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塑消泡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367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塑消泡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质量百分组成的组配原料:线形低密度聚乙烯70~86%、气泡成核剂8~18%、分散剂3~6%和气泡排出剂3~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塑消泡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成本低,能够解决滚塑制品的气泡问题,用其制备的滚塑制品无气泡,加工性能好,塑化好,生产效率高,制品性能好;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便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塑料加工

技术介绍
塑料生产中,现有消除制品气泡的方法,主要靠工艺改进解决,通过延长加热时间及提高温度改善。延长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熔体内的气泡排出,但是容易导致材料热氧化加剧,轻则变色,重则力学性能下降,提高温度,理论上是可以降低熔体的黏度,有利于气泡的溢出,但仍面临降解的问题。可见延长时间及提高温度,都不能彻底解决气泡问题,只能是一定程度上控制气泡,因为加工时无压力作用于熔体上,很难通过加热将气泡有熔体中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够解决滚塑制品的气泡问题,用其制备的滚塑制品无气泡,加工性能好,塑化好,生产效率高,制品性能好;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质量百分组成的组配原料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70 86%气泡成核剂8 18%分散剂3 6%气泡排出剂3 6%。其中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指标要求熔体质量流动速率2 14g/10min(2. 16kg/190 °C ),密度 O. 926 O. 940g/cm3。气泡成核剂优选为碳酸钙、陶土或硫酸钙,粒度最好控制为1000-2500目筛的颗粒料。分散剂优选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气泡排出剂优选为芥酸酰胺或油酸酰胺。气泡排出剂与基础树脂有一定的相容性,但随时间及温度变化可以由基体迁出,形成气泡排出通道,方便气泡排出。根据行业常识,可以添加其它相关性能的助剂,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加工助齐U、增色剂等,添加不同的助剂,实现相应的效果。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制备方法,是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混合搅拌速度950-1100转/分,混合温度30-50°C,混合时间3_6分钟,采用螺杆挤出机造粒,温度 130_170°C。本专利技术改善了熔体的表面张力,使气泡易于逸出,分散剂可以改善添加物与树脂基体相互作用,使添加剂在基体内分散效果更好,并且气泡成核剂能够将熔体内包含的大小不一的气泡诱导形成大的气泡,也有利于排出气泡,从而能够很好地消除制品中的气泡。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消泡母料添加到滚塑料原料中,混合磨粉,加入模具加热成型,制得的制品内外表面光滑,塑化良好,无明显气泡,达到了消泡的目的,而且生产效率高,制品性能好。本专利技术滚塑消泡母料,成本低,能够解决滚塑制品的气泡问题,用其制备的滚塑制品无气泡,加工性能好,塑化好,生产效率高,制品性能好;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一,组配原料质量百分组成为线形低密度聚乙烯72%、1000-2500目筛的碳酸钙气泡成核剂16 %、分散剂硬脂酸钙6%、气泡排出剂芥酸酰胺6%,其中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2 14g/10min (2. 16kg/190 °C ),密度 O. 926 O. 940g/cm3。制备方法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混合搅拌速度1000转/分,混合温度40-45 V,混合时间5分钟,采用螺杆挤出机造粒,温度150-160°C。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二,组配原料质量百分组成为线形低密度聚乙烯84%、1000-2500目筛的陶土气泡成核剂10 %、分散剂硬脂酸锌3%、气泡排出剂油酸酰胺3%,其中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2 14g/10min(2. 16kg/190 °C ),密度 O. 926 O. 940g/cm3。制备方法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混合搅拌速度1100转/分,混合温度35-40°C,混合时间4分钟,采用螺杆挤出机造粒,温度130-140°C。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三,组配原料质量百分组成为线形低密度聚乙烯76%、1200-2300目筛的硫酸钙气泡成核剂14%、分散剂硬脂酸钙5%、气泡排出剂油酸酰胺5%,其中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2 14g/10min(2. 16kg/190°C ),密度 O. 926 O. 940g/cm3。制备方法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混合搅拌速度980转/分,混合温度38-42°C,混合时间6分钟,采用螺杆挤出机造粒,温度160-165°C。将母料一、母料二、母料三与滚塑树脂混合后进行滚塑,其性能见表I。表I、在滚塑料加工过程中加入本专利母料后(质量份数)的性能表权利要求1.一种滚塑消泡母料,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质量百分组成的组配原料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70 86%气泡成核剂8 18%分散剂3 6%气泡排出剂3 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其特征在于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指标要求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2 14g/10min,密度O. 926 O. 940g/cm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其特征在于气泡成核剂为碳酸钙、陶土或硫酸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其特征在于碳酸钙、陶土或硫酸钙的粒度控制为1000-2500目筛的颗粒料。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塑消泡母料,其特征在于气泡排出剂为芥酸酰胺或油酸酰胺。7.—种权利要求I所述滚塑消泡母料的制备方法,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特征在于混合搅拌速度950-1100转/分,混合温度30-50°C,混合时间3_6分钟,采用螺杆挤出机造粒,温度130-170°C。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塑料加工
,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质量百分组成的组配原料线形低密度聚乙烯70~86%、气泡成核剂8~18%、分散剂3~6%和气泡排出剂3~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够解决滚塑制品的气泡问题,用其制备的滚塑制品无气泡,加工性能好,塑化好,生产效率高,制品性能好;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文档编号C08K5/098GK102952322SQ2011102520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广明, 张丽霞, 刘少成, 张超, 霍明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塑消泡母料,将组配原料混合搅拌后挤出造粒制得,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质量百分组成的组配原料:FDA00000873272100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明张丽霞刘少成张超霍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