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贵祥专利>正文

拨杆叉杆式静压循环放大增力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5305 阅读:230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3-07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拨杆叉杆式静压循环放大增力夹,主要包括第一拨杆(1)、轴承(2)、定轴(3)、拨柱(4)、叉杆(5)、第二拨杆(6)、定轴底板(7)、横杆(10)、延长杆(11)和压力发生装置。利用两条拨杆和一条叉杆的相互作用力,使其中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传递路线重合后,静力传递的方向相同,并在拨杆和叉杆形成的环中循环运动,静力每循环一圈,环中就增加一个静压作用力,增加的静压力通过两拨杆之间的被夹物释放出来,或转换成静压能向外输出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源、动力机械,特别是一种拨杆叉杆式静压循环放大增力夹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人们都将静压力视为一种保守力,对静压力的研究也仅限于杠杆的一些基本原理,对静压力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实静压力与磁力的一些基本特征是相同的,磁场的基本形态是对称旋转的,静力场的基本形态也是对称旋转的,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孤立的系统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旋向相反、合力为O。严格来说,磁场属于静力场的一种形态,只是磁力的传递路线受材料的导磁特性影响,而静压力的传递路线与材料分子间的紧密程度有关。 本专利技术利用两条拨杆和一条叉杆的相互作用力,使其中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传递路线重合后,静力传递的方向相同,并在拨杆和叉杆形成的环中循环运动,静力每循环一圈,环中就增加一个静压作用力,增加的静压力通过两拨杆之间的被夹物释放出来,或转换成静压能向外输出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静压力循环增压且释放或输出静压能的拨杆叉杆式静压循环放大增力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拨杆叉杆式静压循环放大增力夹,主要包括第一拨杆(I)、轴承(2)、定轴(3)、拨柱(4)、叉杆(5)、第二拨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杆叉杆式静压循环放大增力夹,主要包括第一拨杆(1)、轴承(2)、定轴(3)、拨柱(4)、叉杆(5)、第二拨杆(6)、定轴底板(7)、横杆(10)、延长杆(11)和压力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定轴底板上固定有3条定轴,第一拨杆、叉杆和第二拨杆通过轴承依次与3条定轴活动连接;第一拨杆的内侧端设有一条拨柱,第二拨杆的内侧端设有一条拨柱,第一拨杆的拨柱和第二拨杆的拨柱分别嵌在叉杆两头的叉中;横杆固定在叉杆的一侧,或者,横杆与叉杆铸成一个整体;第二拨杆的外侧端设有延长杆,第一拨杆的外侧端设有延长杆或不设延长杆;压力发生装置设在第二拨杆的延长杆和/或叉杆的横杆上,压力发生装置产生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分别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祥
申请(专利权)人:李贵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4年12月11日 10:04
    王大增男1924年6月生浙江鄞县人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顾问教授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首批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49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医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参加上海市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并获中央卫生部奖状和银质奖章随沪上著名中医妇科陈大年和中医内科夏仲方等工作学习1960年迄今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工作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