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特别是用于镗锥孔的镗床,它由床身、设置在其上的主轴变速箱、前后定心夹具、托辊和托架,其一端与主轴相连,另一端与内设传动机构的送刀箱相连的锥形镗杆、设置在镗杆燕尾形导槽内的丝杠、镗刀、溜板以及电气控制箱等组成。其特点是细长的镗杆是由前后托架支承,因而大大提高了镗杆的刚度,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特别是用于镗深锥孔的镗床。目前,将直孔加工成锥孔一般还是利用车床的镗刀镗制而成,在车床刀台上固定悬臂刀杆,它将根据孔的深度来确定其长度。刀杆的端部固定车刀。工件两端分别固定在中心架和车床卡盘上,加工时,通过差动刀架或锥度靠模的约束,使车刀获得纵向和横向的合成运动,从而车出所需的圆锥孔。由于车床上的刀杆为悬臂,当加工直径较小、深度较大的锥孔时,刀具的强度和刚性比较差,这不但影响加工质量,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效率,通常加工一个长度为1.5米的锥孔需要450小时左右,制造成本高。采用差动刀架式锥度靠模来控制锥度,需经常进行调整。这种镗孔方法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般人员难以完成操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质量好,效率高,特别适合加工深锥孔的镗床。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深锥孔镗床,包括床身、设置在床身上的主轴变速箱、前、后定心夹具、与主轴相连的锥形镗杆、镗刀、送刀箱、电气控制箱,其特殊之处在于,在锥形镗杆上沿轴向设有燕尾导槽,槽内设有丝杠,固定镗刀的淄板设置在槽内的丝杠上,镗杆一端与主轴相连,另一端则与送刀箱相连接,箱内设有能带动丝杠旋转的传动机构,在镗杆的两端设有位于床身上的前后托架。所述的送刀箱内的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其中齿轮B即行星轮与固定在前托架上的固定齿轮A相啮合使其作公转和自转,齿轮B经齿轮组C、D、E1、F1或E2、F2带动的齿轮G即太阳轮旋转。齿轮G与固定在丝杠端部的齿轮H即行星轮相啮合,以带动丝杆旋转,使淄板沿丝杆移动,达到送刀的目的。在床身上还设有两两一组对称设置的托辊,用以托住工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锥形细长的镗杆是由前后托架支承,因而大大提高了镗杆的刚度,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工一个锥孔只需45小时左右,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经济效益非常显著。2.锥孔的斜度是由镗杆上的燕尾导槽决定,因而不需经常调整。3.适合于加工孔径小、深度大的锥孔。4.能加工小端直径大于φ50~φ66、长径比大于20以上的深锥孔,从而解决了深锥孔加工难、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5.还适合于珩磨,该机不但适合于镗锥孔,在镗刀换为磨头后,还可作为珩磨机使用。6.由于该机镗杆刚度好,不需经常调整锥度,因而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容易实现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图3所示,床身(1)与现有车床的床身相同,其内安装有电机、电气控制箱,它的一端上部固定有内装主轴(3)和主轴变速机构的主轴变速箱(2),在床身燕尾导轨上分别固定有前后设置的托架(4、5)、定心夹具(6、7)和托辊(8、9)。前后托架上均设有轴承(10),将镗杆(11)托起的同时,保证镗杆随主轴旋转。在前托架上还固定有可与送刀箱(12)中齿轮相啮合的固定齿轮A。托辊两两一组对称设置,用以辅助夹具托起工件。夹具呈对称“V”形,通过旋转手柄(13)调节其开度和夹紧工件。锥形镗杆的锥度应与工件所需锥度相同。沿锥形镗杆轴向开通的燕尾导槽(14)其横断面的形状,大小均应相同,以保证加工锥孔的斜度。在槽内设有丝杠(15)。设置在丝杠上且固定镗刀(17)淄板(16)可沿丝杠横向移动。镗杆的一端即后端用接头(18)与主轴相连,另一端即前端固定有送刀箱,送刀箱固定齿轮传动机构,其中设置在箱体外部的齿轮B与固定在前托架上的齿轮A相啮合。齿轮C与齿轮B同轴且与齿轮D相啮合。与齿轮D同轴的齿轮E1、E2分别与齿轮F1、F2相啮合,通过离合器(21)使齿轮E1与F1啮合或齿轮E2与F2啮合形成两种不同的送刀量,以满足粗、精镗时的送刀要求。与齿轮F1、F2同轴的齿轮G与通过联轴节(19)与丝杠相连的齿轮H相啮合,在齿轮G轴上还连接有手动手柄(20),加工时用于进行对刀调节。加工锥孔时,首先将夹具张开,将阶梯形直孔工件(22)装在托辊上和夹具内,将其夹紧固定,保证轴的夹角,然后将连有送刀箱的镗杆装在前托架上,并从工件大孔一端穿入至后托架上,把紧托架上盖,将主轴上的接头插入镗杆头部的接杆上,以带动镗杆和送刀箱转动。把好镗刀,用手动手柄进行对刀调节,开动电机,主轴带动镗杆和把在镗杆上的送刀箱旋转,此时镗杆和送刀箱起系杆即转臂作用,它使齿轮B绕齿轮A作公转和自转,经齿轮组C、D、E、F带动齿轮G旋转,再由其带动与丝杠相连的齿轮H,使丝杠旋转,丝杠上的淄板将沿丝杠移动,镗出锥形孔。权利要求1.一种深锥孔镗床,包括床身、设置在床身上的主轴变速箱、前、后定心夹具、与主轴相连的锥形镗杆、镗刀、送刀箱、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在锥形镗杆上沿轴向设有燕尾导槽,槽内设有丝杠,固定镗刀的淄板设置在槽内的丝杠上,镗杆一端与主轴相连接,另一端则与送刀箱相连接,箱内设置有能带动丝杠旋转的传动机构,在镗杆的两端设有位于床身上的前后托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锥孔镗床,其特征在于送刀箱内的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其中齿轮B与固定在前托架上的固定齿轮A相啮合使其作公转和自转,齿轮B经齿轮组C、D、E1、F1或E2、F2带动齿轮G旋转,齿轮G与固定在丝杠前端部的齿轮H相啮合,以带动丝杠旋转,使淄板沿丝杠移动,达到送刀的目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锥孔镗床,其特征在于在床身上还设有两两一组对称设置的托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特别是用于镗锥孔的镗床,它由床身、设置在其上的主轴变速箱、前后定心夹具、托辊和托架,其一端与主轴相连,另一端与内设传动机构的送刀箱相连的锥形镗杆、设置在镗杆燕尾形导槽内的丝杠、镗刀、溜板以及电气控制箱等组成。其特点是细长的镗杆是由前后托架支承,因而大大提高了镗杆的刚度,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文档编号B23B41/06GK2152623SQ9322793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周传德 申请人:大连市声光机电实业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锥孔镗床,包括床身、设置在床身上的主轴变速箱、前、后定心夹具、与主轴相连的锥形镗杆、镗刀、送刀箱、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在锥形镗杆上沿轴向设有燕尾导槽,槽内设有丝杠,固定镗刀的淄板设置在槽内的丝杠上,镗杆一端与主轴相连接,另一端则与送刀箱相连接,箱内设置有能带动丝杠旋转的传动机构,在镗杆的两端设有位于床身上的前后托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声光机电实业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