边商品,亦成为使用者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折叠式盖体,用于保护或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折叠式盖体包括支撑单元及固定单元。支撑单元具有多个第一分隔线段、汇集部及多个第一板状部,其中每一分隔线段交集于汇集部。固定单元连接于支撑单元,以固定便携式电子装置。当第一板状部位于同一平面时,支撑单元覆盖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当第一分隔线段、汇集部及第一板状部形成立体结构时,支撑单元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基于上述立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盖体不但可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保护的功效,亦能轻易变形为支撑架以支持便携式电子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盖体可以多个方向摆放以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不同角度的支撑。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A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俯视示意图。图IB是图IA的折叠式盖体包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IC是图IA的折叠式盖体略为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图ID至图IF是图IA的折叠式盖体于折叠变形后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依照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俯视示意图。图3Α是依照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俯视示意图。图3Β是图3Α的折叠式盖体于折叠变形后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依照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依照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A是依照第六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折叠式盖体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6C是图6A的折叠式盖体略为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图6D至图6F是图6A的折叠式盖体于折叠变形后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A是依照第七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支撑单元的俯视示意图。图7B是图7A的支撑单元折叠变形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盖体100,用于保护或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10。图IA是依 照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盖体100包括支撑单元110、固定单元120及连接单元130,且连接单元130连接于支撑单元110与固定单元1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30为挠性元件,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30亦可为磁吸元件、卡扣元件等,连接单元130的种类不以上述为限制。支撑单元110具有多个第一分隔线段112、汇集部114及多个第一板状部116。第一分隔线段112交集于汇集部114,并且可分隔出两相邻的第一板状部116。第一板状部可依照多种方式互相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板状部116分别包括固定部116a,且两固定部116a之间可以磁吸的方式固定,而使支撑单元110形成为立体结构以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10。如图IA所示,支撑单元110的形状为长方形,具有两长边以及两短边,第一板状部116的形状为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汇聚部114的位置位于支撑单元100的长边的中垂线上,且这些第一分隔线段112其中之一也同时位于上述中垂线上。当然,支撑单元110、第一板状部116的形状与汇聚部114的位置不以此为限。固定单元120用以置放且固定便携式电子装置10。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被卡固于固定单元120的周边。于实施例中,固定单元120的周边具有挠性,仅需扳动固定单元120中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卡合的部分,即可使便携式电子装置10被卡固或是脱离于固定单元120。在此忽略其他固定方式的实施例,然于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其他固定方式亦属于本案的保护范围。图IB是图IA的折叠式盖体包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如图IB所示,当使用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盖体100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10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0容置于固定单元120中,且支撑单元110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10。此时,各第一板状部116位于同一平面。图IC是图IA的折叠式盖体略为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图ID至图IF是图IA的折叠式盖体于折叠变形后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IC所示,沿着支撑单元110上两相邻固定部116a之间的第一分隔线段112弯折,以使两相邻固定部116a靠合。两固定部116a被靠合与固定后,使支撑单元110形成立体结构(如图ID所示),以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10。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式盖体100的支撑单元110变形后所形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如图ID至图IF所示,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装在固定单元120中时,使用者无论是要将便携式电子装置10以直立或是横立的方式摆在桌上,支撑单元110所形成的三角锥均可配合以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10。由于支撑单元110变形后所形成的三角锥并非正三角锥,故将此三角锥以不同形状的表面立于桌面时,位于固定单元120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会以不同倾角抵靠于三角锥。在本实施例中,两固定部116a具磁吸功能,当两第一板状部固定部116a靠合时即会彼此吸引 而固定,以维持三角锥的形状。当然,这对固定部116a亦可以扣合或是黏合的方式互相固定,固定两固定部116a的方式不以上述为限。此外,由于固定单元120透过连接单元130连接于支撑单元110,当支撑单元110形成立体结构时,固定单元120可抵靠于立体结构的表面。因此,无论是利用折叠式盖体100保护或是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10,便携式电子装置10均不需移出固定单元120。当折叠式盖体100用来支撑便携式电子装置10时,弯折连接单元130的不同部位以微调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倾角(图ID至图1E)或是微调立体结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相对位置(图1F)以使立体结构靠近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重心。图2是依照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俯视示意图。图2的实施例与图I的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固定单元的种类不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盖体200的固定单元220包括内面222与外面224。内面222包括内侧缘222a与三个外侧缘222b,内面222中除了靠近支撑单元210的内侧缘222a未与外面连接之外,三个外侧缘222b可挠地连接于外面224。内面222的形状为中空矩形,且内面222的材料为软质材料,例如皮革等。欲使便携式电子装置10移入或移出固定单元220时,将固定单元220的内面222的内侧缘222a拉离固定单元220的外面224,内面222会些微变形而使便携式电子装置10能够移入或移出固定单元220。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位于固定单元220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0会被夹于固定单元220的内面222与外面224而不轻易脱离。图3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盖体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盖体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盖体,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式盖体包括:支撑单元,具有多个第一分隔线段、汇集部及多个第一板状部,其中每一上述分隔线段交集于上述汇集部;以及固定单元,连接于上述支撑单元,以固定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上述第一板状部位于同一平面时,上述支撑单元覆盖于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且当上述第一分隔线段、上述汇集部及上述第一板状部形成立体结构时,上述支撑单元支撑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颖,谢昕璇,陈宥任,洪政置,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