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放电室、与放电室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一气泵连接,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由外壳体、内壳体组成,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气泵、放电室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吸收放电时产生的噪音,改善工作环境,同时设置的照明灯便于夜间作业,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臭氧主要由紫外光照射法、电解法、放电法等产生,由于放电法所需原料简单,只需电、空气或氧气,没有原料运输问题,而且发生器结构简单,因此广泛用于生成臭氧。臭氧气体具有较强的氧化、催化等作用,对各类细菌和病毒都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不留任何死角且无二次污染。但是用于产生臭氧的发生器在使用时,经常会发出噪声,不仅影响工作,而且长时间使用后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低噪音臭氧发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放电室、与放电室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一气泵连接,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由外壳体、内壳体组成,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气泵、放电室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低噪音臭氧发生器进一步包括所述消音层由玻璃棉层、橡胶层、泡沫层组成。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低噪音臭氧发生器进一步包括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低噪音臭氧发生器进一步包括所述照明灯外设有透明灯罩。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低噪音臭氧发生器进一步包括所述外壳体、内壳体均米用钢板制成。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吸收放电时产生的噪音,改善工作环境,同时设置的照明灯便于夜间作业,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中1、壳体,2、放电室,3、进气管,4、出气管,5、气泵,6、夕卜壳体,7、内壳体,8、消音层,9、控制器,10、玻璃棉层,11、橡胶层,12、泡沫层,13、照明灯,14、透明灯罩。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一种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I、置于壳体I内的放电室2、与放电室2连接的进气管3和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与一气泵5连接,气泵5位于壳体I内,所述出气管4延伸至所述壳体I外,便于将臭氧输送至外界,所述壳体I由外壳体6、内壳体7组成,所述外壳体6与内壳体7之间设置有消音层8,所述外壳体6上设有控制器9,所述气泵5、放电室2与所述控制器9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消音层8由玻璃棉层10、橡胶层11、泡沫层12组成,具有很好的吸音性能,降低噪音,改善工作环境。为了便于在夜间作业,无需另外设置照明设备,所述外壳体6上设有照明灯13,所述照明灯13与所述控制器9电连接。进一步,为了避免照明灯13的碰伤而损坏,所述照明灯13外设有透明灯罩14。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外壳体6、内壳体7均采用钢板制成,耐热、耐蚀、耐磨损,进一步 提闻了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打开控制器9,气泵5工作,空气通过进气管3进入到放电室2内,放电室2工作,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管4排出壳体I外,输送至需要臭氧的地方,同时,气泵5、放电室2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被玻璃棉层10、橡胶层11、泡沫层12吸收掉,吸音效果好,噪音低,工作环境好。以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放电室、与放电室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一气泵连接,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外壳体、内壳体组成,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气泵、放电室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层由玻璃棉层、橡胶层、泡沫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外设有透明灯罩。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壳体均采用 钢板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放电室、与放电室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一气泵连接,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由外壳体、内壳体组成,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气泵、放电室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吸收放电时产生的噪音,改善工作环境,同时设置的照明灯便于夜间作业,方便快捷。文档编号C01B13/11GK102951612SQ2012105185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林兴 申请人:苏州金奥臭氧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噪音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放电室、与放电室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一气泵连接,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外壳体、内壳体组成,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气泵、放电室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奥臭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