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1688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部分伸出所述壳体的摆动输出轴,具有输出轴轴线;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在所述电机驱动下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具有驱动轴轴线;将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转换为所述摆动输出轴的摆动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输出轴轴线与所述驱动轴轴线相互平行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便携式切割机在切割工作过程中的震动较小,提高了切割精度和操作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尤其涉及摆动切割工件的便携式切割机。
技术介绍
现有通过带动锯片摆动切割工件的便携式切割机,其内部设置有电机、由电机驱动的偏心件、与偏心件配合将转动转换成摆动的拨叉、由所述拨叉带动的摆动输出轴、以及安装在摆动输出轴上的锯片。由于现有技术中,电机轴的轴线与摆动输出轴的轴线均相垂直设置,如此导致偏心件与拨叉配合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与摆动输出轴的轴线相平行,此时在所述摩擦力的作用下摆动输出轴会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产生一定位移,由此随着便携式切割机进行切割工件,使便携式切割机负载变大,此时随之摩擦力也加大,此时由摆动输出轴沿轴线方向产生 的震动非常剧烈,导致切割精度差,并且整个机体震动太,用户使用非常不舒适,长时间使用时,给用户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尤其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便携式切割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部分伸出所述壳体的摆动输出轴,具有输出轴轴线;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在所述电机驱动下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具有驱动轴轴线;将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转换为所述摆动输出轴的摆动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输出轴轴线与所述驱动轴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偏心件,以及与所述偏心件配合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摆动输出轴上的拨叉,所述偏心件具有相对于所述驱动轴轴线偏心设置的中心线,所述中心线与所述输出轴轴线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摆动输出轴的摆动频率大于30000次/分。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收容所述电机的电机收容部,以及用于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收容部相分离设置。优选地,所述握持部整体纵长延伸形成握持部纵长延伸方向,所述握持部纵长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轴轴线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输出轴轴线垂直所述握持部纵长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所述握持部同向延伸的电池包收容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便携式切割机,通过将驱动轴的轴线与摆动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从而实现运动转换机构产生的摩擦力会与摆动输出轴的轴线垂直,如此实现摆动输出轴不会沿其轴线方向产生位移,由此,当便携式切割机进行切割工作时,摆动输出轴不会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产生震动,故使安装在摆动输出轴上的锯片能够更加精确的进行切割,并且使便携式切割机具有非常良好的操作舒适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 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立体图;图2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示意图;图3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示意图;图4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沿着直线P-P的剖视图;图6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去除左半壳体之后的立体图;图7为图6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进一步去除支撑座之后的立体图;图8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电机以及驱动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摆动输出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为图6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电机、支撑座以及摆动输出轴组装后的立体图;图11为图10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支撑座用于配接电机的一侧的正视图,其中工具驱动轴以及拨叉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图12为图11中所述支撑座的仰视图;图13为图10中所述电机、支撑座以及驱动轴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4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片的示意图;图15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支撑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6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支撑组件的立体图;图17为图I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安装扇形锯片的示意图;图18为图3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电机壳体被部分剖开以展示风道入口 ;图19为图2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沿着直线I-I的剖视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片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片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片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锯片的部分示意图,其中锯齿沿与基部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图24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切割机的侧视图;图25为图24中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26为图25中支撑组件的连接件的立体图;图27为图25中支撑组件的底板的立体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支撑组件的示意图;图29为图28中支撑组件的示意图;图30为图29中支撑组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支撑组件的示意图;图32为图31中支撑组件的示意图。其中,10.便携式切割机32.开关组件49.收容部12.壳体33.导向组件50.轴孔14.电机34.触发件51.配接部15.电池包35.左半壳体52.花键16.摆动输出轴36.控制元件53.螺钉18.传动机构37.右半壳体54.偏心轴19.端壁38.电机轴55.固定件 20.锯片40.电机风扇56.偏心轴承21.支撑组件42.电源线58.驱动部22.电机收容部44.驱动轴60.安装部23.进风孔45.第一支撑轴承62.第一驱动臂24.传动机构收容部46.偏心件64.第一驱动面26.电池包收容部47.驱动轴支撑件70.工具安装端28.握持部48.拨叉72.第二支撑轴承74.第三支撑轴承126.风道入口182.连接件76.紧固件128.贯通孔184.底板77.垫圈130.锯片186.第一壳体78.支撑座132.安装孔188.第二壳体80.第一收容腔134.连接部190.圆形孔82.第二收容腔136.第二侧壁192.环形钢圈83.螺孔138.基部193.螺钉孔84.开口139.锯齿部194.配接件86.第一开孔140.锯片196.抵靠板87.螺孔142.安装孔198.导向组件88.第二开孔144.连接部200.通孔89.塞块146.第二侧壁202.底板螺钉孔90.连接部148.基部204.螺钉92.基部150.安装孔206.固定板94.安装孔152.锯片208.滚轮96.第一边154.安装孔210.固定板开槽98.表面156.连接部212.支撑组件100.锯齿部158.第二侧壁214.连接件102.底板160.基部216.底板104.连接组件162.锯齿部218.安装板106.锯片开槽164.第一边220.抵靠板108.导向组件166.便携式切割机222.导向组件112.调节开槽168.壳体224.上表面114.锁紧螺钉170.摆动输出轴226.开槽115.螺母172.支撑组件228.抵靠板开槽116.支座174.紧固件230.支撑组件118.组装件175.垫圈232.抵靠板122.连接板176.锯片233.抵靠部124.出风口178.机身壳体234.导向组件125.挡板180.头壳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I、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10包括壳体 12、收容在壳体12内的电机14,为所述电机14提供电能的电池包15,由电机14驱动的摆动输出轴16,位于电机14与摆动输出轴16之间的传动机构18,安装在摆动输出轴16上用于切割工作的锯片20,用于抵靠在待切割的工件(图中未示出)表面为便携式切割机10提供支撑的支撑组件21。壳体12包括具有纵长延伸的电机收容部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部分伸出所述壳体的摆动输出轴,具有输出轴轴线;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在所述电机驱动下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具有驱动轴轴线;将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转换为所述摆动输出轴的摆动的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轴线与所述驱动轴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益民张士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