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油回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449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油回油装置,包含进油管道;包含进油管道上设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通过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柄;所述上油嘴柄的另一端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所述上油嘴的下方设有回油收集槽;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的边向回油收集槽内部卷曲;所述回油收集槽下方倾斜的设有回油收集槽接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油回油装置,各管道各个连接接头处没有泄露,并且方便拆卸和更换各管道;避免了丝束因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的断丝;防止了较大位距时此处的边不在一条直线上,凸起的部分严重影响丝束;便于废油的收集和回流,又避免回油收集槽接管垂直时与油槽下面的导丝器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油回油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纺丝设备中的上油回油装置,属于纺丝设备

技术介绍
上油回油装置是纺丝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油装置和回油装置两大部分,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上油油剂泵将丝束所需的油剂介质通过上油管道输送到丝束上,最后将丝束上流淌下来的废油通过回油管道输送到废油收集系统中。如今市场上油回油系统中的主要存在下述缺点①各管道各个连接接头处有泄露。②各管道接头间都是固定连接,不方便拆卸和更换。③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的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断丝。④回油收集槽前面靠近丝束的边向外凸起,严重影响了丝束。⑤回油系统不便于废油的收集和回流,同时影响丝束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上油回油 >J-U ρ α装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油回油装置,包含进油管道;包含进油管道上设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通过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柄;所述上油嘴柄的另一端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所述上油嘴的下方设有回油收集槽;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的边向回油收集槽内部卷曲;所述回油收集槽下方倾斜的设有回油收集槽接管。优选的,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外通过喉箍连接有回油软管。优选的,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成10°夹角。优选的,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倾斜的焊接在回油收集槽下方;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与回油收集槽呈135°夹角。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上油回油装置,由于各管道接头间都是活动密封连接的,使得各管道各个连接接头处没有泄露,并且方便拆卸和更换各管道;由于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呈倾斜设置,使得丝束的摩擦面积大大减少,避免丝束因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的断丝;由于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的边向回油收集槽内部卷曲,防止了较大位距时此处的边不在一条直线上,凸起的部分严重影响丝束;由于回油收集槽下方倾斜的设有回油收集槽接管,便于废油的收集和回流,又避免回油收集槽接管垂直时与油槽下面的导丝器发生干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油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油管道;2、快接插头;3、上油嘴柄;4、上油嘴;5、回油收集槽;6、丝束;7、回油收集槽接管;8、喉箍;9、回油软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I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上油回油装置,包含进油管道I ;包含进油管道I上设有快接插头2 ;所述快接插头2通过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柄3 ;所述上油嘴柄3的另一端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4 ;所述上油嘴4的下方设有回油收集槽5 ;所述回油收集槽5靠近丝束面与丝束6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油收集槽5靠近丝束面的边向回油收集槽5内部卷曲;所述回油收集槽5下方倾斜的设有回油收集槽接管7 ;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7外通过喉箍8连接有回油软管9 ;所述回油收集槽5靠近丝束面与丝束6成10°夹角;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7倾斜的焊接在回油收集槽5下方;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7与回油收集槽5呈135°夹角。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油回油装置,由于各管道接头间都是活动密封连接的,使得各管道各个连接接头处没有泄露,并且方便拆卸和更换各管道;由于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呈倾斜设置,使得丝束的摩擦面积大大减少,避免丝束因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的断丝;由于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的边向回油收集槽内部卷曲,防止了较大位距时此处的边不在一条直线上,凸起的部分严重影响丝束;由于回油收集槽下方倾斜的设有回油收集槽接管,便于废油的收集和回流,又避免回油收集槽接管垂直时与油槽下面的导丝器发生干涉。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上油回油装置,包含进油管道;其特征在于包含进油管道上设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通过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柄;所述上油嘴柄的另一端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所述上油嘴的下方设有回油收集槽;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的边向回油收集槽内部卷曲;所述回油收集槽下方倾斜的设有回油收集槽接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外通过喉箍连接有回油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上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成10°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上油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倾斜的焊接在回油收集槽下方;所述回油收集槽接管与回油收集槽呈135°夹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油回油装置,包含进油管道;包含进油管道上设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通过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柄;所述上油嘴柄的另一端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所述上油嘴的下方设有回油收集槽;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的边向回油收集槽内部卷曲;所述回油收集槽下方倾斜的设有回油收集槽接管;本专利技术的上油回油装置,各管道各个连接接头处没有泄露,并且方便拆卸和更换各管道;避免了丝束因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的断丝;防止了较大位距时此处的边不在一条直线上,凸起的部分严重影响丝束;便于废油的收集和回流,又避免回油收集槽接管垂直时与油槽下面的导丝器发生干涉。文档编号D01D5/096GK102953135SQ20111024011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学斌 申请人:苏州敏喆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油回油装置,包含进油管道;其特征在于:包含进油管道上设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通过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柄;所述上油嘴柄的另一端活动密封连接有上油嘴;所述上油嘴的下方设有回油收集槽;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与丝束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油收集槽靠近丝束面的边向回油收集槽内部卷曲;所述回油收集槽下方倾斜的设有回油收集槽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敏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