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杀菌微胶囊及其悬浮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79315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杀菌微胶囊悬浮剂及制备方法。该微胶囊的芯材活性成分为那他霉素,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该微胶囊可用于防治农作物土传真菌病害,具有活性成分释放缓慢,持效期长、杀菌谱广、用量低、杀菌效果好、不易获得抗性等特点,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加工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那他霉素微胶囊及其悬浮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土传真菌病害一直是困扰果蔬生产的一大问题,如甘蓝枯萎病、西瓜枯萎病、黄瓜枯萎病等,这些病害轻则产量下降20%-30%,重则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例如,北京延庆县2002-2006年期间甘蓝枯萎病年发生面积增加了 6. 5倍,年产量损失由2002的18万kg发展到2006年的137万kg,累计年产量损失达到403万kg。目前,该病害有快速发展和蔓 延态势,危害日趋加重,已经构成对当地甘蓝生产的巨大威胁,而且生产中缺少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甘蓝生产中的防治难题。因此,研发新的病害防治技术迫在眉睫。其中,创制新农药是一条主要的途径,但研发出能够满足安全、高效、经济三原则的新药的概率越来越低,开发时间和费用也大幅度增加。相比之下,开发各种新的剂型和施用技术却是一条简单易行的方法。生物农药具有耗资少、周期短、无残留、无公害、特异性强、对人畜及天敌无副作用、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但不少生物农药存在稳定性较差、对光敏感等弱点,如那他霉素等。那他霉素(Natamycin, N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那他霉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脲醛树脂作为壁材,包括如下步骤:按脲素和甲醛的摩尔比1:1.5称取脲素和甲醛,将甲醛置于反应容器内,在磁力搅拌下按比例加入脲素,搅拌溶解后,用体积比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8.0?9.0,65?75℃下反应50?70min,得到透明粘稠的脲醛树脂预聚体溶液;另称取那他霉素,分散于以质量计为那他霉素2?3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9%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中,搅拌下加入前述脲醛树脂预聚体溶液,使得那他霉素与脲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1,5000?7000rpm分散8?12min,然后缓慢滴加体积比为10%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1.5?3.0后,逐步升温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向阳刘伟成卢彩鸽郑雅婧张殿朋张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