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低成本、高良率、大尺寸、高可靠性等等。为了达到此目标,在工艺技术上,可以将ITO Sensor与Cover lens甚至连TFT都一同整合,以降低生产成本、使厚度变薄,更可避免贴合不良的问题。在材料技术上,可发展ITO之有机或无机替代材料、掌握软性薄膜及基板技术,或在Cover Lens的材料上采用新塑料材替代较昂贵的强化玻璃或PMMA塑料板。在结构技术上,发展了 On-Cell和In-Cell等内置触控结构。 In-Cell结构的集成度高、合格率低,触控装置的整体厚度薄,重量轻。图I所示为常用的三种In-Cell触控技术光敏式、电容式、电阻式。图I的A为光敏式触控技术,其具体实现方法有多重,典型方法是在激光笔的照射下,在第一基板I上的光敏开关形成较大电流,通过判断产生电流的开关位置可以确定触控位置;图I的B为电容式触控技术,其是在按压第二基板2后,按压位置的液晶层厚度发生变化,相应的液晶电容值发生变化,通过判断发生液晶电容变化的位置可以确定触控位置。图I的C为电阻式触控技术,其是在按压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以及夹设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设有纵横交叉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由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若干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像素子单元,每个像素子单元均设有薄膜晶体开关和像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导电PS,所述其中之一的像素子单元内还设有微开关、与数据线平行且与数据线位于同层的Y感测线、以及导电PAD,所述微开关包括与扫描线连接的栅极、与Y感测线连接的源极、以及与导电PAD连接的漏极,且所述导电PAD与导电PS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群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