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224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具备:支承部件,其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加热装置,其对上述支承部件上的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记录头,其在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加热装置之间,向上述支承部件上的上述记录介质喷射流体,并且具有:送风装置,其具备吹送气体的送风口;滑架,其搭载上述记录头而进行移动,并且具备将从上述送风口吹送的上述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引入至内侧的筐体,从而在该筐体的内侧,上述记录头与上述加热装置之间形成上述气体进行流通的气体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通过向记录介质喷射流体从而对图像或文字等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已知一种喷墨式打印机。在该喷墨式打印机中,当使用例如需要蒸发干燥的水系颜料油墨(流体)时,为了使喷射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而需要设置加热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即,通过利用卤素加热器来对由喷墨头实施了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区域进行辐射加热,从而使喷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立即干燥,进而对油墨的凝集、洇散等进行抑制,由此能够实现高品质的印相的方法。由于与从背面侧通过热传导而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方式相比,卤素加热器等的红外线加热器在热的响应性方 面优异,且由于直接对记录面进行辐射加热,因此具有如下的优点,即,无论记录介质的厚度如何都能够适用,并且,通过油墨干燥而产生的皮膜形成后的能量浸透性优异。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构成如下的结构,即,在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压印板、与对被支承在压印板上的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即红外线加热器之间配置喷墨头,从而向压印板上的记录介质喷射油墨的结构。设定为该配置的理由之一为,对于红外线加热器而言,从能量效率的观点出发,与加热对象之间的距离越小则越优选。在包含喷墨头的油墨系统中,需要实施能够在油墨不发生增稠、固化的条件下进行循环流动的这种温度控制。但是,当在压印板与加热装置之间配置喷墨头时,喷墨头会被加热,从而有时会产生温度控制不起作用的这种较大的温度梯度。当产生该温度梯度时,由于油墨的粘度梯度也增大,因此成为油墨喷射不良的原因。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2244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阻断由加热装置实施的加热的影响,从而实现对流体的温度控制的记录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支承部件,其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加热装置,其对上述支承部件上的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记录头,其在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加热装置之间,向上述支承部件上的上述记录介质喷射流体,并且具有送风装置,其具备吹送气体的送风口 ;滑架,其搭载所述记录头而进行移动,且具备将从所述送风口吹送的所述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引入至内侧的筐体,从而在该筐体的内侧,所述记录头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形成所述气体进行流通的气体层。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滑架经由朝向记录介质而吹送气体的送风装置的送风口时,气体被引入至滑架的筐体内侧,从而气体在记录头与加热装置之间流通,由此形成气体层。在气体层中,由于通过该气体的流动而不会使热量滞留,因此抑制了热传导,由此能够在记录头的近前侧阻断由加热装置施加的加热的影响。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所述滑架具有进气ロ,所述进气ロ以与所述送风ロ相对置的方式而开ロ。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送风口和进气ロ被对置配置,因此气体以维持预定的送风压的状态而直接被引入,从而在气体层中形成良好的气体的流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具备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所述滑架具有排气ロ,所述排气ロ朝向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而开ロ。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流通于滑架的筐体内侧的气体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排出,因此能够不便从排气ロ排出的气流对印字区域造成影响。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上述送风ロ沿着上述滑架的移动路径而设置。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在滑架向其他位置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从送风ロ将气体直接引入至滑架的筐体内侧,从而在记录头与加热装置之间形成气体层。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上述加热装置具备发热部,所述发热部沿着上述滑架的移动路径而设置,并且在所述滑架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所述送风ロ的范围大于设置有所述发热部的范围。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滑架位于滑架的移动路径上,送风ロ的范围内且发热部的范围外吋,不会从发热部受到热量,从而通过来自送风ロ的气体的送风而高效地实施冷却。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所述滑架的筐体具备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ー个表面侧面向上述加热装置,而另ー个表面侧面向上述气体层。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在ー个表面侧通过加热装置而被加热,散热特性较高的散热板也能够通过由另ー个表面侧的气体层中的气体的流动及滑架的移动而产生的风等,从而高效地扩散所受到的热量。附图说明图I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结构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滑架及压印板加热器部的结构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滑架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滑架的俯视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滑架的主视图。图6为用于对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滑架的移动路径,设置有送风ロ及红外线加热器的发热部的范围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个附图中,为了将各个部件图示为能够识别的大小,而对各个部件的比例尺适当地进行了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例示了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图I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I的结构图。打印机I为处理较大型的介质(记录介质)M的大幅面打印机(LFP)。本实施方式的介质M例如由氯乙烯类薄膜形成。如图I所示,打印机I具备输送部(输送装置)2,其以辊到辊的方式输送介质M ;记录部3,其向介质M喷射油墨(流体)而对图像或文字等进行记录;加热部4,其对介质M进行加热。上述各个结构部被支承在主体支架5上。输送部2具有卷筒 21,其送出卷筒状的介质M ;卷筒22,其对所送出的介质M进行卷绕。输送部2具有在卷筒21、22之间的输送路径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对23。此外,输送部2具有向介质M施加张力的张紧辊25。张紧辊25被支承在摆动架26上。记录部3具有喷墨头(记录头)31,其向所输送的介质M喷射油墨;滑架32,其搭载喷墨头31而于宽度方向(在图I中为纸面垂直方向)上自由地往复移动。喷墨头31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多个喷嘴,且能够喷射根据与介质M之间的关系而被选择,需要浸透干燥或蒸发干燥的油墨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31采用如下结构,即,能够喷射需要蒸发干燥的水系颜料油墨的结构。加热部4采用如下结构,即,通过对介质M进行加热,使油墨迅速地干燥定影在介质M上,从而防止洇散或模糊,进而提高画质的结构。加热部4具有预加热器部41,其在设置有记录部3的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对介质M进行预热;压印板加热器部42,其在与记录部3对置的位置处对介质M进行加热;后加热器部43,其在设置有记录部3的位置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对介质M进行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加热器部41的加热器41a的加热温度被设定为40°C。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印板加热器部42的加热器42a的加热温度被设定为与加热器41a相同的40°C (目标温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加热器部43的加热器43a的加热温度被设定为,与加热器41a、42a相比较高的50°C。预加热器部41采用如下结构,即,通过使介质M从常温朝向目标温度(压印板加热器部42的温度)逐渐升温,从而迅速地促进油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部件,其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加热装置,其对所述支承部件上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记录头,其在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向所述支承部件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射流体,并且具有:送风装置,其具备吹送气体的送风口;滑架,其搭载所述记录头而进行移动,且具备将从所述送风口吹送的所述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引入至内侧的筐体,从而在该筐体的内侧,所述记录头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形成所述气体进行流通的气体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恒之小林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