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多芯片半导体LED照明的二次配光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579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固态照明(LED)的透镜,其包括:透镜本体;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外侧上的全反射面,所述全反射面的形状为鳞片状多面体;形成在所述透镜本体的下边中间位置的凹陷,其用于容纳LED,所述凹陷具有侧面和顶部;形成在所述凹陷的所述顶部的微透镜阵列;以及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的出射面;其中,通过所述透镜形成一大致均匀的圆形光斑。所述全反射面由菱形、钻石形、四方形或螺旋形的鳞片状多面体组成。所述凹陷的侧面的形状为柱面、锥面或者回转曲面。所述出射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平面或曲面。所述出射面包括凹的或凸的球面、非球面、菲涅尔面、枕形透镜阵列或波浪形条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透镜,尤其是可用于多芯片半导体LED照明的二次配光透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部分LED 二次光学透镜主要是光滑的全反射透镜,其基本结构为中间内凹部分的顶部有一个用于聚光的光滑的非球面透镜,外侧一圈为光滑的全反射面。这种透镜主要适用于单芯片的LED的配光,其可以成圆形、效率较高的光斑分布。但对于多芯片的LED,这种透镜由于中间非球面对芯片的成像,投射出来的光斑往往会形成方形的或者花瓣状的芯片阴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镜,其包括(a)透镜本体;(b)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外侧上的全反射面,所述全反射面的形状为鳞片状多面体;(c)形成在所述透镜本体的下边中间位置的凹陷,其用于容纳LED,所述凹陷具有侧面和顶部;(d)形成在所述凹陷的所述顶部的微透镜阵列;以及(e)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的出射面;其中,通过所述透镜形成一大致均匀的圆形光斑。所述LED是单芯片或多芯片。所述鳞片状多面体包括菱形、钻石形、四方形或螺旋形表面。所述凹陷的侧面的形状为柱面、锥面或者回转曲面。所述出射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平面或曲面。所述出射面包括凹的或凸的球面、非球面、菲涅尔面、枕形透镜阵列或波浪形条纹面。所述反射面的所述鳞片状多面体的每个鳞片具有平面或弧形的曲面。所述微透镜阵列的形状是圆形、六边形、四边形、波浪形或放射状。优选地,从LED发出的射向所述凹陷的侧面的一部分光,经过所述侧面之后入射到所述反射面上,其反射光线经过所述出射面射出后形成土 Θ角的光分布,光束全角为2Θ,Θ在2°到45°之间,所述鳞片状的反射面用来打破光分布的边界,每个离散的鳞片都生成自己一个范围的光分布,藉此多个鳞片的光分布叠加后产生在一定角度内比较均匀的光斑分布。优选地,从LED发出的射向所述凹陷顶部的一部分光,经过所述顶部之后入射到所述出射面并经所述出射面射出后形成土 Θ角的光分布,其中Θ在2°到45°之间,所述微透镜阵列被设置用于混光。优选地,入射到反射面最下边的那根光线,其反射光线经过出射面射出后平行于光轴,入射到反射面最上边的那根光线,其反射光线经过出射面射出后与光轴的夹角为Θ ;入射到反射面最上边与最下边之间的光线,其反射光线经过出射面射出后与光轴的夹角根据比率分布在O° Θ之间。结合所述出射面,在所述凹陷的顶部的每个微透镜的数值孔径角都为土 Θ角,光束全角为2 Θ。优选地,在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沿周围一圈设有法兰,形成在所述法兰上的卡脚用于固定透镜本体的位置。优选地,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设有平面,用来连接所述凹陷的侧面与所述反射面,以促进将所述透镜本体固定于所述LED的基座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非成像光学的配光技术,将混光技术结合到二次光学透镜中,利用中间的微透镜阵列和侧面菱形、四方形或钻石形的鳞片状多面体反射面进行混光,同时配成所需要的光束角度。对任何形状的芯片排列都可以实现比较均匀的圆形光斑,看不到由于芯片形状所成像出来的阴影。其所使用的LED可以是单芯片及多芯片的,以及红绿蓝不同颜色的。 附图说明参照以上和以下的描述并与附图结合起来考虑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呈现的特征,从而能更加快地明了这些特征,其中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的剖面图;图2分别示出了图I所示透镜的正视图、等轴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和底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的设计原理;图4分别显示了图I所示透镜的配光角度Θ分别为5°、18°、45°时的光强的远场角度分布;图5(a)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的计算机模拟;和5 (b)为图I所示透镜的光线追迹;图6(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在I米远处的光斑形状及照度分布;图6(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的轮廓照度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的光强的远场角度分布(配光曲线);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镜的剖面图;图9分别示出了图8中透镜的正视图、等轴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和底视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镜的设计原理;图1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镜的计算机模拟;图11 (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镜的光线追迹;图1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透镜在I米远处的光斑形状及照度分布;图12(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镜的轮廓照度图;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镜的光强的远场角度分布(配光曲线);图1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透镜的正视图、等轴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和底视图,其中外侧反射面为四方形鳞片;图15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透镜的正视图、等轴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和底视图,其中外侧反射面为螺旋形鳞片;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透镜,其中透镜顶部出射面为凸面;图1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透镜,其中透镜顶部出射面为凹面;图1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透镜,其中透镜顶部出射面为菲涅尔(Fresnel)面;图1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透镜,其中透镜顶部的输出面为枕形透镜阵列;图2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透镜,其中透镜的顶部为波浪形的条纹透镜阵列。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二次光学透镜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I所示。该透镜下边中间的位置有一个凹陷。该凹陷用来放置多芯片的LED光源,其顶部2由许多微透镜(微透镜阵列)组成。微透镜阵列的排列形状可以为圆形、六边形、四边形、波浪形、放射状以及其他不规则排列。凹陷的侧面I为一圆柱面、锥面或者弧形的回转曲面。此二次配光透镜的外侧有一个全反射面3,该全反射面由菱形、钻石形、四方形或螺旋形的鳞片状多面体组成;透镜顶部4为出射面,其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平面或者曲面,其可以是凹的或凸的球面、非球面、菲涅尔面、枕形透镜阵列、波浪形条纹面或者是其他自由曲面;透镜顶部的周围一圈5为固定用的法兰,其不起光学的作用,其可以是任何形状,其上面可以有卡脚,用以固定透镜的位置。透镜底部6为平面,用来连接凹陷的侧面I以及外侧全反射面3,其不具有光学作用,其用于将透镜定位于LED的基座上。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3视图。图中可以看出透镜的外侧全反射面3由菱形、四方形或钻石形的鳞片状多面体组成,这里优选为钻石形多面体,多面体的每个小鳞片可以为平面或者是弧形的曲面。由于光滑反射面对入射光线的配光是连续的,当LED光源为多芯片LED时,会比较容易产生亮斑或暗斑,导致光斑的分布不均匀。这里采用的鳞片状的反射面,其用来打破光线分布的边界,每个离散的鳞片都生成自己一个范围的光分布,多个鳞片的光分布叠加后产生在一个角度内比较均匀的光斑分布。另外该二次光学透镜下边中间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其用于放置LED,其顶部2由微透镜阵列组成,该微透镜阵列对从LED入射的光线也起到混光作用,形成一个角度范围内比较均匀的光分布。图3为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的设计原理。从LED发出的射向侧面的一部分光,经过凹陷侧面I之后入射到透镜外侧的全反射面3上,其反射光线经过透镜顶部的出射面4射出后形成土 Θ角(光束全角为2 Θ )的光分布。从LED发出的射向中间的一部分光,透过凹陷顶部的微透镜阵列之后,也从透镜顶部的出射面4射出,其光束角也为土 Θ的分布。外侧反射面3的配光特征为入射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其包括:(a)透镜本体;(b)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外侧上的全反射面(3,23,33,43),所述全反射面(3,23,33,43)的形状为鳞片状多面体;(c)形成在所述透镜本体的下边中间位置的凹陷,其用于容纳LED,所述凹陷具有侧面(1,21)和顶部(2,22);(d)形成在所述凹陷的所述顶部(2,22)的微透镜阵列;以及(e)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的出射面(4,24a,24b);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透镜形成一大致均匀的圆形光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金波江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元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