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扳手夹头装置,主要在本体顶面斜向插孔内壁处,设有多个大致呈矩形的导孔,分别供多个亦大致呈矩形的夹爪穿置,如此,即能利用制动齿环内壁的斜齿与夹爪的导齿啮合,使夹爪随制动齿环旋转而上、下滑移,藉以夹固或松放钻头。因此,在受限位而无自由度随动的情形下,能有效提高旋动操作时的顺畅度,且矩形的导孔无须再经过铰孔加工,所以,在制作上更加容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免扳手夹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制造更容易、使用操作更顺畅的免扳手夹头装置。“夹头装置”特殊的夹持方式具有即时更换钻头的特性,所以,可以被广泛应用在手电钻、车床、铣床、钻床....等工具机上;但是,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前的夹头装置10在换装钻头11时,需另外藉助扳手12的锁释动作,才能使夹头装置10松放或夹紧钻头11,因而形成使用上的困扰及不便。请参阅图2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许多如台湾专利公告第256120号案“改良之钻床夹头”的研究、问市。该夹头20主要包含一本体21、一制动齿环22及多个夹爪23。其中,该本体21内设有一插孔211供钻头212插置,其内壁面设有多个自本体21顶面斜向插孔211方向延伸的导孔213,供该夹爪23穿插。而该导孔213的孔形大致呈圆弧形,且该夹爪23亦配合导孔213的孔形而大致呈半圆形,并于外侧面设有多个导齿231。另外,该制动齿环22是环置在本体21的周侧,利用其内壁斜设的齿环221与夹爪23的导齿231啮合。如此,当使用者旋动制动齿环22时,即可藉由制动齿环22内的斜齿221驱动夹爪23,使夹爪23于本体20的导孔213内向前或向后滑移,藉以夹紧钻头212或松放钻头212。该夹头20虽具有可以夹紧、松放钻头212的使用功效,但是,在实际使用上却仍存在以下缺点一、由于该本体20的导孔213大致呈圆弧形,而该夹爪23大致呈半圆柱体,所以,一但该夹爪23穿置在导孔213内,在不影响夹爪23滑移进退的情形下,该导孔213的孔径一定会比夹爪23的最大外径大,而具有适当的游动间隙。因此,当该夹爪23已夹住钻头212高速旋转,并对工件施工时,该夹爪23在左右不受圆弧形导孔213限制的情形下,会因施工时(特别是启动时)的扭转力而具有一自由度的随动,造成该夹爪23有微动、咬合不精确的情况,使夹爪23的导齿231甚或夹爪23本身造成毁损或断裂,形成使用上的困扰。二、再者,由于本体的插孔与圆形导孔的顶段不相连,该圆弧型导孔213需经过铰孔加工的程序,且该夹爪23亦需经过处理才能形成半圆柱体,因此,该本体20及夹爪23在制作上相当繁琐,不符合经济效益。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旋动操作时的顺畅度,且制作更加容易的免扳手夹头装置。因此,本技术的免扳手夹头装置,包括一本体、设置于该本体中央的一插孔、自该本体顶面向插孔倾斜延伸的多个导孔及分别穿置于导孔中的多个夹爪;其特征在于该导孔大致呈矩形与该插孔由顶面到底面完全连通,该夹爪配合本体的导孔而大致为矩形柱体。因此,将半圆配合改为矩形配合的导孔及夹爪,在受限位而无自由度随动的情形下,能有效提高旋动操作时的顺畅度。另外,该导孔由顶到底与该插孔完全连通,所以矩形的导孔无须再经过铰孔加工,因此,使制作更加容易,而能大幅提高经济效益。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免扳手夹头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为以往夹头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台湾专利公告第256120号案“改良之钻床夹头”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体、止推片、止推轴承及制动齿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本体与夹爪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3、图4和图6所示,本技术主要包含一本体30、三夹爪40、一止推片50、一止推轴承60、一制动齿环70及一外壳80。该本体30于中央设有一插孔31,且于插孔31顶段固设有一接头32,且在顶面斜向插孔31内壁设有一大致呈矩形的导孔33,该导孔33由顶到底与该插孔31完全连通。另外,本体30周侧近导孔33上段的位置处凹设有一环槽34而该接头32顶段周侧设有多个细齿环321。该夹爪40配合本体30的导孔33而大致为矩形柱体,其于外侧凹设有多个导齿41。该止推片50环置在本体30的环槽34内。该止推轴承60环置在本体30的环槽34内,而位于止推片50底面,藉以辅助制动齿环70旋转。该制动齿环70环置在本体30的环槽34内,且位于止推轴承60底面,该制动齿环70是二半圆体且是以一束环71束紧对合而成,且于内壁环设有多个斜齿72,及于外周设有多个细齿环73。该外壳80罩设在本体30外周,包含有一上盖81及下罩82,其中,该上盖81是套设在本体30上段,其于内壁具有一凹环811,且于中央设有一穿孔812,供该上盖81以其穿孔812迫压入本体30的接头32外周,以其穿孔812内壁与细齿环321咬合,而该下罩82则迫压在本体30周侧,以中段位置处的内壁面与制动齿环70的细齿环73咬合,其于顶段凸设有一嵌插环821与上盖81的凹环811穿接,及于底端设有一勾扣环822,抵扣在本体30末端。上述是本技术构造、位置及特征的说明,请配合图5所示,其组配时,只须先将夹爪40穿置在本体30的插孔31内,再依序将止推片50、止推轴承60及制动齿环70套置在本体30的插孔31内,使制动齿环70分别与止推轴承60接触,并利用内壁的斜齿72与夹爪40的导齿41啮合。然后,将束环71套置在制动齿环70末段外周,藉以将制动齿环70定位在本体30外周,然后,将下罩82迫压入本体30外周,使其内壁与制动齿环70的细齿环73咬合,同时以其底端的勾扣环822与本体30底端抵扣而获得定位,最后,再将上盖81迫压入本体30的接头32外周,使上盖81以其穿孔812内壁与细环齿321咬合,并以其凹环811与嵌插环821穿接,而获得定位,完成组装。请配合图6所示,当使用者旋动外壳80的下罩82时,即能利用下罩82内壁面与制动齿环70细齿环73的咬合关系,驱使制动齿环70以其斜齿72,带动夹爪40于本体30的导孔33内向前或向后滑移,使容纳钻头的孔径缩小或放大,藉以夹紧钻头90或松放钻头90,使操作者能快速换装钻头90,供加工物件。本技术利用上述构造具有以下所列的优点及功效一、由于该本体30的导孔33大致呈矩形,而该夹爪40亦配合导孔33的孔形而大致呈矩形柱体,所以,该夹爪40穿置在导孔33内时,其左右必受矩形导孔33的限制,因此,即使该夹爪40已夹住钻头90高速旋转,并且对工件施工时,也不会因施工时的扭转力而具有任何自由度的随动,所以,该夹爪40在施工时不会有微动的情形,能保护夹爪40不受损伤藉以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及实用性。二、另外,由于该矩形导孔33与本体30的插孔31由顶到底完全连通,所以,由于导孔33与插孔31的矩形结构形态,该本体30可直接以粉末冶金的方式,利用模具配合模心以轴向一体压铸成形,然后再与接头32迫合固接而成。因此,在粉末冶金所压铸的成品,精度及光滑度通常优于以往铸造品的情形下,本技术的导孔33已具有适当的光滑度,根本不需再经过铰孔加工的程序。而一般夹头的本体,由于其插孔与圆形导孔的顶段不相连的结构形态,无法以粉末冶金制成,所以无法达到上述功效。且该夹爪40亦只须切削成形即可,不必再经过其他加工制作程序而形成半圆柱体,所以,本技术本体30及夹爪40在制作程序上较以往本体及夹爪简易,而能符合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免扳手夹头装置,包括一本体、设置于该本体中央的一插孔、自该本体顶面向插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扳手夹头装置,包括一本体、设置于该本体中央的一插孔、自该本体顶面向插孔倾斜延伸的多个导孔及分别穿置于导孔中的多个夹爪;其特征在于:该导孔大致呈矩形与该插孔由顶面到底面完全连通;该夹爪配合本体的导孔而大致为矩形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勋,
申请(专利权)人:杨宗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