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224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现有的喷墨记录装置,在线缆、软管和硬管等较长的物体上连续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存在无法检测最佳带电时刻,发生打印错乱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从喷嘴喷出加压墨并使其颗粒化的墨颗粒生成单元;使颗粒化后的墨颗粒中与打印的点对应的墨颗粒带上电荷的带电单元;使该带有电荷的墨颗粒在偏转电场中偏转的偏转单元;使用槽来回收与未打印的点对应的墨颗粒的回收单元;和在被打印物上点阵状地形成字符的字符形成单元,在形成点阵字符时,对不用于打印的墨颗粒施加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在形成点阵字符的过程中检测最佳带电时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记录装置,特别涉及在线缆等较长的物体上打印的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喷墨记录装置,使从喷嘴 喷出的墨按一定周期颗粒化,在该颗粒化的瞬间的最佳时刻使墨颗粒带上与打印信息相应的电荷并使之偏转来进行打印。一直以来,如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1-46139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当进行墨颗粒的带电的时刻(timing)发生偏移时,会成为打印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检测进行带电的最佳时刻,将颗粒化周期分为N相,使相位以每1/N相偏移使墨颗粒带上不至于使其发生偏转的程度的电量,根据各自的带电量进行最佳的带电相位的检测。由于最佳带电相位的偏移会受到墨喷出压力、周围温度等变化的影响,所以该最佳的带电相位的检测,在打印与打印之间的非打印期间进行。此处,作为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性能的一个指标,有打印速度、即高频率打印性能这一指标,而作为用于提高打印速度的一个方法,有缩短打印与打印之间的非打印期间的方法。在打印与打印之间,进行最佳带电相位的检测和要使墨颗粒带上的与打印信息相应的电荷量的计算等处理,最佳带电相位的检测处理,占打印与打印之间的非打印期间的大约一半的时间。但是,上述打印方式,不能应对被打印物是单件物品的情况,即不能应对线缆、软管、硬管等较长的物体的打印。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1-461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以往的对单件物品打印的喷墨记录装置,在打印与打印之间,进行最佳带电相位的检测和要使墨颗粒带上的与打印信息相应的电荷量的计算等,但在线缆、软管和硬管等较长的物体上,不能进行上述这种最佳带电下的打印。此处,对喷墨记录装置的带电信号进行说明。喷墨记录装置通过带电电极对墨颗粒施加2种带电信号。一种是用于形成打印的字符信息的使墨颗粒带上的打印带电信号。另一种是为了检测最佳带电时刻而使墨颗粒带上的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作为喷墨记录装置的特征,要求始终在最佳带电时刻对墨颗粒施加打印带电信号。这是因为当在非最佳带电时刻对墨颗粒施加打印带电信号时,会发生打印的错乱。此外,由于最佳带电时刻会因墨的粘度、温度等多种原因而不断变化,需要在不打印时(不产生打印带电信号时),始终对墨颗粒施加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检测最佳带电时刻的变化,以追踪该变化。使用图6 Ca)说明以往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检测最佳带电时刻的检测方法。图6 (a)中(甲)表示检测被打印物的传感器的信号,(こ)表示存在于对墨颗粒施加的打印信息(打印带电信号)和下一个打印信息(打印带电信号)之间、在没有进行打印的期间中对墨颗粒施加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进行最佳的打印时刻的检测。但是,在打印信息没有中断的无限打印(此处,将在线缆、软管和硬管等数m 数十m的较长的物体表面上连续打印的情况称为无限打印)的应用中,由于不存在打印信息间的时间间隔,在以往的控制方式下如图6 (b)所示,不能对墨颗粒施加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从而不能检测最佳的打印时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线缆、软管和硬管等较长的物体的表面进行打印的无限打印的应用中,也始終检测最佳带电时刻,使得不会发生打印错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喷嘴喷出加压墨,并使该喷嘴以一定周期振动而使该墨以一定周期颗粒化的墨颗粒生成単元;基于 要打印的字符信息对带电电极施加与颗粒化的周期同步的带电信号,使颗粒化的墨颗粒中与打印的点对应的墨颗粒带上电荷的带电单元;使该带有电荷的墨颗粒在偏转电场中偏转的偏转单元;使用槽来回收与不打印的点对应的墨颗粒的回收单元;和通过使被打印物与墨颗粒的偏转方向大致垂直地相对移动,而在被打印物上点阵状地形成字符的字符形成单元,其中,在形成点阵字符时,对不用于打印的墨颗粒施加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在形成点阵字符的过程中检测最佳带电时刻。此外,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在点阵字符之外配置字符宽度调整用墨颗粒,对该字符宽度调整用墨颗粒施加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在形成点阵字符的过程中检测最佳带电时亥IJ。此外,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上述最佳带电时刻的检测按以下方式进行对字符宽度调整墨颗粒在使相位按每颗粒化周期的1/N相(N :整数)偏移的同时施加带电电压,并检测此时的带电电压波形,对由带电时刻检测电路检测出的带电电压从相位0相起依次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检测检测出的带电电压第一次超过阈值电压的相位而检测最佳的带电相位。此外,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对上述字符宽度调整用墨颗粒施加的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的电平,是不能使上述字符宽度调整用墨颗粒越过上述槽的带电电压电平。此外,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上述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具有设定打印内容的设定画面的面板,能够在该面板的设定画面中对字符高度、字符宽度、用于检测带电时刻的墨颗粒数、打印信息、连续次数进行输入设定。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对线缆、软管和硬管等较长的物体上连续打印的无限打印的应用中也能够检测最佳带电时刻,发生打印错乱的可能性很低的喷墨记录装置。附图说明图I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表示说明本专利技术中连续打印的情况下检测最佳带电时刻的打印方法的图。图3表示图2 (b)和(C)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表示根据施加了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的墨颗粒来检测最佳带电时刻的方法的图。图5是表示在喷墨记录装置的面板上输入设定与打印内容相关的数值的画面的图。图6是表示以往的检测最佳带电时刻的方法的时序图。附图标记说明I......MPU2......RAM3......ROM4......显示装置5......面板接ロ6......面板7......带电时刻检测电路8......被打印物检测电路9……打印控制电路10……图像RAM 11......带电信号发生电路12......喷嘴13......带电电极14......正偏转电极15......负偏转电极16......槽17......相位检测传感器18......泵19......被打印物检测传感器20......输送机21......被打印物22......总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进行说明。图I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I中,I是控制喷墨记录装置整体的MPU (微处理器单元),2是暂时存储数据的可擦写的RAM (随机读写存储器),3是预先存储必需的程序和数据的ROM (只读存储器),4是显示打印的内容等的显示装置,5是面板接ロ,6是具备设定画面的面板。7是检测带电时刻的时刻检测电路,8是被打印物检测电路,9是控制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动作的打印控制装置,10是记录使墨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的图像RAM,11是将带电数据变换为打印带电信号或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的带电信号发生电路,12是喷出墨的喷嘴,13是从喷嘴喷出的墨成为颗粒,对该墨颗粒施加电荷的带电电极,14是正偏转电极,15是负偏转电扱,16是回收没有用于打印的墨颗粒和带有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的墨颗粒的槽,17是检测由槽16回收的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的相位检测传感器,18是将从槽16回收的墨再次供给到喷嘴的泵,19是检测被打印物的传感器,20是输运被打印物的输送机,21是作为打印对象的被打印物,22是发送数据等的总线。接着说明打印方法。首先,当经由面板接ロ 5通过面板6输入打印信息后,MP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喷嘴喷出加压墨,并使该喷嘴以一定周期振动而使该墨以一定周期颗粒化的墨颗粒生成单元;基于要打印的字符信息对带电电极施加与颗粒化的周期同步的带电信号,使颗粒化的墨颗粒中与打印的点对应的墨颗粒带上电荷的带电单元;使该带有电荷的墨颗粒在偏转电场中偏转的偏转单元;使用槽来回收与不打印的点对应的墨颗粒的回收单元;和通过使被打印物与墨颗粒的偏转方向大致垂直地相对移动,而在被打印物上点阵状地形成字符的字符形成单元,其中,在形成点阵字符时,对不用于打印的墨颗粒施加相位检测用带电信号,在形成点阵字符的过程中检测最佳带电时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合拓也原田信浩河野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