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722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工装,包括防护壳体、绝缘槽、接触棒和安装螺钉;所述绝缘槽内设有扳手,所述绝缘槽上固定有接触棒,所述接触棒包括接触棒体、弹簧、防松螺母、压线套筒,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接触棒体头部的下端,所述压线套筒设在所述接触棒体的尾部,所述防松螺母设在所述接触棒体与压线套筒的交界处;所述安装螺钉固定在所述防护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使用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利于批量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测试エ装,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测试エ装,适用于千兆网ロ交换机电源端子的测试。
技术介绍
千兆网ロ交換机是电カ系统的通讯设备,该类设备在其调试及拷机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电源接线端子与外部测试设备进行电气连接。现有两种连接方式ー种是在测试环节使用千兆网ロ交换机电源接线端子自身的十只接线螺钉将外部导线直接压紧,但是这种连接方式接线效率低下、操作空间有限。另ー种是使用台式测试エ装,即利用台式测试エ装的探针接触千兆网ロ交换机电源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探针固定在支架上,其尾部接外部测试设备。但是台式测试エ装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不利于拷机时批量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利于批量使用的测试エ装。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测试エ装,包括防护壳体、绝缘槽、接触棒和安装螺钉;所述绝缘槽内设有扳手,所述绝缘槽上固定有接触棒,所述接触棒包括接触棒体、弹簧、防松螺母、压线套筒,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接触棒体头部的下端,所述压线套筒设在所述接触棒体的尾部,所述防松螺母设在所述接触棒体与压线套筒的交界处;所述安装螺钉固定在所述防护壳体上。所述绝缘槽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为长方形槽,两边为等大的倒L形槽,所述扳手设置在倒L形槽内。所述扳手上设有转轴,所述扳手与所述倒L形槽之间设有板簧。所述接触棒包括第一接触棒、第二接触棒,第一接触棒列成ー排,第二接触棒列成ー排,第一接触棒与第二接触棒交错排列。所述第二接触棒比所述第一接触棒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接触棒固定在绝缘槽上的结构使得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扳手与电源接线端子卡接快速灵活,使得本技术装卸方便,易于维护;另外本技术结构巧妙,使得制造成本低。综上,本技术利于批量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參见图I、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ー种测试エ装,包括防护壳体2、绝缘槽I、接触棒7、8和安装螺钉3 ;绝缘槽I内设有扳手10,绝缘槽I上固定有接触棒7、8,接触棒7、8包括接触棒体、弹簧6、防松螺母5、压线套筒4,弹簧6设在接触棒体头部的下端,压线套筒4设在接触棒体的尾部,防松螺母5设在接触棒体与压线套筒4的交界处;安装螺钉3固定在防护壳体2上。扳手10上设有转轴11,扳手10与倒L形槽之间设有板簧12。接触棒包括第一接触棒7、第二接触棒8,第一接触棒7列成ー排,第二接触棒8列成ー排,第一接触棒7与第二接触棒8交错排列。第二接触棒8比第一接触7棒长。压线套筒4尾部各有ー个与外部接入导线相匹配的压线孔,用来与测试仪器的导线连接。使用本技术进行测试连接时,手持防护壳体2对准交换机电源端子推入,由 于两侧板簧12的作用,将扳手10卡入到电源接线端子两边的限位卡槽中,从而实现了本技术与电源接线端子的连接;同时受轴向结合力影响,接触棒将带动固定在其上的防松螺母5和压线套筒4后退,而被压缩的弹簧6又对接触棒产生反作用力使其顶紧在电源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上,从而实现了测试设备的电气接入。而且由于压缩弹簧6的作用,该接触方式对电源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轴向位置没有太高的要求。当测试完毕需要移除本技术吋,则只需轻轻挤压两侧的扳手10,即可断开本技术与电源接线端子的连接,受弹簧6的作用,接触棒带动其尾部的压线套筒4及导线复位,测试设备的电气接入也同时解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体、绝缘槽、接触棒和安装螺钉;所述绝缘槽内设有扳手,所述绝缘槽上固定有接触棒,所述接触棒包括接触棒体、弹簧、防松螺母、压线套筒,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接触棒体头部的下端,所述压线套筒设在所述接触棒体的尾部,所述防松螺母设在所述接触棒体与压线套筒的交界处;所述安装螺钉固定在所述防护壳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槽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为长方形槽,两边为等大的倒L形槽,所述扳手设置在倒L形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上设有转轴,所述扳手与所述倒L形槽之间设有板簧。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棒包括第一接触棒、第二接触棒,第一接触棒列成一排,第二接触棒列成一排,第一接触棒与第二接触棒交错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棒比所述第一接触棒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工装,包括防护壳体、绝缘槽、接触棒和安装螺钉;所述绝缘槽内设有扳手,所述绝缘槽上固定有接触棒,所述接触棒包括接触棒体、弹簧、防松螺母、压线套筒,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接触棒体头部的下端,所述压线套筒设在所述接触棒体的尾部,所述防松螺母设在所述接触棒体与压线套筒的交界处;所述安装螺钉固定在所述防护壳体上。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使用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利于批量使用。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758023SQ20122041301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尹东海, 蒋维新, 邓吉勇, 洪伟 申请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体、绝缘槽、接触棒和安装螺钉;所述绝缘槽内设有扳手,所述绝缘槽上固定有接触棒,所述接触棒包括接触棒体、弹簧、防松螺母、压线套筒,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接触棒体头部的下端,所述压线套筒设在所述接触棒体的尾部,所述防松螺母设在所述接触棒体与压线套筒的交界处;所述安装螺钉固定在所述防护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东海蒋维新邓吉勇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