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间隙线路型避雷器电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35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9
一种空气间隙线路型避雷器电极结构,包括有上、下电极,其中下电极连接在包箍上,而包箍夹住并固定输电线路的原导线。该结构在原导线上加装放电间隙下电极,使电弧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产生,避免了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弧烧伤甚至烧断导线;同时,能多次经受电弧灼烧,更新维护方便、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间隙线路型避雷器电极结构,主要是解决间隙放电时电弧损伤导线问题。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易遭雷击段采用空气间隙线路型避雷器作为线路防雷的有效保护电器,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目前在输电线路上已大量使用。市场上使用的空气间隙避雷器的放电间隙结构的组成为放电间隙上电极和放电间隙下电极,下电极均用输电线路原导线代替,这样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极容易烧伤甚至烧断导线,引起断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空气间隙线路型避雷器电极结构,通过该结构既保证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不会烧伤甚至烧断导线,又便于安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空气间隙线路型避雷器电极结构,包括上电极,其特征是在输电线路原导线上固定安装下电极,使原来从上电极和导线之间产生的电弧,改变为从上电极和下电极产生。这样避免了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弧烧伤甚至烧断导线。所述的下电极可连接在下电极包箍上,而下电极包箍夹住并固定导线。并且所述的下电极与上电极呈十字交错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原导线上加装放电间隙下电极,使电弧在上电极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间隙线路型避雷器电极结构,包括上电极(2),其特征在于:在输电线路原导线(4)上固定安装下电极,使原来从上电极(2)与导线(4)之间产生的电弧,改变为从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产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越李向军姜玉根吴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