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曼光谱仪探针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631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曼光谱仪探针及其制作方法,其结构包括多模光纤,该多模光纤的探测端面上附着有纳米金属微结构及SiO2气溶胶层;纳米金属微结构外表面附有惰性致密层;该惰性致密层为化学惰性材料。其制作过程为,在多模光纤的探测端面上喷涂上SiO2气溶胶粘结剂,再喷涂上用化学惰性材料隔绝的纳米金属微球粒子;或者在多模光纤的探测端面镀上一层纳米级的金属层;用光刻技术将其表面蚀刻为齿状纳米金属微结构,最后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数纳米厚的SiO2气溶胶层,形成化学隔绝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探测精度,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无需预处理等,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微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检测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检测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曼光谱仪探针。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事件暴露出了食品安全领域的巨大漏洞,公众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检测低浓度的微量物质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研究热点。拉曼光谱相比其他光谱,能够提供丰富的分子结构和分子振动信息,因而成为物质分析和物质鉴别强有力的工具。然而,拉曼散射截面通常在10_3°的量级,这仅为瑞利散射的千分之一,且极容易淹没在荧光背景噪声中,极大地限制了拉曼光谱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Raman Scattering, SERS)是一种重要的谱学技术,该技术利用具有极强电磁场的纳米金属粒子产生的强电磁场增强对被测物质的激发能力,其增强能力可以达到10卜1012,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鉴别吸附在纳米结构表面的物质。除此之外,这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能有效地淬灭荧光,实现对被测物质无污染、无损害、高灵敏度的探测。目前,大量的研究关注于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与光纤结合,对浓度为PPb级的痕量分析以实现微量有毒有害液体的检测。但是,现有的方案往往存在光纤处理困难或者需要进行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曼光谱仪探针,包括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光纤的探测端面上附着有纳米金属微结构及SiO2气溶胶层;所述纳米金属微结构外表面附有惰性致密层;所述惰性致密层为化学惰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砺凌吉武林江铭卢秀爱张扬林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