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背盖更换功能的可携式电子模块,其包含一面板外框、一玻璃面板装置、一第一限位件、一背光装置、一第二限位件,以及一背盖。该玻璃面板装置固定于该面板外框上。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的一第一侧边。该背光装置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上。该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的一第二侧边,用来与该第一限位件共同限位该背光装置。该背盖盖合于该背光装置上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该面板外框,用来与该面板外框共同容置该玻璃面板装置以及该背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模块,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背盖更换功能的可携式电子模块。
技术介绍
就可携式电脑而言,目前针对面板外框(bezel)、背盖以及内部的液晶显示模块(Liquid Crystal Module, LCM)的配置,主要采用由上而下(top to down)的方式将已模块化的液晶显示模块、相关零组件(如防尘膜片、缓冲垫片等),以及面板外框依序组装至背盖上,由此,即可将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相关零组件封装于面板外框与背盖之间。 然而,在此方法中,若是出现背盖破损或是其他需要更换背盖的情况(如使用者根据本身喜好欲更换成具有不同颜色的背盖等),则必须在依序完成面板外框、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相关零组件的拆卸后方能进行背盖的更换,如此即会导致背盖的组装拆卸流程费时费工以及更换不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背盖更换功能的可携式电子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模块包含一面板外框、一玻璃面板装置、一第一限位件、一背光装置、一第二限位件,以及一背盖。该玻璃面板装置固定于该面板外框上。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的一第一侧边。该背光装置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上。该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的一第二侧边,用来与该第一限位件共同限位该背光装置。该背盖盖合于该背光装置上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该面板外框,用来与该面板外框共同容置该玻璃面板装置以及该背光装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携式电子模块先将玻璃面板装置、限位件、背光装置依序组装至面板外框上,最后再将背盖组装至面板外框上,以将玻璃面板装置、限位件、背光装置封装于背盖以及面板外框之间。如此一来,若是出现背盖破损或是其他需要更换背盖的情况(如使用者根据本身喜好欲更换成具有不同颜色的背盖等),本专利技术可允许使用者只要在完成背盖与面板外框的拆卸后,就可以在不需要额外拆卸其他元件的情况下,直接将所欲更换的背盖组装至面板外框上,如此即可快速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模块的背盖更换流程,从而解决上述所提及的背盖组装拆卸流程费时费工以及更换不易等问题,并且进一步地提升可携式电子模块在背盖更换上的使用弹性。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说明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出的可携式电子模块的立体图2为图I的可携式电子模块的部分分解图;图3为图2的第一限位件的放大图;图4为图2的面板外框的部分放大图;图5为图2的第一限位件与面板外框共同固定住玻璃面板装置的部分剖视图;图6为图2的背盖于另一视角的放大图;图7为图2的转轴件于另一视角的放大图; 图8为图2的玻璃面板装置与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组装于面板外框上的组合图;图9为图8的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限位住背光装置的组合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可携式电子模块12 主机装置14 面板外框16 玻璃面板装置18 背光装置20 第一限位件22 第二限位件24 转轴件26 背盖28 卡合孔洞30 卡勾32 边缘34 走线容置空间36 转轴连接部38 转轴覆盖部40 背盖连接部42 主机连接部44 枢轴部46 转轴保护盖48 保护膜片50 缓冲条框52 缓冲条S1 第一侧边S2 第二侧边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以及图2,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出的一可携式电子模块10的立体图,图2为图I的可携式电子模块10的部分分解图。如图I以及图2所示,可携式电子模块10包含一主机装置12、一面板外框14、一玻璃面板装置16、一背光装置18、一第一限位件20、一第二限位件22、至少一转轴件24 (在图2中显示两个),以及一背盖26。主机装置12电连接于玻璃面板装置16以及背光装置20,用以进行可携式电子模块10的显示控制,在此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2可包含常见应用于一般电脑主机上的元件,如主机板、中央处理器、键盘等。玻璃面板装置16固定于面板外框14上,玻璃面板装置16包含在液晶面板模块中与影像显示有关的主要元件,如阵列玻璃基板(array substrate)、液晶层等,背光装置18设置于玻璃面板装置16上,用来提供均匀分布的光线至玻璃面板装置16,背光装置18包含在液晶面板模块中与光线处理有关的主要元件,如扩散膜片、导光板、背光光源等,换句话说,在此实施例中,背光装置18与玻璃面板装置16的组合可建构成一般常见具有影像显示功能的液晶显示模块。至于主机装置12、玻璃面板装置16以及背光装置18内的相关元件配置,其常见于先前技术中,在此不再赘述。第一限位件20设置于玻璃面板装置16的一第一侧边S1上,而第二限位件22设置于玻璃面板装置16的一第二侧边S2上,第二限位件22用来于背光装置18设置在玻璃面板装置16上时,与第一限位件20共同限位背光装置18,以使背光装置18可以更加稳固地设置于玻璃面板装置16上。需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除了可用来与第二限位件22共同限位背光装置18之外,第一限位件20也可用来与面板外框14共同固定住玻璃面板装置16,其相关固定设计可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图3为图2的第一限位件20的放大图,图4为图2的面板外框14的部分放大图,图5为图2的第一限位件20与面板外框14共同固定住玻璃面板装置16的部分剖视图。由图3、图4以及图5可知,第一限位件20具有至少一卡合孔洞28 (在图3中显示五个,但不受此限),而面板外框14则是具有相对应的卡勾30,卡勾30用来于第一限位件20设置在玻璃面板装置16的第一侧S1上时,卡合于卡合孔洞28内,用以固定住玻璃面板装置16。在实际应用中,如图5所示,当卡勾30卡合于卡合孔洞28内时,第一限位件20的一边缘32可与面板外框14形成有一走线容置空间34,用于作为容置玻璃面板装置16与背光装置18的相关电路走线之用。在此针对背盖26与主机装置12、面板外框14,以及转轴件24的枢接设计进行描 述。请参阅图2、图6,以及图7,图6为图2的背盖26于另一视角的放大图,图7为图2的转轴件24于另一视角的放大图。如图2、图6,以及图7所示,背盖26具有一转轴连接部36,面板外框14具有相对应的转轴覆盖部38,转轴件24包含一背盖连接部40、一主机连接部42,以及一枢轴部44。背盖连接部40用来可拆卸地连接于转轴连接部36,至于其所采用的可拆卸连接设计,其常见于先前技术中,如使用螺丝锁固方式等,故在此不再赘述。主机连接部42用来连接于主机装置12。枢轴部44连接于主机连接部42且枢接于背盖连接部40,而当背盖26可拆卸地连接于面板外框14 (例如使用螺丝锁固方式、结构卡合方式等)时,转轴覆盖部38可用来与转轴连接部36共同容置枢轴部44。如此一来,利用上述转轴件24的枢接设计,面板外框14就可与背盖26共同相对主机装置12枢转开合。上述背盖26可另具有一转轴保护盖46,其用来于转轴覆盖部38与转轴连接部36共同容置枢轴部44时,盖合于转轴连接部36的一侧上,以作为保护转轴件24与防尘之用。此外,为了防尘与防振的考量,可携式电子模块10可另包含一保护膜片48以及一缓冲条框50。保护膜片48覆盖于背光装置18上,以供防尘以及防止漏光之用,其中保护膜片48可为一麦拉(mylar)膜片。缓冲条框50贴附于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背盖更换功能的可携式电子模块,其包含:面板外框;玻璃面板装置,其固定于该面板外框上;第一限位件,其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的一第一侧边;背光装置,其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上;第二限位件,其设置于该玻璃面板装置的一第二侧边,用来与该第一限位件共同限位该背光装置;以及背盖,其盖合于该背光装置上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该面板外框,用来与该面板外框共同容置该玻璃面板装置以及该背光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松年,刘政燻,刘人豪,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