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宏专利>正文

端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00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金属切削机加工领域,特别是适用于加工直径较大的孔。解决了现有的套料刀排屑不畅等问题。通过类似普通车刀状和刀头部的弧线结构,且从工件端面切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利于加工中的排屑,保证加工的孔表面光洁度和精度,节省了制造刀具的材料提高了刀具的强度和刚性,对于加工后的芯料仍有再利用之价值。(*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金属切削机加工领域的切削刀具。现在对于加工直径较大的孔或轴如垫圈、螺母、法兰盘,多台阶轴等,一般采用套料钻切削加工,这种套料钻的刀齿分布在圆管形的刀体上,通过单刃或多刃进行切削,但该钻在切削较深的孔时,不能有效的断清。当钻在孔中,钻杆的内外圆柱面与加工表面的间隙较小。不利于排屑而散热效果也较差,影响了加工工件孔表面的光洁度和刀具的耐用度,因此往往需要强迫注入高压切削液和重复修磨刀刃降低了生产效率,且用以制造刀体及钻杆的钢管的强度和刚性也较低不利于硬性材料工件的切削加工。本技术的目的是节省刀具,利于排屑,提高刀具的强度和刚性,对于切削后仍有可保留芯材再利用之功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刀杆、颈部、刀头、刀片组成其刀头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状(月牙形)而刀头的纵向之一端呈弧线距刀片接触处起逐渐上升,并随刀头长度的增加即孔越深而与另一端线趋于水平;根据工件性能及切削孔径的位置不同,刀杆与刀头可垂直或平行安置,且刀杆与刀头固定成整体式或径连接为分离式。本技术的效果解决了现有套料刀的不足,结合套料刀及车刀的结构特点,便于制造,加工孔时容易排屑,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加工工件孔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切刀,由刀杆、颈部、刀头、刀片组成,其特征是(a)刀头的横截面为圆弧状,(b)刀头纵向之一端呈弧线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
申请(专利权)人:王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