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601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包括下连接块(1)、密封垫(2)和上连接块(3),密封垫(2)设置在下连接块(1)和上连接块(3)之间,所述上连接块(3)内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设有管路(5),所述管路(5)的下端贯穿密封垫(2)和下连接块(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既能够避免在容器上开过多的孔,方便容器的制造,又方便了容器的检修,同时还可以节约整个装置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递液体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各种容器当需要通入液体时,在容器上均需要连接多根管道,这样就需要在容器上开设孔,通入的管道数量过多时,容器上需要开设孔的数量就多,这样的容器制造过程复杂,且不方便检修,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在承载物料的容器上开孔过多,会导致容器制造过程复杂、且不方便检修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管道集中的连接装置,包括下连接块、密封垫和上连接块,密封垫设置在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之间,这样可以起到密封作用,所述上连接块内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设有管路,所述管路的下端贯穿密封垫和下连接块。本技术管道集中的连接装置,所述下连接块I、密封垫2和上连接块3通过螺栓连接。工作时先将下连接块与容器固定连接,然后将上连接块与密封圈通过螺栓与下连接块固定连接,将不同的管路至于容器内,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容器上开过多的孔,方便容器的制造。在检修时只需要松开螺栓将上连接块,连同管路一起拿出,这样就可以检修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够避免在容器上开过多的孔,方便容器的制造,又方便了容器的检修,同时还可以节约整个装置的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的正面展开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I为下连接块,2为密封圈,3为上连接块,4为螺栓,5为管路,6为容器。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I和图2所示的种管道集中的连接装置,包括下连接块I、密封垫2和上连接块3,密封垫设置在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之间,所述上连接块3内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设有管路5,所述管路5的下端贯穿密封垫2和下连接块3。所述下连接块I、密封垫2和上连接块3通过螺栓连接。工作时先将下连接块I与容器6固定连接,然后将上连接块3与密封圈2通过螺栓4与下连接块I固定连接,将不同的管路5置于容器6内,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容器6上开过多的孔,方便容器6的制造。在检修时只需要松开螺栓4将上连接块3,连同管路5 —起拿出,这样就可以检修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 口 ο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下连接块(I)、密封垫(2)和上连接块(3),密封垫(2)设置在下连接块(I)和上连接块(3)之间,所述上连接块(3)内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设有管路(5),所述管路(5)的下端贯穿密封垫(2)和下连接块(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下连接块(I)、密封垫(2)和上连接块(3)通过螺栓(4)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包括下连接块(1)、密封垫(2)和上连接块(3),密封垫(2)设置在下连接块(1)和上连接块(3)之间,所述上连接块(3)内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设有管路(5),所述管路(5)的下端贯穿密封垫(2)和下连接块(3)。本技术的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既能够避免在容器上开过多的孔,方便容器的制造,又方便了容器的检修,同时还可以节约整个装置的成本。文档编号F16L39/00GK202756810SQ20122041537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杨文扣 申请人:江苏秋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的集中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下连接块(1)、密封垫(2)和上连接块(3),密封垫(2)设置在下连接块(1)和上连接块(3)之间,所述上连接块(3)内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设有管路(5),所述管路(5)的下端贯穿密封垫(2)和下连接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秋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