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启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471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启闭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第一启闭机本体,所述第一启闭机本体包括上扉门升降系统、下扉门升降系统,所述上扉门升降系统与下扉门升降系统之间通过一离合装置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上下扉门共用一套传动系统,有效减少减速器数量,降低减速器因磨损出现的漏油现象,减少启闭机体积、释放工作桥空间,从根本上降低启闭机日常维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动启闭机
技术介绍
社会的快速发展,自动控制、环保、美观等特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同时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启闭机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其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随着启闭机工作时间的增加,减速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若不及时更换减速器密封圈等密封设备,减速器可能会出现漏油现象,尤其是一些闸孔较多工程。为避免这一 现象,首先,要从减速器自身质量上做起,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减速器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次,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以及工作桥空间的大小,在确保闸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所使用减速器的数量。为与时俱进,急需一种符合要求的新型上下扉门联动启闭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下扉门共用一台启闭机且启闭要具有噪音小,环保,体积小的联动启闭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联动启闭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第一启闭机本体,所述第一启闭机本体包括上扉门升降系统、下扉门升降系统,所述上扉门升降系统与下扉门升降系统之间通过一离合装置连接;所述下扉门升降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减速器、下扉门卷筒,所述减速器输入端通过一下扉门制动器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出端的一端与所述下扉门卷筒直接连接,所述减速器另一端与一中间轴连接,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平衡滑轮、动滑轮,所述平衡滑轮固定设于机架上,所述下扉门卷筒上绕设有第一绳索,所述下扉门卷筒、平衡滑轮和动滑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绳索连接;所述上扉门升降系统包括上扉门卷筒、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装配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扉门卷筒上绕设有第二绳索,所述上扉门卷筒与所述导向滑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绳索连接,所述上扉门卷筒连接设有一制动盘;所述离合装置包括一离合器、电动推杆,所述上扉门卷筒与所述下扉门卷筒之间通过所述离合器连接,所述离合器与所述电动推杆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中间轴连接设有与所述第一启闭机本体对称设置的第二启闭机本体,所述第二启闭机本体与所述第一启闭机本体结构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扉门卷筒和下扉门卷筒的传动系统为同一套传动系统。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盘上装配有盘式制动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于上扉门卷筒正下方的机架上,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动机、传动轴、推杆,所述电动机与驱动轴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推杆设于所述传动轴一端,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所述推杆与所述离合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扉门卷筒的末端上连接设有一主令控制器,所述主令控制器上设置有电子显示屏。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滑轮与所述导向滑轮上装有荷载限制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地脚螺栓。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均为镀锌钢丝绳。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与中间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联动启闭机能够吸收闭式启闭机的环保、噪音小等优点,实现上下扉门共用一套传动系统,有效减少减速器数量,降低减速器因磨损出现的漏油现象,减少启闭机体积、释放工作桥空间,从根本上降低启闭机日常维护工作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联动启闭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联动启闭机的俯视图;图3是图I所示联动启闭机中第一启闭机本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联动启闭机的俯视图中第一启闭机本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1"-导向滑轮,2、2"-动力装置,3、3"-下扉门制动器,4、4"-机架,5、5"-减速器,6、6"-联轴器,7、中间轴,8、8"-下扉门卷筒,9、9"-动滑轮,10、10"-第一绳索,11、11"-平衡滑轮,12、12"-地脚螺栓,13、主令控制器,14、14"-盘式制动器,15、15"-电动推杆,16、16"-制动盘,17、17"-离合器,18、18"-第二绳索,19、19"-上扉门卷筒。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联动启闭机,包括机架4、4",所述机架4、4"上固定设有第一启闭机本体,所述第一启闭机本体包括上扉门升降系统、下扉门升降系统,所述上扉门升降系统与下扉门升降系统之间通过一离合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减速器5、5"的数量,采用上下扉门共用一台启闭机,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所述下扉门升降系统包括动力装置2、2"、减速器5、5"、下扉门卷筒8、8",所述减速器5、5"输入端通过一下扉门制动器3、3"与所述动力装置2、2"连接,所述减速器5、5"输出端的一端与所述下扉门卷筒8、8"直接连接,所述减速器5、5"另一端通过联轴器6、6"与一中间轴7连接,所述机架4、4"底部设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平衡滑轮11、11"、动滑轮9、9",所述平衡滑轮11、11"固定设于机架4、4"上,所述下扉门卷筒8、8"上绕设有第一绳索10、10",所述下扉门卷筒8、8"、平衡滑轮11、11"和动滑轮9、9"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绳索10、10"连接;所述上扉门升降系统包括上扉门卷筒19、19"、导向滑轮1、1",所述导向滑轮I、I"装配在所述机架4、4"上,所述上扉门卷筒19、19"上绕设有第二绳索18、18",所述上扉门卷筒19、19"与所述导向滑轮1、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绳索18、18"连接,所述上扉门卷筒19、19"连接设有一制动盘16、16";所述离合装置包括一离合器17、17"、电动推杆15、15",所述上扉门卷筒19、19"与所述下扉门卷筒8、8"之间通过所述离合器17、17"连接,所述离合器17、17"与所述电动推杆15、15"连接。通过所述中间轴7连接设有与所述第一启闭机本体对称设置的第二启闭机本体,所述第二启闭机本体与所述第一启闭机本体结构相同。为了避免第一启闭机本体和第二启闭机本体中卷筒不同步,采用中间轴7强迫同步。所述上扉门卷筒19、19"和下扉门卷筒8、8"的传动系统为同一套传动系统。 所述制动盘16、16"上装配有盘式制动器14、14"。确保上扉门不工作时转动或闸门提高置最高点时不下落,在上扉门卷筒19、19"端部联接有盘式制动器14、14"。所述电动推杆15、15"固定设于上扉门卷筒19、19"正下方的机架4、4"上,所述电动推杆15、15"包括电动机、传动轴、推杆,所述电动机与驱动轴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推杆设于所述传动轴一端,所述电动推杆15、15"通过所述推杆与所述离合器17、17"连接。为确保离合器17、17"工作的自动化,将离合器17、17"与电动推杆15、15"相连,通过电气控制,实现离合器17、17"的自动操作。为了显示闸门提升高度,所述上扉门卷筒19、19"的末端上连接设有一主令控制器13,以记录卷筒转过的圈数,而精确定位闸门提升的高度,所述主令控制器13上设置有电子显示屏,通过电子显示屏显示相关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动启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第一启闭机本体,所述第一启闭机本体包括上扉门升降系统、下扉门升降系统,所述上扉门升降系统与下扉门升降系统之间通过一离合装置连接;所述下扉门升降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减速器、下扉门卷筒,所述减速器输入端通过一下扉门制动器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出端的一端与所述下扉门卷筒直接连接,所述减速器另一端与一中间轴连接,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平衡滑轮、动滑轮,所述平衡滑轮固定设于机架上,所述下扉门卷筒上绕设有第一绳索,所述下扉门卷筒、平衡滑轮和动滑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绳索连接;所述上扉门升降系统包括上扉门卷筒、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装配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扉门卷筒上绕设有第二绳索,所述上扉门卷筒与所述导向滑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绳索连接,所述上扉门卷筒连接设有一制动盘;所述离合装置包括一离合器、电动推杆,所述上扉门卷筒与所述下扉门卷筒之间通过所述离合器连接,所述离合器与所述电动推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蔡平汤正军姜超亿周灿华丁军谢厚霓陈军尤宽山张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