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了一种在辊轧成形作业线上制造型钢承板的方法。还公开了一种型钢承板。该方法的特征在于:(i)在第一辊轧成形台的上游,在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涂层,选择该涂层以减少该方法生产的型钢承板的眩光;(ii)在该带到达第一辊轧成形台之前,至少部分地干燥该涂层。该承板包括:沿板的长度延伸的一个直立的肋或多个平行的直立的肋,分开该肋的盘状物,以及(i)在盘状物上或(ii)在肋上或(iii)在盘状物和肋上的涂层,其减少了板的总眩光并且突出了肋的存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在复合混凝土板的结构中用作模板(formwork)的型钢承板。
技术介绍
复合混凝土板包括型钢承板(profiled steel decking sheet),浇注并在该板上凝固的混凝土,以及嵌入到混凝土中的钢筋(如网格或杆(mesh or bars)。 本专利技术特别但不排除其它方法地涉及用作形成建筑物地板的复合混凝土板构造中的模板的型钢承板。 常规的型钢承板包括多个直立平行的肋,其沿板的长度延伸并且由平面盘状物(flat pans)分开。该板通常由基底金属厚度为0.6-1.0mm的涂锌高强度钢带辊轧形成。该钢带可具有有光泽度的表面。 在复合混凝土板的现场结构中,适应于浇注到板上的塑性混凝土(wetconcrete)的重量,设置肋以阻止型钢承板向下偏转。 当混凝土变硬并且达到足够的耐压强度,型钢承板为复合混凝土板提供钢筋。此外,肋将混凝土与型钢承板机械地连结。 上述型钢承板的重要问题在于涂锌层是非常反光的表面,其产生了大量的眩光。这对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该型钢承板的工人来说是重大的安全问题。 上述型钢承板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板的直立肋是对工人的安全的危害,并且对工人来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肋以确保他们在板上有可靠的落脚处并且不会在肋上绊倒。即使在低眩光的情况下,也很难将肋与板的其它部分区分。中高眩目的情况大大地增加了将肋与板的其它部分区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减轻上述表面眩目问题的型钢承板。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突出板的肋的位置的型钢承板。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在辊轧成形作业线上制造适于在复合混凝土板构造中用作模板的型钢承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解卷钢带,使该带通过一系列辊轧成形台(roll former stands),循序辊轧成形该钢带以形成从带的面延伸的一个肋或多个平行肋,其后,将该成形钢带切割/剪切为预定长度,从而形成多个型钢承板,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第一辊轧成形台的上游,在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涂层,选择该涂层以减少该方法生产的型钢承板的眩光; (b)在该带到达第一辊轧成形台之前,至少部分地干燥该涂层。 在本专利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涂层”表示油墨(ink)或涂料的意思。“油墨”可以与 “涂料”互换。 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短干燥部分的紧凑涂层设备,其可以很容易地重新安装到现有的辊轧成形作业线上或者可以经济地安装到新的辊轧成形作业线上。 辊轧成形作业线趋于紧凑,并且在一个生产作业线上通常不将辊轧成形与预喷涂结合。特别地,这对可以容易地重新安装到辊轧成形作业线上的紧凑喷涂设备来说更实际。液体涂料的紧凑喷涂设备在本领域中不是众所周知,特别是在包括作为喷涂设备的一部分的涂料干燥炉(paint drying ovens)时。不用特殊的喷涂固化系统,包括UV一固化或电子束固化系统,在卷喷涂作业线(coil painting line)上的典型涂料干燥需要超过8秒的涂料干燥时间,更经常地是20至30秒,这些干燥时间太大以至于不能符合典型的辊轧成形作业线的限制。另一个限制是辊轧成形的润滑油可能对部分干燥的涂料或部分固化的涂料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在第一辊轧成形台的上游、在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涂层并且在其后该带到达第一辊轧成形台之前、至少部分地干燥该涂层的方法与通常的工业期望相反。 优选地,该带由涂锌钢带制成。 优选地,该涂层是快干的。 优选地,该涂层在干燥时具有防滑(non-slip)特性。 优选地,该干燥涂层与混凝土相比是化学惰性的。 优选地涂层是水基的,包含有机树脂并且不含重金属。 该涂层的有机树脂可以大致上实质是热塑性的。然而,该涂层的最终属性可以通过提供聚合物链(polymer chains)的交叉(cross-linking)点而提高。 该涂层可以是丙烯酸的,更特别地,可以是苯乙烯丙烯酸(styrenatedacrylic)。 该涂层可包含少量的有机溶剂以助于快速地干燥。然而,总的有机溶剂的含量必须使涂层保持不可燃性和不爆炸性。 该涂层可以包含15%到65%容量的固体。 优选地,该干燥涂层根据镜面光泽度(Specular Gloss)标准测量法ASTMD5231999通过BYK Gardner Micro-Tri-Gloss光泽度计测量时,其具有小于40个光泽度单位的光泽度。 更优选地,该干燥涂层具有小于30个光泽度单位的光泽度。 优选地,步骤(a)包括形成厚度小于7微米的涂层。 更优选地,步骤(a)包括形成厚度小于5微米的涂层。 更优选地,步骤(a)包括形成厚度小于3微米的涂层。 优选地,步骤(a)包括通过将涂料辊涂到带的表面上形成该涂层。 优选地,步骤(a)包括使用辊式涂层装置(roller coater assembly)将涂料辊涂到带的表面上形成涂层,该装置通过该装置的涂料辊(applicator roll)与带的接触所驱动。 优选地,步骤(a)包括在带的部分上形成涂层的纵向延伸带,其形成了由该方法制造的型钢承板的盘状物。 除了减少型钢承板的眩光,涂层盘状物还突出了板的未涂层的肋的位置。 优选地,选择该涂层的颜色以突出该板的未涂层的肋的位置。 优选地,步骤(b)包括通过将加热的空气吹到带的涂层表面上,至少部分地干燥该涂层。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步骤(b)包括在辊轧成形带之前,通过使涂层带通过加热室,至少部分地干燥该涂层。 优选地,该加热室通过提供至该室的热空气加热。 优选地,步骤(b)包括在将涂层涂覆于带的2秒内,至少部分地干燥涂层。 优选地,热空气不会将带加热高于140℃的温度。 优选地,为了不对至少部分的干燥或部分的固化涂层的功效或完整性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通过限制来控制辊轧成形润滑剂的涂覆或所涂覆的辊轧成形润滑剂的量。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该带以至少30米/分钟的作业线速度通过辊轧成形作业线。 典型地,该作业线速度高达50米/分钟。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在小于10秒的时间间隔内,使该带从开卷机到达第一辊轧成形台。 优选地,该时间间隔小于8秒。 更优选地,该时间间隔小于6秒。 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生产的低眩光的型钢承板。 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适于在复合混凝土板构造中用作模板的型钢承板,包括沿该板的长度延伸的一个直立的肋或多个平行的直立的肋,分开肋的盘状物,以及(i)在盘状物上或(ii)在肋上或(iii)在盘状物和肋上的涂层,其减少了板的总眩光并且突出了肋的存在。 该涂层可以限制到盘状物,可以部分地覆盖主肋的侧面,或者可以完全地覆盖主肋的侧面。 优选地,涂层在盘状物上,肋是未涂覆的。 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适于在复合混凝土板构造中用作模板的型钢承板的辊轧成形作业线,该作业线包括 (a)钢带卷的开卷机; (b)在从卷开卷的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涂层的装置; (c)干燥带上的涂层的装置; (d)循序辊轧成形涂层带以形成沿带的平面延伸的平行肋的一系列辊轧成形台; (e)将该涂层成形钢带切割/剪切为预定长度的、包括由盘状物分开的肋的型钢承板的装置。 优选地,该涂层装置包括辊式涂层装置。 优选地,该辊式涂层装置包括从储液器提取涂料的辊子,将涂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辊轧成形作业线上制造适于在复合混凝土板构造中用作模板的型钢承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钢带开卷,使该带通过一系列辊轧成形台,循序辊轧成形该钢带以形成沿带的平面延伸的一个肋或多个平行的肋,其后,将该成形钢带切割/剪切为预定长度,从而形成多个型钢承板,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一第一辊轧成形台的上游,在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涂层,选择涂层以减少该方法制造的型钢承板的眩光;(b)在该带到达第一辊轧成形台之前至少部分地干燥该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尔图利,
申请(专利权)人:布卢斯科普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