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管接头,将其安装在木工车间木工设备上方的吸尘罩、中央吸尘设备和移动吸尘设备之间,可以大大方便作业人员在中央吸尘设备与移动吸尘设备之间进行切换。其包括管体、进风口和两个排风口,进风口与吸尘罩上端的颈部接口相接,两个排风口分别与中央吸尘设备和移动吸尘设备的吸尘管相接,在两个排风口处均设有可将对应排风口开启关闭的风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木工生产车间的个别工序加班时,使木工师傅们能够很轻易地关闭吸尘罩与中央吸尘设备的连接通道并轻松地将移动吸尘设备与吸尘罩相连接,使用完毕后,又可轻易复原,简化了操作程序、又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造价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制品生产企业吸尘设备上使用的三通管连接头。
技术介绍
粉尘和木屑污染是家具厂木工车间的主要污染源,在木材切削、板料的表面加工、砂光、齐边等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木屑和木粉。各种刨床、铣床切削所产 生的木花、木片和木丝等属于大型木尘;各种锯床、钻床切削所产生的木屑属中型木尘;各种砂光机切削所产生的木粉属细型木尘。这些粉尘木屑对操作人员身体特别是呼吸系统危害极大,对产品质量、环境生态都有很大影响,而且,木屑还是最危险的易燃物品之一,极易引起火灾。木工中央除尘系统由吸尘罩、排风管道、除尘器和风机构成,吸尘罩一般固定安装在木工车间木工设备的上方,木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刨花、锯末、砂光粉尘等,由吸风罩经排风管道输送至除尘器中,经除尘器过滤后,刨花、锯末、砂光粉尘落入集尘仓中,干净的空气经净气口排出。通常,在实际生产中,当木工车间某个工序需要加班时,加班的人员少、区域小且开动的设备又少,若开动中央吸尘设备吸尘,则造成较大浪费,既消耗能源,又磨损中央吸尘设备。因此,在木工车间会配备小型的移动吸尘设备,加班时,用移动吸尘设备取代中央吸尘设备,但是,使用时存在如下不足I)由于吸尘罩是固定不动的,所以用移动吸尘设备取代中央吸尘设备时,要将吸尘罩与中央吸尘设备连接的连接管取下,再将移动吸尘设备的连接管与吸尘罩连接起来,使用完毕,还要复原,费时费力。2)有些移动吸尘设备的连接管与吸尘罩接口不匹配,还需另外准备过渡连接管,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通管接头,将其安装在木工车间木工设备上方的吸尘罩、中央吸尘设备和移动吸尘设备之间,可以大大方便作业人员在中央吸尘设备与移动吸尘设备之间进行切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用于切换中央、移动吸尘设备吸尘的三通管接头,包括管体、进风口和两个排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吸尘罩上端的颈部接口相接,第一排风口与中央吸尘设备的第一吸尘管相接,第二排风口与移动吸尘设备的第二吸尘管相接,在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处均设有可以将对应排风口开启关闭的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风门为圆形,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排风口管内垂直于管轴的转轴上,转轴的一端与设置在管体外的转柄相连。在所述排风口处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槽孔,所述风门可由管壁外穿过所述槽孔插入拨出。在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管壁外均设有可将其套于第一吸尘管外和第二吸尘管外并将其紧固的钢制箍。在所述第一排风口和/或第二排风口管口处设有可将其与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连接的沿径向外凸的环形部,环形部上间隔设有供螺栓连接的孔。所述管体由钢板或镀锌钢板或塑料或金属铝或铝合金所制。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木工设备上方的吸尘罩、中央吸尘设备和移动吸尘设备之间安装本技术,可以在木工生产车间的个别工序加班时,使木工师傅们能够很轻易地断开吸尘罩与中央吸尘设备的连接通道并轻松地将移动吸尘设备与吸尘罩相连接,使用完毕后,又可轻易复原,简化了操作程序、又省时省力。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造价低廉·MTv o附图说明图I为中央吸尘设备工作时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移动吸尘设备工作时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说明书附图标记吸尘罩I、颈部接口 11、管体2、进风口 21、第一排风口 22、第一风门221、第二排风口 23、第二风门231、转柄24、第一吸尘管3、第二吸尘管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用于切换中央、移动吸尘设备吸尘的三通管接头,是安装在木制品生产企业木工车间木工设备上方的吸尘罩I上边,其可将吸尘罩I排风口、木工车间的中央吸尘设备和小型移动吸尘设备的排风管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很方便地对其进行操作。如图I所示,当开动中央吸尘设备吸尘时,将吸尘罩I通往中央吸尘设备的通道打开,同时,关闭吸尘罩I通往移动吸尘设备的通道;反之,如图2所示,接通吸尘罩I与移动吸尘设备的通道,关闭吸尘罩I与中央吸尘设备的通道。本技术的三通管接头,包括由塑料或金属铝或铝合金所制的管体2,管体2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椭圆或其他形状),管体2的外形为T字形(也可以是Y字形),其上有一个进风口 21和两个排风口,两个排风口分别为第一排风口 22和第二排风口23,第一排风口 22与进风口 21同轴相对设置,第二排风口 23的轴线与进风口 21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进风口 21与位于所述吸尘罩I上端的颈部接口 11相接,第一排风口 22与中央吸尘设备吸尘管的入口端(以下称第一吸尘管3)相接,第二排风口 23与移动吸尘设备吸尘管的入口端(以下称第二吸尘管4)相接,在第一排风口 22和第二排风口 23处均设有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221和第二风门231,每个风门都可以将与其对应的排风口开启或关闭,例如当第一风门221关闭、第二风门231开启时,吸尘罩I则与移动吸尘设备的吸尘管接通,反之,则使吸尘罩I与中央吸尘设备的吸尘管接通。所述风门为圆形(或与管体2横截面相适配的其他形状),其设置在对应的排风口处的管内,并与设置在管壁上与管轴相垂直的一根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与设置在管体2外的一个转柄24相连,当转动该转柄24时,所述风门可在所述排风口管内旋转,即通过旋转转柄24可使风门开启或关闭该排风口的通道,开启时,风门平面与管轴基本平行,关闭时,风门平面与管轴垂直。所述风门也可以通过现有的铰链件将其设置在管体2之外,在所述排风口处的管壁上开设沿管壁外周向延伸的槽孔,所述风门可由管壁外穿过所述槽孔插入拨出,当需要将该处的通道封闭时,将风门平面垂直于管轴的方式穿过所述槽孔插入排风口处的管内,将通道关闭,同理,将风门拨出即打开通道。所述第一排风口 22与中央吸尘设备、第二排风口 23与移动吸尘设备的连接方式有如下两种I)直接将第一排风口 22和第二排风口 23分别套置在第一吸尘管3外和第二吸尘 管4外,再在第一排风口 22和第二排风口 23管壁外,用钢制箍套置其上紧固即可。2)根据所述的第一吸尘管3和第二吸尘管4入口端接头的形状来设定,例如,若所述入口端接头为环形螺纹孔连接盘,则可在所述第一排风口 22和/或第二排风口 23管口处设沿径向外凸的环形部,环形部上间隔设有螺孔(也即是所述的环形螺纹孔连接盘),将螺栓穿过所述螺孔与设有相应螺孔的第一吸尘管3和/或第二吸尘管4连接在一起。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切换中央、移动吸尘设备吸尘的三通管接头,包括管体(2)、进风口(2)和两个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与吸尘罩(I)上端的颈部接口(11)相接,第一排风口(22)与中央吸尘设备的第一吸尘管(3)相接,第二排风口(23)与移动吸尘设备的第二吸尘管(4)相接,在第一排风口(22)和第二排风口(23)处均设有可以将对应排风口开启关闭的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221)和第二风门(23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切换中央、移动吸尘设备吸尘的三通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为圆形,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排风口管内垂直于管轴的转轴上,转轴的一端与设置在管体(2)外的转柄(2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切换中央、移动吸尘设备吸尘的三通管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切换中央、移动吸尘设备吸尘的三通管接头,包括管体(2)、进风口(2)和两个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与吸尘罩(1)上端的颈部接口(11)相接,第一排风口(22)与中央吸尘设备的第一吸尘管(3)相接,第二排风口(23)与移动吸尘设备的第二吸尘管(4)相接,在第一排风口(22)和第二排风口(23)处均设有可以将对应排风口开启关闭的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221)和第二风门(2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武,鞠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广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