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722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包括电压通道模块、电流通道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上位机、输出显示装置及输出打印装置,所述电压通道模块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电流通道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流通道模块与所述上位机相连,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输出显示装置及所述输出打印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将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分开布置,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无线连接,实现了氧化锌避雷器测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和同步采集,简化了现场接线,避免了周边干扰因素对测量数据精度的影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及稳定可靠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测试仪器
,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
技术介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其优越的非线性特征,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 避雷器长期工作在运行电压下,多次承受各种过电电压的冲击,再加上阀片受潮老化等原因,随着时间推移,避雷器的整体性能逐渐下降。目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主要是通过带电检测和离线检测来综合判断其运行特性。现有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大多采用总泄露电流、阻性电流基波和三次谐波等检测方法,但由于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的采集往往不能同步,而且长距离现场布线受到的干扰十分严重,测量得到的数据精度不高。另外现场布线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远距离现线布线复杂、易受干扰、测量数据精度不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包括电压通道模块、电流通道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上位机、输出显示装置及输出打印装置,所述电压通道模块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电流通道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流通道模块与所述上位机相连,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输出显示装置及所述输出打印装置相连;其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将所述电压通道模块的电压数据传送到所述电流通道模块中,所述电流通道模块将所述电压数据和所述电流通道模块的电流数据一起发送至所述上位机中。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压通道模块包括电压传感器单元、电压放大单元及电压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电压传感器单元、所述电压放大单元及所述电压信号处理单元依次相连,所述电压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压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 A/D(analog-digital /数模)转换器、第一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第一单片机及第一随机存储器,所述第一 A/D (数模)转换器、所述第一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所述电压放大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 A/D转换器与所述电压放大单元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 A/D转换器为10位并行芯片C196KC。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流通道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单元、电流放大单元及电流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电流传感器单元、所述电流放大单元及所述电流信号处理单元依次相连,所述电流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上位机相连;所述电流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流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二 A/D转换器、第ニ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第二单片机及第ニ随机存储器,所述第二 A/D转换器、所述第二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所述第二单片机与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与所述电流放大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 A/D转换器与所述电流放大单元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 A/D转换器为10位并行芯片C196KC。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输出显示装置为TFT (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真彩液晶显示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将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分开布置,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无线连接,当电压信号处理单元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出同步命令至电流信号处理单元,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同时采集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所采集的电压信号经电压信号放大单元放大后经电压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得到三相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所采集的电流信号经电流信号放大单元放大后经电流信号处理単元处理得到三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三相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再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到电流信号处理单元,经处理后与三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一起发送到上位机,通过上位机系统软件处理运算,最終通过输出显示装置和输出打印装置显示测试结果,从而实现了氧化锌避雷器測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和同步采集,简化了现场接线,避免了周边干扰因素对测量数据精度的影响。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及稳定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一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电压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的电流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參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包括电压通道模块I、电流通道模块2、无线收发模块3、上位机4、输出显示装置5及输出打印装置6,电压通道模块I通过无线收发模块3与电流通道模块2相连接,电流通道模块2与上位机4相连,上位机4分别与输出显示装置及5输出打印装置6相连;其中,无线收发模块3将电压通道模块I的电压数据传送到电流通道模块2中,电流通道模块2将电压数据和电流通道模块2的电流数据一起发送至上位机4中。请继续參阅图1,电压通道模块I包括电压传感器单元101、电压放大单元102及电压信号处理单元103,电压传感器单元101、电压放大单元102及电压信号处理单元103依次相连,电压信号处理单元103与无线收发模块3相连。其中,电压传感器单元101由三个无源线性电磁感应式电压互感器组成,电压传感器单元101的一端与电压传感器引线相连。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压信号处理单元103包括第一 A/D (模数)转换器10301、第一可编程逻辑门阵列10302、第一单片机10303及第一随机存储器10304,第一 A/D转换器10301、第一可编程逻辑门阵列10302、第一单片机10303与第一随机存储器10304依次连接,第一单片机10303与电压放大单元102的控制端相连,第一 A/D转换器10301与电压放大单元102的数据输出端相连。其中,第一 A/D转换器10301为10位并行芯片C196KC。请继续参考图1,电流通道模块2包括电流传感器单元201、电流放大单元202及电流信号处理单元203,电流传感器单元201、电流放大单元202及电流信号处理单元203 依次相连,电流信号处理单元203与上位机4相连;电流信号处理单元203与无线收发模块3相连。其中,电流传感器单元201由三个无源线性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组成,电流传感器单元201的一端与电流传感器引线相连。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流信号处理单元203包括第二 A/D转换器20301、第二可编程逻辑门阵列20302、第二单片机20303及第二随机存储器20304,第二 A/D转换器20301、第二可编程逻辑门阵列20302、第二单片机20303与第二随机存储器20304依次连接,第二单片机20303与电流放大单元202的控制端相连,第二 A/D转换器20301与电流放大单元202的数据输出端相连。其中,第二 A/D转换器20301为10位并行芯片C196KC。电流传感器单元201采集得到的电流信号经电流放大单元202放大再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通道模块、电流通道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上位机、输出显示装置及输出打印装置,所述电压通道模块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电流通道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流通道模块与所述上位机相连,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输出显示装置及所述输出打印装置相连;其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将所述电压通道模块的电压数据传送到所述电流通道模块中,所述电流通道模块将所述电压数据和所述电流通道模块的电流数据一起发送至所述上位机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军虎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仪天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