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631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锅炉汽包,电动机与给水泵轴连接,给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锅炉汽包进水口连接,其特点是:锅炉汽包设置的上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和下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分别与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的上、下水口连接,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动机电连接。具有结构合理,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能够实现水位恒定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领域,是一种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水位控制方式很多,如单冲量液位控制系统、三冲量液位控制系统、上下限液位控制系统等,以上下相液位控制系统为例,工作原理如下正常运行时,当锅炉水位降至低于给定下限水位时,控制系统触点吸合,水泵启动给水;当锅炉水位升至给定上限水位时,控制器触点断开,水泵停止给水,如此往复使锅炉水位一直处于上下限之间,在给定的区间内上下波动,从而达到锅炉水位的自动给水控制目的。三冲量液位控制系统是以锅炉水位为主控信号、以蒸汽流量和上水流量为辅助控制信号实行锅炉液位的高精度控制。相比之下上下限液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适用于中小锅炉,但控制精度较低,液位一直在上下限之间波动,不能够实现液位的恒定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实质性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控制精度高,能够实现水位恒定控制的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它包括锅炉汽包,电动机与给水泵轴连接,给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锅炉汽包进水口连接,其特征是锅炉汽包设置的上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和下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分别与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的上、下水口连接,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动机电连接。本技术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是利用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使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在上极限水位控制端口与下极限水位控制端口之间,且逐渐趋于平稳恒定。其控制原理如下使用电动机、变频器和可编程控制器与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配套组成锅炉水位控制系统,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的上、下两个水口为输出上限和下限两个水位控制点,变频器输出频率设有一个初始值f。,此值控制电动机驱动给水泵以较快的速度给锅炉汽包进行上水,当水位达到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的上限控制点时,可编程控制器接收信号后经过计算发出一定宽度的闭合控制信号给变频器的“频率下降”点动控制端,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开始按照规定幅度A f降低,并以f。- A f 频率运行;当水位上升达到下限控制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变频器的“频率上升”控制端使频率上升,上升幅度为l/2Af,变频器以4 - Af +1/2 Af频率运行,以此类推,经过n次以后,变频器以频率fc _Af (I - 1/2+1/4- _ 1/8+…+1/n2)运行。以此通过锅炉汽包上水变频器频率的不断调整,使水位在上限和下限液位之间变化周期逐渐加长,最终为上水变频器频率,即上水流量逐渐稳定在一个数值上,具有结构合理,控制精度高,能够实现水位恒定控制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的常规水位控制图;图3为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的调节后水位控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I,本技术的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锅炉汽包1,电动机4与给水泵5轴连接,给水泵5具有进水口 6和出水口 7,给水泵5的出水口 7通过管路与锅炉汽包I进水口 10连接,锅炉汽包I设有蒸气出口 9,锅炉汽包I设置的上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和下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分别与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2的上、下水口连接,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2与可编程序控制器3电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3与变频器8电连接,变频器8与电动机4电连接。参照图I-图3,本技术的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是利用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2,使锅炉汽包I水位控制在上极限水位控制端口与下极限水位控制端口之间,且逐渐趋于平稳恒定。其控制原理如下使用电动机4、变频器8和可编程控制器3与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2配套组成锅炉水位控制系统,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2的上、下两个水口为输出上限和下限两个水位控制点,变频器8输出频率设有一个初始值f。,此值控制电动机4驱动给水泵5以较快的速度给锅炉汽包I进行上水,当水位达到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2的上限控制点时,可编程控制器3接收信号后经过计算发出一定宽度的闭合控制信号给变频器8的“频率下降”点动控制端,变频器8的输出频率开始按照规定幅度Af降低,并以f。- Af频率运行;当水位上升达到下限控制点,可编程控制器3控制变频器8的“频率上升”控制端使频率上升,上升幅度为1/2八。变频器8以4 - Af +l/2Af频率运行,以此类推,经过η次以后,变频器8以频率fc - Af (1-1/2+1/4- - 1/8+···+l/η2)运行。以此通过锅炉汽包I上水变频器8频率的不断调整,使水位在上限和下限液位之间变化周期逐渐加长,最终为上水变频器8频率,即上水流量逐渐稳定在一个数值上。当水位达到上限并在上限以上滞留时间超过规定数值t,则频率降幅在原来基础上再加一倍为2* Λ fp如果滞留时间为2*t,则频率降幅为3* Λ f,以此类推。当上限保护触点动作时说明变频器8输出频率过大,可关闭水泵或者使变频器8输出频率为零,使液位下降下限液位,并且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以f。频率工作。同理,当液位滞留在下限以下时间超过规定值,或者下下限保护触点动作时说明上水频率过低,系统频率提升成倍增加幅度或恢复到初始状态并以f。频率重新工作。参数和Af的设置上,fc应大于或等于锅炉的最大用水量,而(fc-Af)应小于或等于锅炉的最小用水量。本技术的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所用的电动机4、给水泵5为配套的市售产品;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2采用市售的LHG-3BK锅炉水位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3,即PLC和变频器8均为市售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它包括锅炉汽包,电动机与给水泵轴连接,给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锅炉汽包进水口连接,其特征是锅炉汽包设置的上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和下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分别与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的上、下水口连接,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动机电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锅炉汽包,电动机与给水泵轴连接,给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锅炉汽包进水口连接,其特点是锅炉汽包设置的上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和下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分别与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的上、下水口连接,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动机电连接。具有结构合理,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能够实现水位恒定控制。文档编号F22D5/18GK202757113SQ201220359768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乌光 申请人: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它包括锅炉汽包,电动机与给水泵轴连接,给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锅炉汽包进水口连接,其特征是:锅炉汽包设置的上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和下极限水位控制端口分别与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的上、下水口连接,非连续节点输出式水位计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动机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