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63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包括套筒、芯轴、以及将芯轴定位在套筒的内腔中的主轴承和中间轴承,所述芯轴的内端向后延伸至套筒插入端,所述芯轴的内端还设有与所述套筒插入端相配合的尾部轴承。由于将芯轴延伸至套筒插入端,并通过尾部轴承固定在套筒内腔中,相对于芯轴外端伸出套筒外部形成的悬臂梁而言,整个芯轴的长度比原来增长了很多。当加工大型工件、负荷较大时,芯轴顶尖处使得因轴向推力而造成的芯轴顶尖处的径向跳动也随之减小,从而提高整个机床的承荷能力,保证了加工精度。同时该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还设置所述中间轴承为推力轴承,使得芯轴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推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承受大负荷的高速回转顶尖。
技术介绍
回转顶尖广泛用于各种机床,尤其是现在快速发展的数控机床。现有数控机床具有转速快、承受负荷大的特点,这就对回转顶尖这一工件夹持的附件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长期以来,大多数机床的回转顶尖都是设置在机床尾座上,通常包括套筒、芯轴、将芯轴定位在套筒中的主轴承和中间轴承。其中,所述中间轴承通过套筒和芯轴上设置的台阶来定位,所述主轴承通过芯轴上设置的台阶和通过螺纹密封在套筒端部的端盖来定位,由此使得芯轴可在套筒中转动,实现回转。由于两轴承之间的间距较短,芯轴上伸出套筒部分的顶尖形成悬臂梁结构,在加工大型工件、承受较大负荷时,较大的轴向力非常容易将此短轴顶偏,从而加速了轴承的磨损,使得顶尖产生较大的径向圆跳动,降低了机床的加工精度。使得机床对加工的工件有一定的限制,从而严重制约了高速数控机床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回转顶尖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夹持大工件、承受较大负荷的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在本技术所述的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中,实施本技术的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将芯轴延伸至套筒插入端,并通过尾部轴承固定在套筒内腔中,相对于芯轴外端伸出套筒外部形成的悬臂梁而言,整个芯轴的长度比原来增长了很多。当加工大型工件、负荷较大时,芯轴顶尖处使得因轴向推力而造成的芯轴顶尖处的径向跳动也随之减小,从而提高整个机床的承荷能力,保证了加工精度。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在本技术的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外表与标准的机床尾座孔相匹配的套筒10、套设在套筒内腔11中的芯轴20、以及将所述芯轴20定位在套筒内腔侧壁12上的主轴承40、中间轴承50和尾部轴承70。所述回转顶尖的套筒10包括插入所述机床尾座孔的插入端13和靠近工件的夹持端14。所述芯轴外端22伸出在套筒10外面并设有夹持工件的锥形顶尖23,其内端21插入在所述套筒内腔11中并且向后延伸至套筒尾部。所述尾部轴承70设置在芯轴内端。所述套筒内腔11在插入端13的侧壁上设有台阶15,所述套筒插入端13的端部设有顶丝16,所述顶丝16将所述尾部轴承70固定在台阶15处,限定尾部轴承70的轴向位移,从而将芯轴内端径向限位在套筒内腔中。所述尾部轴承70最好选用向心轴承。所述芯轴上靠近所述套筒夹持端14的位置设有台阶121。所述套筒夹持端14的端部设有一端盖60,该端盖60通过螺纹61与所述套筒夹持端14的内腔侧壁相配合,并且覆盖套筒整个夹持端14的内腔开口。所述端盖60中心设有供芯轴20穿过的中心孔62。该端盖60与所述芯轴上的台阶121相匹配,以共同限制所述主轴承40沿芯轴20的轴向移动。所述主轴承40最好是线接触形式的推力滚针轴承,以达到耐磨的效果。这样,所述尾部轴承70和主轴承40共同限制芯轴20的径向位移,相对于芯轴外端22伸出套筒10外部形成的悬臂梁而言,整个芯轴20的长度比原来增长了很多,使得因轴向推力而造成的芯轴顶尖23处的径向跳动也随之减小,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加工精度。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轴承50承受由芯轴20传递过来的所有轴向推力,而尾端轴承70和主轴承40均只承受径向力。在所述芯轴20和套筒10上设置中间轴承处分别设置台阶24、17,用来固定所述中间轴承50。所述中间轴承50可以是任何可以承受轴向力的轴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轴承优选为推力轴承,其两端面处的推力垫圈为两个分别与台阶24、17配合的圆盘71。这样,由芯轴20传递过来的所有轴向推力均被中间轴承70传递至套筒10上,并且中间轴承70和主轴承40之间的距离较短,芯轴20不会因承受较大的轴向力而发生桡性形变,进而加大顶尖23的径向圆跳动。整个回转顶尖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承受较大的负荷,适合精加工各种大型工件。与所述主轴承类似,所述中间轴承最好是线接触形式的推力滚针轴承,以达到耐磨的效果。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尾部轴承70最好还是含油轴承,这样就可以取下套筒插入端13设置的顶丝16,就可以为该尾部轴承70注油、进行维护。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侧壁12开有一连通所述套筒内腔11的注油孔18,以及密封该注油孔18的封油件19;所述端盖60与所述芯轴20连接处设有密封件,同时所述端盖60的中心孔62处设有密封圈63和毡圈64进行密封,使得整个内腔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只需要从注油孔18处向内腔中的轴承添加液态的润滑油,而不再需要打开端盖添加固态的润滑油,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也不需要拆开端盖70,保证了加工精度的稳定性;不会因拆开端盖而造成操作人员或操作场地的污染。其中,所述封油件19最好设置为注油螺钉,拆卸时非常方便快捷。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包括套筒、芯轴、以及将芯轴定位在套筒的内腔中的主轴承和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内端向后延伸至套筒插入端,所述芯轴的内端还设有与所述套筒插入端相配合的尾部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轴承为向心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轴承为含油轴承,所述套筒尾部端面设有密封所述套筒内腔的顶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承为推力轴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承为滚针推力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侧壁开有连通所述套筒内腔的注油孔,还设有密封该注油孔的封油件;所述端盖与所述芯轴连接处设有密封件。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作为注油螺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包括套筒、芯轴、以及将芯轴定位在套筒的内腔中的主轴承和中间轴承,所述芯轴的内端向后延伸至套筒插入端,所述芯轴的内端还设有与所述套筒插入端相配合的尾部轴承。由于将芯轴延伸至套筒插入端,并通过尾部轴承固定在套筒内腔中,相对于芯轴外端伸出套筒外部形成的悬臂梁而言,整个芯轴的长度比原来增长了很多。当加工大型工件、负荷较大时,芯轴顶尖处使得因轴向推力而造成的芯轴顶尖处的径向跳动也随之减小,从而提高整个机床的承荷能力,保证了加工精度。同时该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还设置所述中间轴承为推力轴承,使得芯轴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推力。文档编号B23B23/00GK2928320SQ20062001709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文职 申请人:深圳市乐华行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重负荷回转顶尖,包括套筒、芯轴、以及将芯轴定位在套筒的内腔中的主轴承和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内端向后延伸至套筒插入端,所述芯轴的内端还设有与所述套筒插入端相配合的尾部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乐华行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