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强专利>正文

减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514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路共管给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减路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路器,沿长度方向分为三段,两端分别为多路共管Ⅰ和多路共管Ⅱ,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其连接的多路共管输水管道的路数相同,多路共管Ⅱ的路数比多路共管Ⅰ的路数少一路,减路器内部多路共管中有一路为减路管;中段为变截面多路共管,变截面多路共管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多路共管Ⅰ和多路共管Ⅱ的路数相同;减路器管壁中间位置设分路管口,分路管口与减路器的减路管相连通,分路管口与对应的分路管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减路功能,节约大量管材,减少空间占用率及对建筑的破坏;减路器与输水管道连接处密封性好;能防止温度变化时因热胀冷缩对减路器造成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路共管给水系统、尤其适用于一户一表单户计量方式的给水系统中的管路接头,具体涉及一种减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多管给水系统中,其室内部分所采用的管材从楼房的一层到顶层都是直径相同、路数相同的管材,其路数与楼房的层数相对应。从节约材料的角度考虑,随着楼房层数的增加,所需供水管的路数应该减少,目前采用的这种管材不仅造成大量浪费,也多占用了室内的有限空间,同时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对房屋的破坏。本人在2003年申请的一种“多路共管减路管接”,可达到减路的目的,但是需要另外安装分路管接,使用起来不方便;2004年申请的“多路共管分路减路管接”,减路管接两端与输水管道连接密闭性不好,且减 路管接不仅耗材料,在温度变化时,还容易因热胀冷缩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路器,可实现减路功能,同时节约大量管材,减少空间占用率;与输水管道连接处密封性好;能防止温度变化时因热胀冷缩对减路器造成损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路器,其特征在于,沿长度方向分为三段,两端分别为多路共管I和多路共管II,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其连接的多路共管输水管道的路数相同,多路共管II的路数比多路共管I的路数少一路,减路器内部多路共管中有一路为减路管;中段为变截面多路共管,变截面多路共管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多路共管I和多路共管II的路数相同;减路器管壁中间位置设分路管口,分路管口与减路器的减路管相连通,分路管口与对应的分路管连接。所述的多路共管II的路数比多路共管I的路数少两路,此时多路共管I中有两路为减路管。所述的减路管的横截面积从多路共管I的一端到多路共管II的一端逐渐减少到零,其他各路分管的横截面积在两端之间基本保持相同。所述多路共管I和多路共管II外径相同,所述变截面多路共管外径小于多路共管I外径和多路共管II外径。此种设置一方面可节约材料,另一方面可为多路共管I和多路共管II的热胀冷缩留出足够空间。所述多路共管I和多路共管II每一路的管壁凸起,相邻两路的管壁之间形成凹槽,多路共管I和多路共管II外周边间隔设凸起和凹槽,与其相连接的多路共管输水管道端面上对应设有与减路器端面相吻合的凹槽和凸起。所述减路器和多路共管输水管道连接处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硅胶垫。 所述减路器材料为PPR或PE或PVC或ABS中的一种。将多路共管安装在楼房内供水,根据楼层数选用多路共管输水管道的路数,在楼层之间连接本技术减路器,每上一层楼,减路管壁的分路管口与分路管连接,将水引入该楼层,多路共管输水管道就减少一路,管径减小一些,到了顶层,就成为只有一路的单管,管径就减少了很多,安装管道的孔径也减小很多。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I、能够实现每升高一层楼,多路共管给水管路就相应的 减少一路,对每一层的给水管路截面面积基本不变,管路的外径减少,可节约大量管材,减少成本,减少空间占用率及对建筑物的破坏。2、端面具有定位功能,减路器端面上设置成凸起和凹槽,输水管道端面上对应设有与其相吻合的凹槽和凸起,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3、变截面多路共管外径小于多路共管I和多路共管II外径。此种设置既可节约材料,而且为多路共管I和多路共管II出现热胀冷缩时留出足够的空间。4、使用与多路共管减路器相配套的多路共管输水管道,每一路之间只有一层管壁,可节省管材,而且在冬日使用时,相邻输水管道中的水流会相互影响,具有防冻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一种减路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I的后视图;图3是图I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又一个减路器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后视图;图7是图5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中1、多路共管I ;2、多路共管II ;3、变截面多路共管;4、减路管;5、分路管口 ;6、分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减路器,由PPR材料制成,沿长度方向分为三段,两端分别为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多路共管I I的路数为7,连接7路共管输水管道,多路共管II 2的路数为6,连接6路共管输水管道,减路器内部多路共管中的一路为减路管4 ;中段为变截面多路共管3,变截面多路共管3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的路数相同;减路器管壁中间位置设分路管口 5,分路管口 5与减路管4相连通,分路管口 5与对应的分路管连接。减路管4的横截面积从多路共管I I的一端到多路共管II 2的一端逐渐减少到零,其他各路分管6的横截面积在两端之间基本保持相同。该减路器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外径相同,变截面多路共管3外径小于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的外径。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上每一路的管壁凸起,相邻两路的管壁之间为凹槽,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外周圈设凸起和凹槽,与其相连接的多路共管输水管道端面上对应设有相吻合的凹槽和凸起。实施例2如图5至图8所示,本技术一种减路器,由PE材料制成,减路器沿长度方向分为三段,两端分别为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多路共管I I的路数为3,连接3路共管输水管道,多路共管II 2的路数为2,连接2路共管输水管道,减路器内部多路共管中的一路为减路管4 ;中段为变截面多路共管3,变截面多路共管3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的路数相同;减路器管壁中间位置设分路管口 5,分路管口 5与减路管4相连通,分路管口 5与对应的分路管连接。减路管4的横截面积从多路共管I I的一端到多路共管II 2的一端逐渐减少到零,其他各路分管6的横截面积在两端之间基本保持相同。该减路器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外径相同,变截面多路共管3外径小于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的外径。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上每一路的管壁凸起,相邻两路的管壁之间为凹槽,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外周圈设凸起和凹槽,与其相连接的多路共管输水管道端面上对应设有相吻合的凹槽和凸起,其中在连接处设有硅胶垫。权利要求1.一种减路器,其特征在于,沿长度方向分为三段,两端分别为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其连接的多路共管输水管道的路数相同,多路共管II (2)的路数比多路共管I (I)的路数少一路,减路器内部多路共管中有一路为减路管(4);中段为变截面多路共管(3),变截面多路共管(4)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2)的路数相同;减路器管壁中间位置设分路管口(5),分路管口(5)与减路管(4)相连通,分路管口(5)与对应的分路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共管II(2)的路数比多路共管I(O的路数少两路,减路器内部多路共管中有两路为减路管(4)。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减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路管(4)的横截面积从多路共管I (I)的一端到多路共管II (2)的一端逐渐减少到零。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减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共管I(I)和多路共管II(2)外径相同,所述变截面多路共管(3)外径小于多路共管I (I)和多路共管II (2)的外径。5.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路器,其特征在于,沿长度方向分为三段,两端分别为多路共管Ⅰ(1)和多路共管Ⅱ(2),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其连接的多路共管输水管道的路数相同,多路共管Ⅱ(2)的路数比多路共管Ⅰ(1)的路数少一路,减路器内部多路共管中有一路为减路管(4);中段为变截面多路共管(3),变截面多路共管(4)两端的路数分别与多路共管Ⅰ(1)和多路共管Ⅱ(2)的路数相同;减路器管壁中间位置设分路管口(5),分路管口(5)与减路管(4)相连通,分路管口(5)与对应的分路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强
申请(专利权)人:韩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