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168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并输出摆动的摆动输出轴;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并输出转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将所述电机的转动转换为所述摆动输出轴的摆动的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摆动输出轴上进行摆动切割的锯片,并具有切割方向;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扇,以及在所述壳体上设置进风孔,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锯片的位置设置朝向所述锯片的出风口,并在所述风扇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供气流流动的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切割机实现锯片在切割过程中不会过热,避免了在用户更换锯片时烫伤手指,也避免了因锯片过热而导致其自身易折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尤其涉及摆动切割工件的便携式切割机。
技术介绍
现有通过带动锯片摆动切割工件的便携式切割机,其内部设置有电机、由电机驱动的偏心件、与偏心件配合将转动转换成摆动的拨叉、由所述拨叉带动的摆动输出轴、以及安装在摆动输出轴上的锯片。 在所述便携式切割机进行切割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锯片进行切割工件,在这个过程中,锯片因与工件之间的摩擦非常剧烈,而导致锯片的温度非常高,由此导致锯片容易断裂,并且容易将用户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尤其提供一种锯片散热较快的便携式切割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并输出摆动的摆动输出轴;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并输出转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将所述电机的转动转换为所述摆动输出轴的摆动的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摆动输出轴上进行摆动切割的锯片,并具有切割方向;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扇,以及在所述壳体上设置进风孔,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锯片的位置设置朝向所述锯片的出风口,并在所述风扇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供气流流动的风道。优选地,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风道具有风道入口,且所述风道入口沿所述电机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优选地,所述进风孔沿着所述电机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壳体收容所述电机的部分包括端壁和周向围绕所述电机的侧壁,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端壁,所述风道入口设于所述侧壁,所述侧壁沿着所述进风孔至所述风道入口的内径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形成收容所述传动机构的支撑座,所述风道形成于所述支撑座上。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内部设置有收容所述传动机构的收容空间,所述风道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侧壁厚度大于I毫米并小于20毫米。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壳体在所述摆动输出轴伸出所述壳体的周向位置设置挡板,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切割机,通过将出风口朝向锯片设置,实现流经出风口的气流会流向锯片,从而加快了锯片附近的气流流动,从而能够快速的将锯片切割过程产生的热量带走,如此实现锯片在切割过程中不会过热,避免了在用户更换锯片时烫伤手指,也避免了因锯片过热而导致其易折断。由此提高了操作安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锯片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气流也能够将所述锯片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吹走,从而使用户有着较佳的视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立体图;图2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示意图;图3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示意图 ;图4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沿着直线P-P的剖视图;图6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去除左半壳体之后的立体图;图7为图6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进一步去除支撑座之后的立体图;图8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电机以及驱动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摆动输出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为图6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电机、支撑座以及摆动输出轴组装后的立体图;图11为图10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支撑座用于配接电机的一侧的正视图,其中工具驱动轴以及拨叉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图12为图11中所述支撑座的仰视图;图13为图10中所述电机、支撑座以及驱动轴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4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片的示意图;图15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支撑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6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支撑组件的立体图;图17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安装扇形锯片的示意图;图18为图3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电机壳体被部分剖开以展示风道入口 ;图19为图2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沿着直线I-I的剖视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片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片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片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锯片的部分示意图,其中锯齿沿与基部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图24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侧视图;图25为图24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26为图25中支撑组件的连接件的立体图;图27为图25中支撑组件的底板的立体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支撑组件的示意图;图29为图28中支撑组件的示意图30为图29中支撑组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支撑组件的示意图;图32为图31中支撑组件的示意图。其中,10.便携式切割机26.电池包收容部45.第一支撑轴承12.壳体28.握持部46.偏心件14.电机32.开关组件47.驱动轴支撑件 15.电池包33.导向组件48.拨叉16.摆动输出轴34.触发件49.收容部18.传动机构35.左半壳体50.轴孔19.端壁36.控制元件51.配接部20.锯片37.右半壳体52.花键21.支撑组件38.电机轴53.螺钉22.电机收容部40.电机风扇54.偏心轴23.进风孔42.电源线55.固定件24.传动机构收容部44.驱动轴56.偏心轴承58.驱动部116.支座175.垫圈60.安装部118.组装件176.锯片62.第一驱动臂122.连接板178.机身壳体64.第一驱动面124.出风口180.头壳70.工具安装端125.挡板182.连接件72.第二支撑轴承126.风道入口184.底板74.第三支撑轴承128.贯通孔186.第一壳体76.紧固件130.锯片188.第二壳体77.垫圈132.安装孔190.圆形孔78.支撑座134.连接部192.环形钢圈80.第一收容腔136.第二侧壁193.螺钉孔82.第二收容腔138.基部194.配接件83.螺孔139.锯齿部196.抵靠板84.开口140.锯片198.导向组件86.第一开孔142.安装孔200.通孔87.螺孔144.连接部202.底板螺钉孔88.第二开孔146.第二侧壁204.螺钉89.塞块148.基部206.固定板90.连接部150.安装孔208.滚轮92.基部152.锯片210.固定板开槽94.安装孔154.安装孔212.支撑组件96.第一边156.连接部214.连接件98.表面158.第二侧壁216.底板100.锯齿部160.基部218.安装板102.底板162.锯齿部220.抵靠板104.连接组件164.第一边222.导向组件106.锯片开槽166.便携式切割机224.上表面108.导向组件168.壳体226.开槽112.调节开槽170.摆动输出轴228.抵靠板开槽114.锁紧螺钉172.支撑组件230.支撑组件·115.螺母174.紧固件232.抵靠板233.抵靠部 234.导向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I、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10包括壳体12、收容在壳体12内的电机14,为所述电机14提供电能的电池包15,由电机14驱动的摆动输出轴16,位于电机14与摆动输出轴16之间的传动机构18,安装在摆动输出轴16上用于切割工作的锯片20,用于抵靠在待切割的工件(图中未示出)表面为便携式切割机10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并输出摆动的摆动输出轴;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并输出转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将所述电机的转动转换为所述摆动输出轴的摆动的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摆动输出轴上进行摆动切割的锯片,并具有切割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扇,以及在所述壳体上设置进风孔,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锯片的位置设置朝向所述锯片的出风口,并在所述风扇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供气流流动的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益民张士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