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轮胎模具的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160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轮胎模具的铸造装置,包括外钢模(1)和位于外钢模(1)内侧的石膏铸型(2),外钢模(1)和石膏铸型(2)之间构成铸腔(3),所述石膏铸型(2)的端面外侧设有薄壁管(4),所述薄壁管(4)的一端固定在石膏铸型(2)的端面上,薄壁管(4)的另一端沿薄壁管(4)的长度方向朝铸腔(3)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薄壁管使铸造出的轮胎模具内部具有需要的气孔,省略了轮胎模具铸造后需要一一钻孔的过程,省时省力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钻孔时出现的钻头崩断和钻孔位置错误的缺陷,使轮胎模具能完全按图纸施工,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质量稳定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模具的制造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省时省力且成本低、质量稳定的铝合金轮胎模具的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胎模具属于橡胶模压模,轮胎的外观和品质取决于轮胎模具的外观、胶料的流动性和排气性的好坏。而要解决上述问题,除在胶料配方上提高橡胶的流动性能外,更主要的是在轮胎模具上设置排气孔和排气槽,以便于轮胎在制造过程中排气,防止缺胶和气鼓等缺陷的产生。因此轮胎模具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设置非常多的排气孔或排气槽。对于轮胎模具的排气孔,目前轮胎模具行业普遍采用人工或机器打孔的方式。以 半钢子午线轮胎模具为例,根据轮胎花纹不同,表面气孔也有多有少,往往一付轮胎活络模具大概设有1800-2500个深度在35-70mm之间的气孔,轮胎活络模具上的气孔一般是先用钻头或电极放电打孔,然后再在钻孔内镶嵌气管。这种钻孔方式由于气孔的数量较多,因此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成本较高;同时由于人工打孔或机器打孔时,打孔的力度无法精确控制,钻头崩断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由此导致气孔的位置、模具的外观不能完全按图纸要求施工,无法满足客户要求,致使半成品轮胎模具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轮胎模具的铸造装置,包括外钢模(1)和位于外钢模(1)内侧的石膏铸型(2),外钢模(1)和石膏铸型(2)之间构成铸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铸型(2)的端面外侧设有薄壁管(4),所述薄壁管(4)的一端固定在石膏铸型(2)的端面上,薄壁管(4)的另一端沿薄壁管(4)的长度方向朝铸腔(3)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蕾菲赛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