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辅助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532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循环辅助冷却装置,其结构是EGR装置本体的进、出气口设有短接管,关键是与该短接管相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采用褶皱式散热管。且褶皱管的最大外径是短接管外径的1.5倍,褶皱管的最小外径是短接管外径的0.6倍,进气管的总长度大于出气管的总长。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另一端设有法兰接口。这种褶皱式接管的作用与结构完全不同于软连接管,关键是采用钢质褶皱式接管用来强化散热和增大散热面积。与相同长度的普通光管相比,其散热面积可增大3倍以上,增加散热量也在8%左右。另外褶皱管道没有死角,其流动阻力也较小。因为褶皱具有易弯曲的特点,所以可充分利用发动机外部空间间隙,使部件布置更加紧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废气再循环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废气再循环装置本体和进、出气管,其特征是废气再循环装置本体(1)的进、出气口设有短接管(2),与短接管相连接的进气管(3)和出气管(4)均采用褶皱式散热管,褶皱管的最大外径是短接管外径的1.5倍,褶皱管的最小外径是短接管外径的0.6倍,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另一端均设有法兰接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成吴广仓宋锦东张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