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标专利>正文

台钻多用钻头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930 阅读:9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台钻钻头的夹持附件,由可套装于台钻连接筒外的外筒和可套装于外筒内的钻套组成,外筒的上部置有可穿过连接筒凹槽的螺钉,外筒的下部内的空腔为底大上小的锥孔,其锥度与钻头钻杆的锥度相同,锥孔的顶端连接一条形孔,钻套的形状与外筒下部的空腔相适应,可套装于其内,钻套内开有与外筒空腔相同的钻杆腔,钻杆腔顶端为穿越钻套外壁的条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加大台钻的最大钻径,扩大台钻使用范围,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床
,具体地说,是一种台钻钻头的夹持附件。小型普通钻床(台钻)的钻头部分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钻头1夹持在卡爪式夹持结构2内,夹持结构2通过带有条形凹槽3的连接筒4与台钻的旋转头5连接,受力矩关系的影响,夹持结构2所能夹持的钻头直径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一般最大钻径仅为12mm,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代替原台钻夹持结构,能够夹持更大钻径钻头的台钻多用钻头卡头。本技术采用以下方式实现该台钻多用钻头卡头,由可套装在台钻连接筒外的外筒和可套装于外筒内的钻套组成,外筒的上部开有螺孔,内置螺钉穿过连接筒上的凹槽实现外筒与连接筒的连接,外筒下部内的空腔为底大上小的锥孔,其锥度与钻头钻杆的锥度相同,锥孔的顶端连接一条形孔,钻套的形状与外筒下部内的空腔相适应,可套装于其内,钻套内开有与外筒空腔形状相同的钻杆腔,钻杆腔顶端为穿越钻套外壁的条形通孔。使用时,将台钻原有夹持结构取下,把外筒套装在连接筒上,再把钻套套装于外筒下部内,即可将钻杆插入钻杆腔内进行钻孔作业。本技术台钻多用卡头由于直接安装在台钻连接筒外,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较原夹持结构明显增大,所使用钻头的最大钻径可显著提高,扩大了台钻的使用范围。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折方便的特点。图1为台钻原有钻头夹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筒和钻套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外筒6内的空腔10、钻套7及其内部的钻杆腔11的形状均与钻头1的钻杆的形状相近,其锥度都相同,以实现彼此的套装和卡接。可以制有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多个钻套7,构成系列,当多个钻套7彼此套装时,即可卡接不同规格的钻头,实现多用。外筒6与连接筒4的连接,一般以螺钉9穿过螺孔8和凹槽3即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在外筒6的上部侧面置有辅助紧固螺钉13,以进一步提高外筒6与连接筒4之间的紧固性。钻套7的条形通孔12的作用是,可用钎子从此孔内敲击钻杆顶端,以便于取出钻杆。权利要求1.台钻多用钻头卡头,由可套装在台钻连接筒(4)外的外筒(6)和可套装于外筒(6)内的钻套(7)组成,外筒(6)的上部开有螺孔(8),内置螺钉(9)穿过连接筒(4)上的凹槽(3)以实现外筒(6)与连接筒(4)的连接,外筒(6)下部内的空腔(10)为底大上小的锥孔,其锥度与钻头(1)的钻杆的锥度相同,锥孔的顶端连接一条形孔,钻套(7)的形状与外筒(6)下部的空腔(10)相适应,可套装于其内,钻套(7)内开有与外筒空腔(10)形状相同的钻杆腔(11),钻杆腔顶端为穿越钻套(7)外壁的条形通孔(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钻多用钻头卡头,其特征在于,外筒(6)上部的侧面置有辅助紧固螺钉(13)。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台钻钻头的夹持附件,由可套装于台钻连接筒外的外筒和可套装于外筒内的钻套组成,外筒的上部置有可穿过连接筒凹槽的螺钉,外筒的下部内的空腔为底大上小的锥孔,其锥度与钻头钻杆的锥度相同,锥孔的顶端连接一条形孔,钻套的形状与外筒下部的空腔相适应,可套装于其内,钻套内开有与外筒空腔相同的钻杆腔,钻杆腔顶端为穿越钻套外壁的条形通孔,本技术可加大台钻的最大钻径,扩大台钻使用范围,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文档编号B23B45/14GK2277310SQ97204600公开日1998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李德标 申请人:李德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台钻多用钻头卡头,由可套装在台钻连接筒(4)外的外筒(6)和可套装于外筒(6)内的钻套(7)组成,外筒(6)的上部开有螺孔(8),内置螺钉(9)穿过连接筒(4)上的凹槽(3)以实现外筒(6)与连接筒(4)的连接,外筒(6)下部内的空腔(10)为底大上小的锥孔,其锥度与钻头(1)的钻杆的锥度相同,锥孔的顶端连接一条形孔,钻套(7)的形状与外筒(6)下部的空腔(10)相适应,可套装于其内,钻套(7)内开有与外筒空腔(10)形状相同的钻杆腔(11),钻杆腔顶端为穿越钻套(7)外壁的条形通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标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